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院校《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教学改革
2018-12-02黎平
黎 平
(三明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福建 三明 366013)
引言
作者是技工院校一名汽车专业老师,在十几年的实习教学过程中发现学校的汽车专业课教学方法课堂还是以教室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很被动,而且因为教材的更新原因导致老师知识提升很慢。经过多次去外校培训及和其他技工院校老师进行沟通,使我对技工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有了新的看法和见解,本学期我担任《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所以我想以《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这门课来谈谈我对这门课程教学方法的一点看法,我觉得课程教学方法要是以学生学习动手为基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主动接受知识和提升动手能力。
1 《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的专业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汽车专业基础课(比如汽车识图、汽车材料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专业课程,《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这门课主要向学生传授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主要零部件的工作原理、拆装技术要求、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日常保养维护等知识。
目前我校《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课枯燥
我校《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仍以教师课堂上讲授知识的灌输式教学为主,虽然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比如行星齿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动画演示,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较少,加之因为班级人数多,变速器少导致每个学生实际对自动变速器进行拆装来消化理论知识的时间少,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好。虽然教师在课堂上不停重复讲解结构和原理,同时结合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但还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老师的教学过程也沉闷乏味,学生为了应付考试,通过机械记忆来掌握主要的授课内容,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
1.2 实操训练时间不够
在自动变速器拆装实习过程中,由于受到实训条件的限制(目前汽车实训场所有三台自动变速器),无法满足学生对实习的需求,导致老师只能同时三位同学进行自动变速器的拆装实习,其他同学在教室做作业或者在旁边看学生拆装自动变速器。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每位同学轮流拆一遍都等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基于以上教学现状,结合其他技工院校的教学方法,我觉得我校可以试验新的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法。
2 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
2.1 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1)在一体化教学中,整个班级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选出一位组长,由组长来组织本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实施,每个小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2)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每个任务项目工作要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可以通过维修手册、网络或者向老师咨询)、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3)每个任务项目学习完成后,每个小组要展示本组的成果,采用其他小组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训练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2.2 一体化教学的实际应用
汽车自动变速器结构和原理复杂,很难理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必须针对汽车自动变速器各总成部件设立分项目。项目要求:
(1)能描述汽车自动变速器各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及装配关系。
(2)能拆装与检测汽车自动变速器各系统元件。
(3)能根据汽车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性能,熟练实施自动变速器基本维护作业。
(4)会利用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分析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的原因,并根据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排除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
(5)能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等维修设备,实施维修作业。
在总体目标下还设立了不同阶段的任务,各种目标和任务课。
任务以工单的形式发到每组同学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预习和查找资料。在学生的组织和管理上,一体化教学法要求小组化,整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实验室条件可以从4人到6人不等。
第一阶段总体结构认知。学生的任务是:
(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史和分类,以及实车上使用和操作自动变速器变速杆以及每个档位的作用,在什么时候使用等。
(2)知道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有什么区别,各自的优缺点。
(3)能够说出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在自动变速器汽车上的应用情况,然后根据实物来完成项目单上的任务。
第二阶段是总成分解和组装,以及动力传动路线分析阶段。学生的任务是:
(1)以丰田A341E自动变速器为例,个人能够对其进行分解与组装,重点在于组装过程,在组装和分解过程中提高感性认识,自主根据教材和教学资料查找各总成和零件的名称及作用。
(2)根据实物独立分析辛普森轮系的运动特点,总结转动规律。根据实物转动推导传动路线。为后续学习拉维纳轮系打下基础。
(3)总结自动变速器在分解和组装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组装经验,局部复位和动态思考。该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做的同时,分析和总结分解和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装配要领等等。
第三阶段是自动变速器的油路部分工作原理及换挡控制。学生的任务是:
(1)了解自动变速器油的分类,使用注意事项,更换等情况;
(2)知道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压油的工作情况,流向等,油泵以及阀体的解体和分析油路。掌握各档位油路。
第四阶段是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部分。
学生的任务是:
(1)自动变速器的电控系统工作原理;
(2)自动变速器的电控系统的检测;
(3)自动变速器的电控系统的故障设置和故障排除。
第五阶段自动变速器维护阶段。学生的任务是:能根据汽车自动变速器维护作业规范,实施维护作业;
3 一体化教学法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学过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让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项目的具体实践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项目必须实用、有代表性同时符合学校实训条件。项目的确立必须充分考虑学校实训室的现有条件,同时,在项目选择时还要考虑教学大纲,要尽可能包含全部的教学知识点,项目的难易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的指导也应有所变化。目前我校汽车专业学生以初中毕业学生为主,他们相对高中毕业学生综合素质较差,所以老师在对这类初中毕业学生采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工单项目的实习。我们采用一体化教学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运用和发现知识,提高操作技能,老师适当做启发性指导,给学生预留充分思考的空间。
(3)项目完成后必须进行总结和点评
每个人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都不尽相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方法和技巧,找出自己的不足,以充实理论知识。
4 小结
教学实践证明,将一体化教学引人《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教学中,改变了传统教学说教式的被动学习模式。以项目为背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刘金锋.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求知导刊.2015.6.
[2] 刘世霞.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新校园.2014年08期.
[3] 赵长海.项目教学法在“汽车自动变速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程[J].教育研究.201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