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自治的优化策略*

2018-12-01

江苏教育 2018年87期
关键词:理念制度班级

一、班级自治存在的问题

1.班级管理理念有待转变。

管理理念从根本上说是人类对管理活动的“自我理解”,不同的管理理念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效果。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有些班主任总是喜欢包办班级的所有事务,将班级建设的重点放在严格的规范、严密的监督和严厉的处罚上面,学生常常扮演着被动接受的角色。严格的“管”没有给学生留一点自治的空间,缺乏民主参与的班级管理使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同时限制了学生在班级建设中主动性、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学生缺乏自治的意识,更遑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

2.班级自治氛围有待营造。

班集体氛围指班级整个环境的特征或个人对班级环境各方面特征的认识,是班集体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往往有着较强的个体意识和权利意识。他们认识不到自己参与班级建设应尽的义务,相互之间缺乏包容和支持,对班集体没有归属感。因为长期处在“专制”的班级管理模式下,他们对班级活动和各项事务的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未能形成有效的班级自治氛围,班级教育实效性较低。

3.班级自治制度有待完善。

制度建设是班级自治的基础性工作。然而,部分班级在制订班级自治制度时并未与学生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所拟订的制度明显倾向于对学生的管理和约束。有些班级拟订的制度过于笼统且缺乏可操作性;有些班级制订的制度过于细致,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只能违规;有些班级制订的制度缺乏创新性,不能满足班级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班级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而空、窄而严或者呆板而缺乏新意的班级制度,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是一种伤害,这些都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发展及班级成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4.教师引导能力有待提升。

班级实行自治,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组织、参与和决策班级事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可以做甩手掌柜,对班级的一切事务不闻不问。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在决策时容易冲动行事,缺乏全局观和发展观。因此,在班级自治模式下要保证班级持续、健康地发展,对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个人修养和工作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当下,许多教师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科专业的研究上,对班级管理方面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学生心理发展和教育对策的重要性尚未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导致教师难以对班级自治做出有效的引导。

5.学生自治能力有待培养。

自治能力反映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水平。无论从班级管理还是从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自治能力培养在学生诸能力的发展中都非常重要。然而,重智轻德、重管理轻引导的思维,致使当下班主任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班主任所有的教育行为最后都指向学生的学习,指向分数,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足,导致他们的自治能力处于较弱的水平。

二、班级自治的优化策略

1.前提:转变班级管理理念。

正确的班级管理理念是有条不紊地开展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实施班级管理民主化,离不开班主任人本管理理念的确立。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转变的主要途径是班级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班级管理实践的创新。班级管理理论学习的主要途径有:自主研修,参加专题研讨,从班级管理案例分析中反思、领悟,参加培训,聆听专家讲座等,教师通过对外的交流转变理念。

在促进班级管理理念向班级管理行为转化的过程中,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理论的学习是重要前提,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班级管理实践创新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班级管理理念。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的转变并不总是从班主任认知变化而来的,只有不断的班级管理实践过程才能推动班主任班级管理观念更多乃或更深层的转变。班主任应注重将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工作方向和工作重心。一种新的班级管理理念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演进的过程。

2.基础:营造班级自治氛围。

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是营造班级自治氛围的基础,班主任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有办法管理好班级事务,特别是当学生在班级自治过程中出现困难或问题时,更需要来自班主任的支持和信任。学生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开展班级自治,班级自治文化才可能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

一方面,班主任可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来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是营造自治氛围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学校要通过班级自治专题讲座、校园广播、电视宣传等途径来激发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热情,培养学生班级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另一方面,班主任可利用主题班会、班级黑板报等形式,宣传班级自治的意义、价值和方法,以增强学生开展班级自治的信心。当学生有了参与班级建设的动机,就会对参与班级建设抱有热情,最终方能达到班级自治的理想效果。

3.保障:完善班级自治制度。

完善的制度可以把班级建设的各项工作纳入到有章可循的框架之内,实现班级的规范化管理。班级自治制度的制订要经历计划准备—民主协商—集体表决等几个阶段。

首先,在计划准备阶段,班主任要向全体学生介绍制订班级自治制度的意义、原则和预期达到的效果;其次,在民主协商阶段,发动全班讨论、归纳和总结出班级自治制度条款;最后,在集体表决阶段,组织全体学生对提炼出的班级自治条款进行投票表决。班级自治制度的内容要具体且可操作,比如对学生迟到应根据迟到次数明确相应的处理办法;同时制度内容要简练,比如学生自修课规范只要在自修纪律、学习内容、特殊情况处理等几个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足矣。

在班级自治中,学生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他们自己立的规矩和订的办法比学校和班主任所立的规矩和办法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他们自然也会自觉自愿地去贯彻执行。

4.条件:提升教师引导能力。

班级自治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件大事,班主任“须把它当件大事做,当个学问研究”,以提高自己的教育引导能力。德育培训是提升班主任教育引导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在把班级自治作为德育培训内容的同时,要改革培训方式,以解决班级自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目标,以班主任团队或协作小组的行动学习为主要方式,以班主任现有教育引导能力为基础,采取多种形式和层次的培训机制,使德育培训成为班主任的自愿行为和自觉需求。当班主任通过参加培训和自主学习等途径习得了班级自治的理论知识时,学校再通过开展班级自治实践活动来提升班主任的教育引导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班主任的教育引导能力的显著提升恰恰在于其自身对班级自治组织建设的教育实践和反思调整,在于其在日常的班级建设实践活动中的不断生成和提升。

5.关键:培养学生自治能力。

自治能力是学生的基础素质之一。班主任要根据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提高每个学生的自治能力。学校和班主任要通过开设班级自治技能方面的课程来培养和丰富学生的自治知识,通过聘请学校内外有丰富自治管理经验的教师和学生来开设专题讲座,向学生传授班级自治经验。自治知识可以从学习中获得,自治技能需要从较长时间的实践磨炼和体验中获得。“事怎样做,就须怎样学”,所以学校和班主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自治的实践中去,班主任要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但不要代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中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和锻炼提升自己的自治能力。

总之,班级自治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班主任要立足班情,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积极探索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班级自治之路,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理念制度班级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班级“无课日”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班级“四小怪”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班级英雄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