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实效
2018-12-01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着力优化教学目标以提高教学实效,逐步形成了“三级(初级、中级、高级)目标”课堂教学模式。
一、初级目标:阅读教材,了解学习内容,在课本上勾画、圈点主干知识(约10分钟)
本环节是上课后,教师导入新课展示并解读总体教学目标,指出学习重难点后,把总目标分解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通读教材,梳理教材,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
本环节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第二、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要求学生把学习中的疑问作好记录。
二、中级目标:深化知识,突破核心(约20分钟)
本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中的疑点难点、核心知识,积极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归纳整合,解决本课时的重难点问题。
本环节可主要采取如下组织形式:
1.合作探究式。教师设置合作探究问题,由各小组明确分工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检查、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去了解学生的探究、讨论情况,发现并汇总其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结合学案中设计的一些新颖别致的生活化的情境材料、热点材料和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由学生自行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是配以启发、点拨、诱导的精讲。
本环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心。教师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疑点、易混点等,精心设计课件,抓住主干知识,通过一些典型的情境材料,以事说理以事析理。引导学生既能够理解把握主干知识,抓住学习重点,弄清疑难点和易混点,又能够化难为易,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三、高级目标:应用知识,提升能力(约10分钟)
1.课堂小结,构建体系。本环节是在完成新的授课之后,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以构建知识树,系统掌握知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构建知识结构图,厘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再次深化和升华。
2.当堂检测并反馈。教师展示达标检测题,要求学生限时完成,巩固所学知识。之后展示答案,小组成员互批,当堂反馈错点,或者不展示答案,直接让小组成员学生互相讲解,阐述自己的答案、解题思路等等。在此过程中互相倾听、质疑、辩驳,取长补短,由他们自己去感悟、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针对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除了剖析解题思路,还要教给学生相应的解题方法、技巧。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两道相关习题,进行反复训练,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环节应注意:紧扣教学目标,精选能覆盖本课时内容的题目,以考查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为主;注意习题设计的梯度,针对不同班级的学情,选择不同难度的训练题进行分层训练;针对学生做题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该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课程机械实施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为高效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高秉孝.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途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