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伯利亚红松球蚜药剂防治

2018-11-30王翠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乐果西伯利亚吡虫啉

王翠丽

(内蒙古阿里河林业局,呼伦贝尔,165450)

西伯利亚红松(Pinussibirica),属松科(Pinaceae),松属单维管束亚属,五针松组。为常绿大乔木,平均树高25~30 m,平均胸径40~50 cm,是著名的大径级建筑良材,其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境内,面积1 500余万hm2,被称为“泰加之王”[1-2]。该树种的种子产量占世界5种食用松籽总产量的50%以上,而且其松籽油含量颇高,尤其松油酸(十八碳三烯酸)的比例为5种食用松籽中最高,达18%[3],是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效成份。现松籽油已制成胶囊药用,松籽已成为重要保健食品。该树种还具有高杀菌活性的特性。据统计一昼夜1 hm2森林能放出具有强大杀菌能力的挥发性物质3~30 kg,使周围的致病微生物受到极大抑制[3-4]。因此,该树种特别适于幼儿园、疗养院、医院、学校以及居民小区的绿化。

我国自1990年引种西伯利亚红松以来[5],在东北地区造林面积累计已达3 000余hm2,试验林及示范林初具规模的地方主要有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塔河林业局、新林林业局、西林吉林业局、松岭林业局、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满归林业局、阿龙山林业局、阿里河林业局、黑龙江省森工的大海林林业局及吉林省森工的汪清林业局等多处。此外,阿里河林业局、新林林业局及大海林林业局建立了西伯利亚红松采穗圃,阿里河林业局还建立了良种基地。随着西伯利亚红松的引种规模的扩大,虫害等时有发生,过去危害红松(Pinuskoraiensis)及偃松(P.pumila)的球蚜(Pineuscembraepinikoreanus)也开始寄生于西伯利亚红松的新枝上,严重影响西伯利亚红松的生长发育,找到行之有效的球蚜防治技术已经成为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开展了4种药剂不同稀释倍数的防治试验研究,其目的是切实解决生产防治急需,更好服务于西伯利亚红松推广。

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地区位于内蒙古阿里河林业局,地处大兴安岭东南麓,嫩江流域中上游,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理坐标为北纬50°30′~51°24′,东经122°10′~124°2′,无霜期110 d左右,年降水量550.2 mm,年平均气温为-1 ℃。该地区的土壤40.5%为棕色针叶林土。当地西伯利亚红松每年都发生球蚜危害。球蚜已经成为西伯利亚红松幼林和圃地的主要害虫,其以若蚜(侨蚜)吸取西伯利亚红松新梢和嫩针的汁液,影响针叶萌发和新梢生长。大发生年份,经对第1代若蚜虫口密度调查得知,在球蚜重度发生期,平均每10 cm长新梢上有球蚜近千头,平均每束新针叶上有若蚜50多头,严重影响了苗木的正常生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选取嫁接大棚区做为试验区,试验面积为0.067 hm2,从中选取36床的西伯利亚红松嫁接苗作为试验样块,剩余4床做为对照,共5 000余株,高50~100 cm。试验药剂为77.5%敌敌畏乳油、40.0%氧化乐果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35.0%吡虫啉悬浮剂。

2.2 研究方法

以药剂种类、稀释倍数为试验因子,以3种稀释倍数的4种药剂(表1)进行防治试验,3次重复,药剂用量为2 kg·m-2,喷雾常规防治。2017年6月5日喷洒药液,4 d后调查虫害株数,用喷药前后的虫害株数,求算杀虫效果(%)。

表1 球蚜防治用药及剂量

2.3 数据分析

根据统计学原理,将杀虫效果的百分数反正弦转换后,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稀释倍数的各药剂间杀虫率的差异性

针对各种不同稀释倍数药剂对球蚜的杀虫率进行方差分析(表2),结果表明,不同药剂间及同一种药剂不同稀释倍数间的杀虫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

表2 各药剂对球蚜杀虫率的方差分析结果

注:** 代表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对不同稀释倍数的各药剂杀虫率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3)表明,35.0%吡虫啉悬浮剂稀释8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杀虫率接近90%,吡虫啉的稀释倍数过低防治效果并不理想,6 000倍液的杀虫率仅为61.1%,而10 000倍液的杀虫率却接近于85%。此外,375倍液的溴氰菊酯(2.5%乳油)及氧化乐果(40.0%乳油)的杀虫率也较好,接近或超过85%,敌敌畏的防治效果较差,杀虫率为55%~71%。

表3 不同稀释倍数药剂对球蚜杀虫效果的多重比较结果

注:杀虫率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数据后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1)。

3.2 不同药剂防治效果及防治成本的联合分析

氧化乐果500倍液的防治成本是742.5元·hm-2·次-1;敌敌畏1 500倍液的防治成本为164.7元·hm-2·次-1;溴氰菊酯375倍液的防治成本达2 070.0元·hm-2·次-1;吡虫啉8 000倍液的防治成本为175.5元·hm-2·次-1。杀虫率及防治成本联合分析见图1。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吡虫啉与氧化乐果防治效果均较好,但吡虫啉的成本仅为氧化乐果的23.6%。因此,选择吡虫啉防治西伯利亚红松球蚜,不但防治效果好,而且防治成本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球蚜防治药剂。

图1 球蚜防治效率及防治成本联合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化学杀虫药剂分为触杀性或内吸性杀虫剂两大类[6]。由于球蚜的无翅蚜体小,体背面蜡片发达,常有白色蜡丝(白色絮状物)覆于体上[7],单独喷施触杀性杀虫剂很难防治球蚜。因此,喷施具有胃毒和触杀双重作用的吡虫啉效果较好[8]。本研究中,吡虫啉喷施4 d后杀虫效果已接近90%。敌敌畏虽然也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但由于挥发性大,防治效果不佳。而氧化乐果和溴氰菊酯的杀虫率也接近或超过85%,但其防治成本较高,尤其溴氰菊酯的防治成本达到了2 070元·hm-2·次-1,不是理想杀虫剂。根据4种杀虫剂的杀虫效果及防治成本,认为吡虫啉更适合用于西伯利亚红松球蚜的防治,而且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

由于球蚜的繁殖力很强,1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当5 d的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 ℃以上时,便开始繁殖。在气温较低的早春和晚秋,完成1个世代需10 d,在夏季温暖条件下,只需4~5 d。为保证防治效果,可在一周后再次防治。但喷雾防治要保证药剂用量,让苗木能充分的接触到药剂,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通过连续两次防治,有效率可达100%。

杀虫剂的浓度要适当,不是浓度越高越好。首先要保证苗木不受药害,其次在安全浓度下也不是浓度越高越好,因为乳剂浓度高会导致渗透性差,所以药效差。用药应该本着有效低浓度的原则防治病虫害,即在达到防治目的的前提下,使农药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的浓度或用量。这样即可以节约用药量,降低成本,减少有害副作用,又可以保护天敌,并进一步地控制了害虫的危害。

猜你喜欢

乐果西伯利亚吡虫啉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剂的配方研制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可乐果,尼日尔的快乐果
西伯利亚的熊妈妈
可乐果,尼日尔的快乐果
西伯利亚博亚雷岩画与欧亚大草原的青铜时代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秘密
小麦幼苗对氧乐果胁迫的生理学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