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戏的男孩
2018-12-01李菁
李 菁
01场 家门前的院子里 外/白天
【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在院子里玩耍。一位叔叔走过院子。】
寿昌:叔叔,你要去哪里啊?
叔叔:我要去花果园。
寿昌:你去花果园干什么?
叔叔:去看戏。今天是四月八日,那里有戏看。
寿昌:有戏看啊,带我一起去吧?
叔叔:你这么小,哪看得懂戏啊?
寿昌:你就带我去玩一下嘛!不好看,我下次就不去了。
叔叔:(呵呵笑了几声)好吧!你这个小屁孩,就知道凑热闹。
02场 真人庙的院子里 外/白天
【院子里有一个戏台,台上有演员唱戏。戏台下面站满了看戏的人。】
叔叔:快看,戏已经开始了!
寿昌:台上的人怎么都是大花脸呀?
叔叔:他们是唱戏的演员,脸上化了妆,衣服也是根据角色来穿的。
寿昌:哦,原来如此!
【叔叔见寿昌看得认真,就抱起他,让他站到高凳上看。】
叔叔:怎么样?是不是看得更清楚?
寿昌:嗯!这戏真好看!叔叔,下次来看戏,还带我来吧!
叔叔:好呀!只要你喜欢,我就带你来。
【一个小贩的胸前挂着一个篮子,里面放了一些糖果。他走到寿昌面前。】
小贩:有瓜子、花生、糖果!快来买啦!
叔叔:寿昌,吃糖吗?我给你买。
寿昌:不用,叔叔,我是来看戏的,不是来吃糖果的。
叔叔:(买了一小包糖果)哪有小孩不爱吃糖的呀!来,给你!
寿昌:谢谢叔叔!
03场 家里 内 / 晚上
【妈妈夹了一些菜放到寿昌的碗里,寿昌埋头吃饭。】
妈妈:寿昌,你今天下午去哪里了?
寿昌:我跟叔叔去花果园看戏了。
妈妈:看了什么戏?
寿昌:叔叔告诉我,今天唱的是《刘海砍樵》,说的是一只狐狸变成的仙女和以砍柴为生的刘海的故事。
妈妈:哦,你喜欢看戏吗?
寿昌:喜欢。妈妈,我学一个刘海的模样给你看。
【他站起来,在桌子旁学着刘海担柴的模样,走了几步。】
妈妈:哈哈,你学得可真像!
寿昌:妈妈,我下次还想去看戏。叔叔说,下次看戏还带我去。
妈妈:好,你喜欢就去看吧,注意安全就是啦!
寿昌:妈妈,下次去看戏能给我点零钱吗?下次我自己买糖果,不要叔叔花钱。
妈妈:好吧!
【寿昌在院子角落里的鸡舍喂鸡。】
叔叔:寿昌,你在哪里呢?
寿昌:哎!我在这里喂鸡呢!
叔叔:金龙寺有戏看,你去不去?
寿昌:又有戏看啊,我要去!你等我一会儿,我去找妈妈要点零钱。
叔叔:要钱干什么,看戏又不要买门票。
寿昌:买糖果啊!这回我自己买!
叔叔:你这小子!快点吧!
寿昌:妈妈,快给我零钱!
妈妈:(从屋内走出)听到了!给,一角钱。
寿昌:(乐呵呵地接过钱)谢谢妈妈!
04场 金龙寺内 外 / 夜晚
【小小的戏台上有一块幕布,皮影表演者正在表演。叔叔和寿昌站在人群的后边。】
寿昌:(着急)我太矮了,看不到幕布,上面演的是什么呀?
叔叔:这是皮影戏。(蹲下身子)来,爬到我的背上来。
【寿昌爬到了叔叔的背上,认真地看着屏幕上的影子戏。】
寿昌:叔叔,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叔叔:什么问题?
寿昌:为什么那么简单的土台子上,几个化了妆的人往上面一站,唱做念打,就能让下面的人有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气,有时同情呢?
叔叔:这就是故事的魅力!唱戏的唱得很生动,看戏的觉得像是真的一样。
寿昌:皮影戏可真奇怪,不知道那幕布后面藏着什么秘密。
叔叔:你自己好好去探究吧!
【寿昌在家里找出妈妈的几片布料,剪出戏中的人物轮廓,拿着边唱边跳。】
妈妈:寿昌,你这是在干什么呢?
寿昌:我在演戏呢!妈妈,你看我演得像吗?
妈妈:像,你都成戏痴了!
寿昌:皮影戏艺人演得可好了。妈妈,你看过皮影戏吗?为什么艺人手中的皮影人物会如此活灵活现呢?
妈妈:这个我也不知道,你慢慢研究吧!
【旁白:寿昌经常跟着叔叔去看戏。等到稍大一点,他便自己去看戏,对戏剧的兴趣越来越浓。在乡村戏剧、民间故事的滋养下,他对唱戏也产生了兴趣。】
05场 栖凤庐的院子里 外/白天
梁三娭毑:寿昌他妈,听说你家寿昌很喜欢读书。我这里很安静,适合小孩子读书。现在还有一边的房子是空着的,如果你愿意的话,就搬到这里和我一起住吧!
妈妈:梁三娭毑,太好了!谢谢您,明天我们就搬过来。
梁三娭毑:好的,我等着你们!
妈妈:寿昌,快过来,你去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明天我们搬到梁三娭毑的空屋去住。
【寿昌背着书包走回家,梁三娭毑坐在院子里看书。】
寿昌:梁三娭毑好!
梁三娭毑:寿昌回来了呀!
寿昌:恩,今天放学早!梁三娭毑,你在看什么书呀?
梁三娭毑:哦,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西厢记》,你读过吗?
寿昌:没有。
梁三娭毑:那我借给你读吧!我家里有好多书,只要你喜欢,都可以拿去读。
寿昌:(接过书)谢谢梁三娭毑!
梁三娭毑:不用谢!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就来问我吧!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好多遍,差不多能背了呢!
寿昌:好的!
【学校停办了,寿昌每天在家看借来的书。妈妈打扫院子,梁三娭毑坐在门前看书。】
妈妈:哎,我们寿昌整天闲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啊!
梁三娭毑:寿昌他妈,我倒是有个主意:寿昌的悟性高,知识广,写得了对联,读得了文章,不如让他在家里办一个小学馆,让附近的孩子跟着他学习,收点薄费,还可以补贴家用。
妈妈:那可不行。寿昌还是个孩子呢,他学的那点东西根本不够用。梁三娭毑,您认识的人多,能帮我打听一下,附近有什么好的学校没?
梁三娭毑:最近听说枫林港的清源庵被改造成了一所小学,不过是一所提倡新教育的洋学堂,除了国学外,还有地理、历史、算术等课程。
妈妈:那挺好的呀!我明天就让他去报名。
06场 清源庵 外 / 白天
【外公背着手在前边进了清源庵,寿昌背着一个包袱紧紧跟在身后。】
外公:寿昌,以后你就在这里学习了,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多学知识。
寿昌:嗯,我会的。
【外公走出清源庵。老师带着寿昌熟悉院子。】
老师:田寿昌,欢迎你来到新学堂。这个院子里的左边是寺庙,里面住着住持和一些小和尚;右边是我们新建的学堂,上课就在学堂里。
寿昌:嗯,我知道了!
老师:(带着寿昌往学堂里边走边介绍)这是我们的书房,里边有各种书,只要你喜欢都可以拿来读。
寿昌:这么多书啊!真是太好了!
老师:现在还没有上课,你自己读书好了。
寿昌:谢谢老师!
【寿昌在书柜前走了几步,浏览了一下书目。】
寿昌:哇,这些书我都没看过,得仔细读一读。
【老师看着寿昌,笑着走开了。寿昌拿了一本书,来到院子里读起来。几个小和尚和几个学童在院子里追追打打,很吵闹。】
小和尚一:你给我站住!
学童一:你来追啊!追啊!
小和尚二:(举着一副纸牌)有谁来打吗?
学童二:我来,我来!还有谁来啊?
【一个和尚走到寿昌面前,寿昌聚精会神地看书。】
和尚二:嘿,书呆子,打牌吗?
寿昌:(抬起头)是说我吗?不打。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打牌的。
学童:劳逸结合嘛!上课的时候学习,下课的时候就休息下啊!
【寿昌没有理睬他们,换了一个安静的角落,继续看书。】
【庵内搭建了一个简易戏台,台上有演员在演戏,台下有很多观众。】
学童一:演得真好!
学童二:是啊!
学童三:真希望他们能再多演几场。
寿昌:故事也写得好!我要刻苦学习,将来也写出这么好的剧本来。
旁白:
故事里的男孩田寿昌后来去城里求学,考进了新学堂。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身革命,参加了学生军。他没有放弃对戏剧的喜爱,最早写的剧本被刊登在《长沙日报》上。后来,田寿昌考入了长沙师范学校,还去日本学习。回国后,他写出了很多部著名的戏剧。他为《风云儿女》写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广为传唱,1982年被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没错,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诗人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