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应用性、增加实践性:高校思政教学创新的时代之路

2018-12-01任红营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精神内涵应用性实践性

摘 要:从具体应用和客观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活动进行全面创新,不仅是对思政教学的本质化创新,更是立足学生培养实效性出发的教学机制优化。强化思政教育活动的应用性,增加思政教学的实践性,将为当前思政教学活动实现最佳效果提供保障。本文拟从高校思政教学创新的时代背景认知入手,从实用性和实践性两个具体视角出发,探索高校思政教学创新的时代之路。

关键词:应用性;实践性;高校思政教学;创新之路;精神内涵

1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学生培养形势日益复杂,除了新媒体时代传播所带来的影响外,学生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更需要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活动来进行引导和教育。因此,从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两个视角出发进行学生培养和教育,其将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注入新动力。

2高校思政教学创新的时代背景认知

思政课作为涵盖所有高校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其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价值,都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在当前教学机制不断创新的今天,学生培养要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而是包含了实践技能培养和文化素质引导等诸多内容的教学活动。因此,立足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时代诉求和教学要求,选择学生感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素材,至关重要。

在互联网时代影响下,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知识更加多样,特别是很多不合理的信息内容融入到学生成长与学习过程之中,尤其是大学生自身更是知识筛选的主体,因此,思政教育不仅要向学生讲述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内容,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理念。独特的时代环境,决定了当前我们所正在实施的思政教育一定要从学生关注和学生需求出发,通过创新教学机制,从而实现思政育人的教学价值。

对于高校思政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来说,必须对该课程的特点进行具体理解,事实上,教学开放、注重过程,关注实践正是思政课堂的独特特点,因此想要实现该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在注重现代课堂思维的基础前提下,通过丰富实践元素,从而创新教学机制,进而实现思政教学的最佳效果。

3强化应用性、增加实践性:高校思政教学创新的时代之路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今天,创新教学机制,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尤其是立足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要求,将从本质上实现思政课教学创新与发展的最佳效果。当然,想要实现高校思政教学的最美效果,就必须突破单一的“课程”思维,在树立学生综合培养的整体视角下,强化思政教学活动的具体应用特性,通过完善思政教学的实践环节,从而实现学生思想水平与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

3.1強化具体应用和切实可用——高校思政教学创新要从“应用”、“有用”出发

可以说,思政课中所使用的各项知识内容,都是理论经典,都是能够对学生形成根本性、长期性引导的知识体系。思政课中所讲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学生处理实际事务提供方法论的理论科学。可以通过使用专题教学和辩论会、话剧演绎等多种生动灵活的方式,从而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形式中,感知教学活动的价值内涵。实际上,让思政教学实现最佳应用,就需要学生自身发自内心对该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与认知。因此,在创新教学活动时,要让学生真正认为教学可用。

3.2完善实践环节,激发实践特性——高校思政教学创新要注重实践能力和思维培养

首先,结合思政课程教学的思想启迪功能和精神引导价值,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过程中,必须注重完善思政实践教学机制设置,尤其是要完善实践内容,通过合理引导,从而为学生切实体会思政教学内容提供空间和可能。其次,要通过设置实践环节,通过打造生动、立体的教学课堂,从而让学生在实践参与过程中,实现自身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利用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引导学生走进爱国故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爱国精神。最后,要注重利用互联网等形式,对思政课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尤其是站在时代特点的基础上,利用MOOC、微信、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打造线上与线下、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全方位”创新。

4结语

理论实用、实践感知,是思政课程所具备的独特价值,在整个思政课程中,其中所包含的诸多理论内容都是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容,也是能够对学生的实践行为产生本质影响的理论,因此,从学生自身的关注点出发,通过融入多种思维内涵,将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参与意识,从而实现高校思政教学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玉梅.“中国梦”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路径研究——兼论“05方案”实施十年之成效[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08):185-189.

[2]施思.国学经典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创新运用——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大思政”教学改革为例[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7):178-181.

[3]苏文甫,苏昂.运用对话教学创新高校思政课的几点思考[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153-157.

作者简介:

任红营(1988~ )女,汉族,硕士,助教,现工作于重庆三峡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精神内涵应用性实践性
TD-LTE无线通信系统在核电应用性探讨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西方油画肖像画的精神内涵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人的行为方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重视学校结核病暴发的应用性研究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