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的适应性问题与对策

2018-12-01

江苏教育 2018年90期
关键词:初高中学科教师

关于初高中的衔接问题,目前在学科层面上已有充分的认识,并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关注与运用。但在教学管理层面上,重视程度还不够,导致教育教学活动出现不协调,学科间不能形成合力,甚至是产生内耗。在现阶段的高中教学体系与高考框架下,不同学科的发展要求、考查模式各不相同,作为教学管理者,必须要从高一开始,从顶层开始就教育和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设计、总体规划、合理布局,让各学科的发展有序、协调,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对初高中教与学方式变化的再认识

1.从学习内容看初高中变化。

初中的学科门类及课程内容设置全面、合理,着眼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但在现实的教学实际中,受“中考指挥棒”的牵引,大部分学校都是重点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开展教学,其他学科不同程度被弱化了。这样一来,学生在初中毕业时,应该达到的学科知识基础、学科素养,远达不到课程规划的预期要求。而学生在高一学习时,马上就要面对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共九个学科的学习,而且从教材内容的呈现到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考试的学科要求等各个方面,都是一个全新而系统的开始。

2.从学习方式看初高中变化。

初中的学科学习内容相对而言,容量小、难度低、概念直观形象,学习的方式主要是从日常的生活感知开始,问题模型的建立基本源于生活与观察,问题的讨论基本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听、背、默”是初中常用的学习方式。高中的学习则容量大,从现象深入到本质分析,从定性分析过渡到定量研究。问题往往比较抽象,逻辑推理要求高,且环环相扣,知识间的梯度也有所加大。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听、背、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梳理习惯,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与知识再建构的意识。

3.从教学方式看初高中变化。

高中由于学科繁多,加之学科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学科的课堂教学时间极为有限,教师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时矛盾冲突中,不得不加大教学容量,加快教学节奏,教学的细致程度远不如初中,课堂上往往只能选择典型问题、典型思路进行分析,无法面面俱到,课堂训练的量也是非常有限的。这一现象在理科教学中尤为突出。教师留给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缓冲”时间很少,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总结归纳,都只是在课外的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而且高中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知识的迁移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二、对初高中学生生活环境与情感变化的再认识

在目前的家庭结构下,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家长对孩子的生活照顾,近乎“保姆式”全天候服务,学生的一日三餐、穿衣作息全部由父母安排。学生跟家长每天的接触时间也比较多,孩子在校的情绪波动、情感变化,家长比较容易及时捕捉,从而对孩子的安慰、引导也就比较及时。同时,初中学生因年龄原因,情感世界也相对单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比较简单,容易沟通。学生一旦进入高中,学习的节奏明显加快,每天的作息时间很紧,如果是住校生,一周时间全部在校。学生差异化的饮食习惯与食堂供应品种的矛盾,家庭的舒适温馨与集体宿舍拥挤对比,对于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弱的初中生来说,显然是一个考验。同时,高中学生的情感变得更为细腻和微妙,面对新的同学、新的教师、舍友,如何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如何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营造真诚的情感氛围,如何及时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绪,都是每一个学生时时面临的问题。笔者曾经教过的每一届高一学生中,几乎都有因为吃不惯食堂的饭菜、受不了集体宿舍的拥挤与吵闹,加之学习也经常遇到挫折,而造成夜晚失眠、白天精力无法集中的现象。

三、在教学管理层面上,如何应对变化、做好衔接

首先,从年级的教学规划出发,根据本年级的生源状况、教师分布、学科特点,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合理配置教师和学生,合理分解各学科的教学时间。笔者曾在开学一个月后,对高一学生进行全面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最大的困惑是学校或班级对各科的要求是全面兼顾又重点突出,学习内容要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但事实上,每个学科教师都强调自己学科的重要性,每天都有很多的学习任务。学生从睁开眼睛开始,就在手忙脚乱中无序学习,甚至有时连当天的作业都来不及完成。面对这种现状,教学管理者必须要提前预判,拿出具体的管理框架与举措来协调各学科教学,让学生每天的学习忙而不乱、有序高效。在年级教学管理实践中,以“时间切割、任务导学”的形式,将所有的课外时间,依据学生整体基础情况,进行量化切割,并要求科任教师据此安排学习内容,包括知识梳理、巩固训练、课前预习。

教学管理者还要提前搭建好以备课组长为龙头的学科建设平台。学校要为备课组的每位教师预备好一套初中教材,要求他们先主动研究,然后再通过集体备课方式,就初高中教材的差异与联系、教学策略,进行充分交流。教师要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初中学习状况,然后针对具体的学情,以“导学案”形式,设置教与学的衔接区与缓冲区,适度降低教学梯度,放缓教学坡度,做到“慢起步、快加速”。

其次,作为教学管理者,不仅仅只着眼于学科教学,还要从学生的生活及情感方面进行衔接教育。通过开设相关的讲座、活动,让学生事先认识到初高中差异的客观性、规律性,在学习过程中有适时的路径导航,出现偏差时有教师的及时帮扶。通过开学第一课,从学校层面上,对学生的高中学习和生活,有一个框架性的总体介绍。对高中的学科体系、学习要求、课堂特点进行概要性分析说明,让高年级的学生介绍心得体会,现身说法。借助“校长信箱”“专家讲座”“心理疏导”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情绪与情感的释放、疏导平台,及时化解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去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各个班级围绕“学习的有序与有效”主题,开设班会课,敞开心扉、相互交流。在全年级寻找正面典型,借助学校的宣传途径,大力宣传,在为大家提供身边的榜样的同时,形成同学之间相互“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还要通过“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与身心的阶段性变化,学会合理配合学校关注孩子的成长,以家校联动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营造爱的氛围,为孩子遮风挡雨、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初高中学科教师
【学科新书导览】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最美教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