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情感教育
2018-12-01梁慧玲
梁慧玲
人的一生是充满情感的一生,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有着较为完善的情感教育,也就奠定了学生人格以及性格方面培养的良好基础。小学教育是情感教育构成的关键所在,适合于小学的情感教育机制也是值得和需要细致探究的。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情感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精神状态。
在情感教育以及知识教育方面,教师都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对象,要从学生的角度,对教育方式进行深入探讨。进入情感教育的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内在情感动力主动引导,充分激发,要让主体作用有效发挥,也就是从客观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不同行为后的潜在道德选择性。
2.情感教育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对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心理特征充分尊重,但若过分放松或者操之过急都会使倦怠感由此产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要将年龄水平和情感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价值观的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通过多角度观察,不难发现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没有较为显著的差异,这是由于小学生还处在道德情感的初级阶段,不会显示出主要的特征,在引导方面是较为容易的。帮助儿童正确面对是非选择,具体要注意的不是替代学生做出决定,而是要充分地协助学生展开思维,让学生养成相应的自我判断能力。
二、学校教育对情感教育的作用
1.对小学生情感健康需要妥善保护。
小学生在情感方面,一般是外向、活泼的,同时变化较快。小学生从原来的单一个体,不断地展现出集体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地对周边的事物充满好奇感。小学生接触的事物不可能全部是适合的,学校教育就是要让小学生规避不利的影响,让小学生接受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例如,一个内向的单亲学生,在学校很少与人交流沟通,对于这样的学生就是要引导他们消除交流障碍,树立沟通的信心,通过让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增加他们与其他同学沟通接触的机会,保护学生情感健康。
2.帮助小学生学会情感调节。
调节情感主要指的就是,小学生自身对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调节情感的能力在小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中是较为重要的方面。当下的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相当于一个集体的社会,需要具备分享精神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那么,在小学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情感,利用教育的疏导,帮助学生拥有自我调控情感的相关能力。
三、家庭教育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1.父母言行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在家庭中可以获取一切,父母和家庭的力量对于小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是较为重要的。小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大部分已经由于受到父母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教育,因此进入学校之后,需要学校同父母进行有效的配合和沟通,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实质性的影响。特别是在情感发展以及生活感悟方面,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较大的。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同样重要的,都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小学教育阶段应该对家庭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2.父母言行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力。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品德修养、上进心、自信心的养成,第一来源就是对父母的模仿和学习。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在不断成长之后会充分显现出来,许多人到了成年之后,所选择的职业与父母的职业是相似的,具备着与父母相类似的生活习性,這一系列的现象,都是由于父母和家庭的影响而形成的。所以,父母的言行就是小学生的“模仿”言行,小学生会完全地根据父母的言行推断事情的对错,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四、总结
因此,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要求教师与家长积极地参与进来,让小学生的情感回馈有所生成,才可以将教育效果显现出来,想要获得优质的情感教育,还需要家庭的支持。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从父母开始,然后在学校中由教师继续完成,具备一定的连续性,这是小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