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兼备的空中作战“多面手”
2018-11-30立文
立文
歼-16首次公开亮相是在阅兵场上。2017年7月30日,纪念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仪式在朱日和综合战术训练基地举行,在空中梯队里展翅高翔的新锐战机就有歼-20隐身战斗机和歼-16多用途战斗机,3架歼-20、5架歼-16第一次以战斗姿态接受检阅。而从首次受阅亮相到现在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中国空军已有多支歼击航空兵部队成建制地换装歼-16战斗机,充分展示了空中综合作战能力的快速提升。
先进的“三代半”战斗机
战斗机,狭义上指歼击机(旧称驱逐机),以空战作为主要任务。广义上包括截击机、歼击轰炸机和其他战术对地攻击飞机。现代战斗机主要以空空导弹、航空机关炮等为基本武器,特点是机动性好,速度快,火力强,适于进行空战;兼具对地攻击任务的战斗机还可以挂载空地导弹、空舰导弹、航空火箭弹、航空炸弹等武器,遂行对地、对海攻击任务。
战斗机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技术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率先把地面机枪安装在飞机上用于空战,随后出现了专门的战斗机,多采用双翼木质结构和活塞式发动机,主要机载武器为机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战斗机发展为单翼全金属结构,机载武器包括机枪或航空机关炮,机上安装无线电通信设备。二战后期喷气式战斗机投入使用。20世纪50年代初,喷气式战斗机已基本取代活塞式战斗机,航空动力装置跨入喷气发动机时代,早期是喷气发动机,接着出现在喷管中增装加力燃烧器提供附加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后又出现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
对于喷气式战斗机划代,国内外略有不同。国内一般把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划分成四代,第四代战斗机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隐身战斗机,目前主要有美国F-22A“猛禽”和F-35“闪电”系列、俄罗斯苏-57及中国歼-20等。俄罗斯则称其为第五代战斗机,因为苏联当年在第二代战斗机米格-21和米格-23之后研制装备第三代战斗机米格-25及其改进型米格-31,之后再研制第四代战斗机米格-29和苏-27。
目前第三代及其改進型战斗机仍然是世界各主要国家空军的主战装备,著名型号包括:美国空军F-15“鹰”系列重型战斗机和F-16“战隼”系列轻型战斗机,美国海军F/A-18“大黄蜂”系列舰载战斗机;俄罗斯空军米格-29系列中型战斗机、苏-27系列及其改进型苏-30系列、苏-34和苏-35等重型战斗机,俄罗斯海军苏-33和米格-29K舰载战斗机;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联合研制的EF-2000“台风”战斗机;法国空军“幻影”2000和“阵风”战斗机,法国海军“阵风”M舰载战斗机;瑞典JAS-39“鹰狮”战斗机;日本F-2战斗机;中国空军歼-11系列和歼-16重型战斗机及歼-10系列轻型战斗机,中国海军歼-15舰载战斗机等。
歼-16战斗机的生产厂家是沈阳飞机工业公司。沈飞是中国航空工业飞机制造厂中的“老大哥”,上世纪50年代初在苏联提供技术援助下扩建,从修理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入手,完成了制造飞机的过渡。在苏联提供飞机设计资料的基础上,中国首先仿制雅克-18(国产称初教-5)初级教练机和米格-15比斯歼击机,后改以米格-17Ф为模本仿制歼-5歼击机,1956年8月2日在沈阳试飞,随后进入批量生产,并以4机编队参加1956年国庆阅兵。沈飞接着又试制成功米格-19П全天候超音速歼击机,1958年12月17日首次升空试飞,并在此基础上仿制改进成功歼-6歼击机,1959年9月30日首次试飞成功,1963年12月经批准定型后投入大批量生产。1961年2月,中苏开始谈判转让米格-21Ф歼击机及其发动机和К-13空空导弹的制造技术并最终达成协议,1964年初沈飞开始仿制改进歼-7歼击机,1966年1月17日首次升空试飞,1967年6月定型投产。1964年和1965年,国家决定把歼-7生产任务调整转移至成都飞机厂(即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和刚刚开始建设的贵州飞机生产基地,由沈飞进行对口技术支援,形成三大厂同时生产歼-7的局面。而在1956年9月沈阳飞机厂就设立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开始着手自行设计歼击机的相关研究工作,并在歼-7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高空高速歼击机的研制方案,1965年5月17日获得批准并命名为歼-8歼击机,其主要研制工作由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和沈阳飞机厂承担。1969年7月5日中国自行设计的歼-8歼击机在沈阳首次试飞,沈飞主要承担歼-8歼击机的生产制造和改进升级任务。
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主要国家空军基本完成了第三代战斗机换装,而中国空军还是以第一代歼-6“包打天下”,第二代早期型号歼-7、歼-8装备数量相对有限,第三代战斗机尚属空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空中力量形成明显代差,维护国家空中安全的作战实力严重不足且面临重大挑战。为此中国下决心从俄罗斯批量引进苏-27战斗机,同时决定引进苏-27生产线并在沈阳投产。沈飞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苏-27组装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并在引进成品配件的基础上开始批量组装生产苏-27,陆续交付第一批国产的第三代战斗机,改变了空防落后局面,开启了中国空军转型发展的步伐。沈飞率先形成了第三代重型战斗机的生产能力,进而实现了全面国产化和技术升级改进,被空军命名为歼-11,后又陆续推出歼-11B等改进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研制出改进型歼-16战斗机和歼-15舰载战斗机。
在血脉相连上,作为苏-27战斗机的延伸升级版,歼-16与苏-30在源头上同出一门,两者可比性最大。回顾歼-11和歼-16的发展历程,或多或少可以看到当年苏联研制改进苏-27和苏-30的影子。苏-27是以制空作战任务为主、空战性能优异的第三代战斗机,曾在多方组织的模拟空战对抗演练中多次完胜美军F-15战斗机。但苏-27不能挂载空地导弹、制导炸弹等精确制导武器,仅能挂载火箭弹、航空炸弹等进行对地突击,不具备精确对地攻击能力。
苏-30在苏-27双座型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改进而成,实现了制空作战和对地突击双重任务能力的全面提升。苏-30继承了苏-27优异的近距空战性能(主要挂载使用Р-73红外制导近距空空导弹和Р-27系列中距空空导弹),同时增加挂载Р-77雷达制导中远距空空导弹,中远距空中拦截能力得到提升。苏-30可以挂载投掷电视制导炸弹、近程空地导弹、中远程空地导弹、空舰导弹等各类机载精确制导武器,外部武器挂架数量由10个增加到12个,最大载弹量由6吨增大到8吨,实现对地面目标和海上目标的精确打击。同时苏-30的机载航空电子系统和脉冲多普勒雷达等进行了全面技术升级,俄军在空战中把苏-30作为“战术预警指挥机”使用,1架苏-30同时指挥引导4架苏-27编队进行空中截击作战,大大提高了制空作战的综合效能。
苏-30和苏-27之间的这种迭代升级在歼-16和歼-11身上再度重现。歼-11与苏-27“血缘相通”,也让歼-16和苏-30在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最大航程、最大有效载荷、最大武器载荷、空中加油能力等难分伯仲。由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某些技术领域已经走到了俄罗斯前面,歼-16机载航空电子系统和火控系统等实现了全面升级,在整体性能和某些重要指标上则远远超过了苏-30,甚至让苏-30难望项背。
歼-16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是在歼-11改进型的基础之上进行技术升级和深度改进的全新版本。用战斗机划代标准来衡量,歼-16属于第三代改进型。如果套用俄式表示法则是“4++”,与俄罗斯空天军现役新型主力战斗机苏-35相近,苏-35和苏-57战斗机均已在叙利亚战场上投入实战并接受作战检验。如果在综合作战能力上进行比较,歼-16与俄罗斯苏-27战斗机家族当中的最新成员苏-35几乎完全可以并驾齐驱。
“火眼金睛”——有源相控阵雷达
雷达是机载火控系统的核心,位于战斗机前部,由整流罩包裹着,是战斗机最重要的武器系统之一,相当于人的“眼睛”。
第三代战斗机大多配装脉冲多普勒技术体制的火控雷达,其对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大多在80—120千米。第四代战斗机则主要配装有源相控阵技术体制的火控雷达。部分第三代改进型战斗机也配装了相控阵雷达,早期改进型号采用无源相控阵雷达,后期改进型号则大多采用与第四代战斗机相近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这三种技术体制的机载火控雷达各有优长,但在探测距离上差别明显:无源相控阵雷达是脉冲多普勒雷达的1.5—2倍,而有源相控阵雷达则是脉冲多普勒雷达的2.5—3倍。
中国在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上已经跨进了世界前列,空军、海军、战略支援部队等均列装有新式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空军列装的三种型号预警机空警-2000、空警-200和空警-500,均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对空中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远达数百千米。其中空警-2000和空警-500采用大型圆盘状三面阵列天线,实现360°空域全向覆蓋。空警-200受载机平台的限制,采用平衡木式两面阵列天线,探测范围只能覆盖机身两侧各120°空域范围。海军052C型驱逐舰率先安装使用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052D型驱逐舰、055型大型导弹驱逐舰以及辽宁舰和国产航母等都配装改进型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整体性能和技术水平相当先进。空军、战略支援部队列装了大型X波段和P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用于防空反导预警。这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为国产战斗机载有源相控雷达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第四代战斗机歼-20的设计研制过程中,中国军工系统相关研制单位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尤其是在机载电子信息系统上,广泛吸纳国外有益经验和国内先进技术,在机载电子系统一体化设计上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部分性能甚至超过了率先服役的国外同类装备。而这些成功经验和技术成果也被转移到歼-10系列和歼-16等第三代改进型战斗机的技术升级工程中。
有源相控阵雷达是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载雷达,一个天线阵面上集成数量庞大的发射/接收(T/R)单元,就相当于成千上万个小型雷达的集合体。如果要看更远处的空中目标,就把所有T/R单元的功率合成为一个强信号探测波束;如果要看一些目标同时跟踪另一批目标,则让部分T/R单元处于探测模式,部分T/R单元处于跟踪模式;还可以一边探测一边发射雷达波束照射敌方空中目标,引导载机发射的中远程空空导弹去攻击目标。
据报道歼-16多用途战斗机安装了先进的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雷达,在目标探测、目标跟踪、火力控制、导弹制导等性能上比传统机载雷达有显著提升,同时还把传统机载雷达所不具备、需由其他机载雷达担负的地形跟踪、敌我识别等功能,甚至还把抗干扰通信和电子对抗等其他作战功能融合为一体。因此歼-16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远远不止于“火眼金睛”,而且是其体系作战能力的“神经中枢”,是制空作战和对地攻击的重要支撑。
空中作战的“多面手”
歼-16多功能战斗机担负的作战任务既包括传统的制空作战任务,也包括对地攻击等作战任务。它可以挂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现役使用及在研的所有类型机载武器,把中远距拦截的制空作战能力和中远程对地精确打击的对地攻击能力合二为一。
制空权理论创立者、意大利将军杜黑曾提出“制空于地”的思想,即通过航空兵的快速机动和对地突击,把敌方作战力量消灭在地面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空军飞行员在飞机上向地面目标投掷小型炸弹,率先开创了对地轰炸的战例,并推动了轰炸机的问世和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苏德战场上德国军队依据“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突然发起闪电战,组织实施大规模、多波次的空中突击,把部署在西线战场上的苏军歼击机大部摧毁在地面机场上,有力掩护了地面机械化部队的快速突贯作战。以色列空军在中东战争、空袭伊拉克核反应堆和对叙利亚作战等战事中,多次充分展示其强大的对地精确突击能力。
中国空军正在加速推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空天一体的战略转型发展,歼-20和歼-16等新一代航空主战平台的升级改进是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从1949年11月11日组建空军领导机关到1992年引进首批苏-27战斗机,在40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空军航空兵的主力作战装备是第一代歼-6歼击机,后来推出第二代歼-7和歼-8歼击机,一直是以空中截击作为主要作战模式,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的制空作战思路。这一时期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对地突击平台主要是强-5强击机、轰-5轰炸机和轰-6中型轰炸机等,但强击机“体弱腿短”,轰炸机“有弹无伴”(没有可以提供远程伴随空中掩护能力的战斗机),对地突击武器只有无制导的航空炸弹,精准度和毁伤力都十分有限。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部门立项研制歼-10战斗机,开始打破空中截击作战的束缚,为其增加了对地精确打击能力,配套研制了中远程空地导弹、空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等对地、对海攻击的机载精确制导武器。随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列装了歼轰-7系列歼击轰炸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空中对地、对海精确突击能力上的缺项,但受制于涡扇发动机功率不足,歼轰-7或多或少会让人有点儿“小马拉大车”的感觉,且在低空突击训练中多次发生过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歼-16多用途战斗机是攻防一体的航空主战平台,“攻”体现在中远距离对地突击的作战能力上,“防”体现在中远距离空中截击的制空作战能力上。更重要的是歼-16作为“三代半”战斗机,对上对下皆可兼容并蓄:与第四代战斗机歼-20协同作战,凭借“价廉物美”在列装数量和全寿命周期费用上略显优势,实现高质量与大数量之间的权衡;又能与歼-10系列和歼-11系列等第三代改进型战斗机协同作战,利用其在作战能力上的明显优势,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提升体系作战能力。
随着歼-16战斗机服役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国空军战略转型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维护国家空中安全的整体作战实力也将显著增强。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