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五井子嘎查脱贫攻坚的调查

2018-12-01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信用贫困户

科左中旗代力吉镇东五井子嘎查位于该旗东北部,有217户、868人,贫困户25户、59人。该嘎查紧紧抓住全旗一体化推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推动政策联动叠加,打牢长远发展基础,在实践中探索出“土地规模流转+种养结合+生态保护+打造信用村+组织建设+产业扶贫”的脱贫增收链,实现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夯实产业扶贫基础、乡村和谐发展等多重效果。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实行土地规模流转,土地流转与土地确权、土地整理、高效节水项目实施联动,实现农业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该嘎查长年靠天吃饭,玉米亩产500—600斤。今年,我们抓住土地确权和实施高效节水农业项目的机会,引导群众置换“插花地”,二轮承包时,在2000多块分散地块上,实现万亩耕地集中连片,节水灌溉项目实施面积达到1.2万亩。在此基础上,成功将9147万亩耕地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给黑龙江艾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高蛋白大豆,全部推广良种良法种植技术和机械化作业,亩均利润是农民自种玉米的10倍以上。

(二)拓宽增收渠道,土地流转、务工和发展养殖业联动,农民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土地流转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劳动力有所富余。今年全嘎查外出务工人员达到350人,比去年增加100人以上。进行流转土地的公司聘用村民参与田间劳作,长期用工30余人,短期用工最多时达65人,日均工资120元左右。

对于留村农民,鼓励发展养殖业。肉牛养殖因户而宜,能养则养、能“倒”则“倒”。嘎查协调贷款支持育肥养殖,每年可循环养殖3次以上,全年可育肥500多头,每头牛纯利润3000元以上。对于有养殖能力的农户,给予贷款支持,鼓励养殖基础母牛。目前,全嘎查肉牛存栏800多头、羊存栏4000多只,全年可出栏肉牛300多头、羊6000多只,养殖收入达600多万元。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嘎查培育出一支30多人的经纪人队伍。

据入村调查,2017年全嘎查总收入1420万元,人均纯收入1.63万元。2018年预计总收入达2160万元,人均纯收入2.48万元,政策性补贴、务工、种植业、养殖业、土地流转各项收入(不含大豆补贴)分别占总收入的21%、28%、11%、28%、12%,政策性收入在量增22.4%的基础上,比重下降5.1个百分点。

(三)疏管并重,种养结合和轮牧禁牧联动,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初见成效。据嘎查统计,结合土地确权,今年退耕还草3280亩,人均2亩青贮地。在万亩草牧场上实行划区轮牧,禁牧区草原生态明显恢复。为实施全面禁牧,目前正推进草牧场集中连片管理经营,按照30—50户自愿组合,分组组织群众保护草原,集体组织机械化打草,保障今冬舍饲。

(四)打造“信用村”,金融资金、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联动,形成发展的资金支持合力。嘎查“两委”班子努力打造“信用村”,用嘎查支书、支部信誉为农户担保贷款,统一组织贷款、还款,不让一笔不良贷款出现。2016—2018年,嘎查共贷款1670万元,充分发挥了金融活水作用。3年间,嘎查还争取财政资金1115.2万元,引进企业在流转土地上投入500多万元,形成农田基础建设、产业扶贫、发展种养业的资金合力。

(五)突出产业扶贫,用足政策、合作社带动和发挥贫困户内生动力联动,形成精准脱贫长效機制。24户贫困户全部纳入了农村低保,为其减免了医疗保险费用、代缴了商业补充保险,住院医疗费用综合报销比例达90%。教育扶贫2户、11人。发展生产扶贫24户、48人。22户实施了高效节水项目,获得耕地流转收入。对有劳动能力和经营能力的8户贫困户,将旗产业扶贫政策每户补贴的2.4万元为其购进基础母牛3头,目前都产下1—2头牛犊,纯收入5000—10000元;16户无劳动力、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将补贴资金入股到养殖合作社,每年保底分红4000元,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其中8户贫困户开始自己养牛。组织贫困户整治嘎查卫生、铺庭院甬道等,鼓励有农机修理技术、泥瓦技术等贫困户开展有偿服务,6户获得打工收入。

(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两委”班子的组织领导、合作社的引导、集体经济的支持和能人大户的带动联动,培育了嘎查发展的骨干力量。嘎查“两委”班子团结协作、组织能力强,培养起一支30人的党员队伍,党支部的公信力不断增强。全村104户危土房实施改造时,党支部做出决定后,仅用1天时间做通群众工作,一周之内全部拆除。今年又带领全嘎查顺利完成土地确权,实现了万亩土地连片流转。

坚持民主议事。经常召开“两委”会、全体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对全村事务进行研究,群策群力。支部书记刘金锁非常注重群众思想工作,他建起全体村民微信群,村民们把在微信上听书记说事儿作为每天的必修课。

用发展说服群众,用致富鼓励群众。2017年4月,支部书记刘金锁引导46户农民成立了刘文宝养殖合作社。一年来,循环养殖肉牛育肥3批次、430头,纯收入129万元;饲养基础母羊500只,卖羊羔1000只,纯收入28万元。在助力精准脱贫、带动养殖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培育壮大集体经济。近年来,将40万元扶贫互助金按照年利率最高1%收取占用费,优先支持急需资金的贫困户发展产业。利用组织部门支持的30万元集体经济壮大资金,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嘎查购买了18头基础母牛,目前已产犊12头,年底资产将增加到40万元。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开源节流,目前嘎查集体拥有耕地2000亩、资产资金140多万元,年收入24万元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防范土地流转风险。以嘎查为单位组织开展土地流转,抵御自然、市场、信用、政策、社会等风险能力低。东五井子嘎查精心组织的土地集中连片经营优势需持续发挥,要高度重视防范土地流转风险。建议在嘎查层面,提前谋划明年的土地流转事宜;探索成立嘎查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推进土地流转;选择与实力强、信用高的大中型龙头企业开展合作;采取土地租赁费提前支付、收取风险抵押金等形式化解风险。在旗级层面,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资格审核、用途管制、监管服务,试行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土地信托等风险防范机制;谋划与国内外大型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合作,建设区域性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在紧密合作的产业链上引导规模化土地流转。

二是探索嘎查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形式。东五井子嘎查集体经济走出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步,但集体经济组织尚不完善,如集体养牛项目只是简单地雇工养牛,从组织、管理上无法保证集体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建议借鉴浙江、宁夏等试点地区的有益探索,加强对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的清查、核实、公开、管理;按照“嘎查村集体发起,明确集体投资额度与所占股份比例,与各成分按股分红”的原则,采取“合作社(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基本形式,探索建立股份合作社、股份公司等集体经济组织。

三是实行林地承包权流转,适度规模发展生态林果产业。今年,嘎查按照分户管理的方式,种植800多亩沙棘林。由于太过分散,管理成本高、效益低、见效慢,农户积极性差,成活率很低。建议借鉴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的做法,在保障农民林地承包权合法收益的前提下,集中管理,统一经营。

三、启示和思考

一是要把统筹推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要求落到实处。出列、摘帽不是脱贫攻坚的最终目标。不能就扶贫抓扶贫,而是要紧紧抓住农民持续增收这个核心,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关键,在拓宽增收渠道上下功夫,在打牢土地确权整理、节水灌溉、“信用村”打造、基层组织建设、生态保护等利长远的发展基础上下功夫。

二是要善于整合各种政策措施发挥联动效益。不仅要把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政策和旗委政府的部署落在实处,而且要善于推动各种政策措施联动,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用,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

三是要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谋划产业扶贫项目,只在“农”字、“原”字上做文章空间太小,要下决心发展优势农畜产品加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投产一批大中型精深加工项目,培育一批名牌产品。

四是要扎实开展“信用村”“信用乡”建设活动。通过开展“信用乡”“信用村”建设活动,切实营造良好信用环境,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和推动乡风文明的切入点。

五是要把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摆在首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建立村务公开制度、树立公道正派的作风、提高为群众办实事的实效,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凝聚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信用贫困户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