阚寅瑞:心系茶农 立志脱贫
2018-12-03
阚寅瑞,信阳市十里岗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耙过塘村第一团支部书记,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曾多次被评为基层优秀党员。几年来,阚寅瑞通过改革创新助推茶农脱贫,为家乡农林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探出了新路子。
着眼创新,带领茶企业走出困境
信阳毛尖是信阳的支柱企业,更是茶农的生存之本。然而,原本靠种植信阳毛尖脱贫的茶农却再度返贫。2012年团中央号召广大团员青年要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助力脱贫,阚寅瑞毅然辞去体面稳定的公务员工作,和父亲一起回乡创业。扶贫先扶茶,只有茶叶兴才能茶农富。在阚寅瑞看来,茶企业单一的毛尖产品和传统的种茶、卖茶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竞争形势,于是,他结合国家支持木本油料产业政策和乡村旅游振兴战略,大胆引进油茶、油牡丹等木本油料,并建立集种植基地、旅游景区于一体的“万亩生态农业观光园”,实现以茶带旅,以旅促茶,产业融合,滚动发展。
为了掌握油茶、油牡丹在信阳“水土不服”问题,他一次次去信阳农专、信阳农科所请教,邀请技术人员对山区土壤进行测验,远赴江西亚林中心,聘请专家来信阳“坐诊”,解决了油茶在信阳山区栽培、防病、防虫、采摘等环节中的技术难题。
为了扩大种植规模,打造观光园区,他先后从农民手里流转46000余亩山地,在车云山脚下和五曲峡一带建起规模化、标准化的茶园种植基地和五曲峡森林公园。
目前,近万亩油茶正茁壮成长,森林公园已通过国家3A级认证。阚寅瑞的公司转型升级,拥有员工260多名,林地近5万亩,总资产近4亿元,逐步走出困境,并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着眼长远,夯實茶乡发展基础
农林产业投入多,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决定茶乡脱贫不可能“立竿见影”。为了让茶农在脱贫致富路上稳步致远,阚寅瑞按照习总书记“功成不必在我”的教导统一党支部“一班人”思想认识,确立了在夯实茶乡发展基础上下功夫的指导思想。
一是协调水利交通部门投资4000万元,自筹1000多万元修建道路近百公里,新建和改建乡村便民桥侣座,疏通河道数10公里;二是组织技术人员对茶乡进行勘探、评估、设计后,向国家申请并获准一亿多元的土地整理立项,大力整治茶乡30多个村落的河道、沟渠、道路等硬件设施;三是制定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万亩生态农业观光园”工程已列为省市重点项目。随着这些规划的逐步实施,茶乡的水利设施、交通条件和旅游环境将会大大改善,企业的知名度也大大提升。
着眼根本,指引茶农致富门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阚寅瑞十分注重引导茶农寻找脱贫门路,提高致富技能:以租赁形式从茶农手里流转土地,茶农经培训后就地转为产业工人,在流转的土地上作业,按月领取工资。对324在卡贫困农户,每年给予2000年帮扶资金,用于对茶园进行升级改造等;举办科技培训班,培训茶农600多人次;鼓励公司职工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资助贫困茶农子女34人完成大学学习,带领团员青年慰问老人,给特困家庭和希望小学捐款、捐物、捐书价值100多万元。
村民关高堂就是受益者之一,如今他不仅脱了贫,还成了一名育苗的技术人才。
“不能过多的贪图安逸,要找到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价值,只有逼自己一把,才能把事干好,就像习总书记所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都是干出来的。”阚寅瑞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