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面问题 攻坚克难—生活垃圾全流程管理

2018-11-30刘建国

城乡建设 2018年22期
关键词:飞灰填埋场垃圾处理

■ 刘建国

生活垃圾全流程管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全流程含义如下:第一,过去的环卫行业所关注的垃圾种类有限,很多类别并未包含在业务范围当中。第二,区域的覆盖不全面。过去环卫只是在城市做,在农村地区涉及较少,但是随着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十三五”规划中正式写入“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城乡统筹发展必不可少,农村地区必将纳入到环卫一体化服务的范围中。第三,过去很多环卫工作可能只关心某个环节上的问题,未能做到垃圾从产生到处理整个环节的系统衔接。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上述三个方面的概念应当加以扩充,对环卫服务业乃至整个生活垃圾处理的流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整体把控。当前,我国的固废管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在取得一些进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直面问题、攻坚克难。

一、成就巨大,为发展中大国树立典范

我国的垃圾处理,近些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垃圾收运处理源于上世纪80年代,无害化处理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多元化趋势的呈现,则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成就。如下图所示:

图中绿色部分是收运量,蓝色部分是其中得到无害化处理的量。可以看出,2016年无害化处理已经达到97.1%,这个数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以印度为例,印度真正得到统计的人均垃圾量只有不到0.5公斤,远远背离了我们的常识。即使仅考虑纳入到统计范围内的垃圾,也只有70%得到收集。按照可比标准算,印度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只有4.1%,跟中国是天壤之别。40年过去了,当前中国垃圾无害化处理已经到97.1%,印度还停留在4%,巨大的差距可以看出我国生活垃圾管理当属发展中国家典范。

二、多元并举,奠定分类处理硬件基础

没有现代化、多元化的垃圾处理设施,就没有实质性、可持续的垃圾分类成效。过去只有填埋场的时候,很多东西只能流向填埋场,这十年来,我国垃圾处理的技术格局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特别是近几年焚烧的发展速度特别快,垃圾焚烧与填埋并举的格局即将形成,为垃圾分类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我国近年来各类途径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统计

欧盟近年来各类途径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统计

我国垃圾处理技术格局的发展,与垃圾分类做得较好的欧盟相比,趋势一致,都呈现了多元化趋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差距:首先,可以看到我国垃圾处理技术手段的统计中没有列入回收,即回收处理不在我们垃圾处理系统当中,对标欧盟国家,我国未来应当把回收处理纳入规范化管理当中。其次,我国堆肥处理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而欧美国家比例还是处于比较稳定上升的情况。国情不一样,路线选择上会有差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就可以了解到差距在哪儿。

三、城乡统筹,补齐农村垃圾处理短板

根据统计可以看到,城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经很高了;对农村而言,由于垃圾产生量等数据缺失,无害化处理在大部分区域是不存在的,仅有的一些统计数据也过于乐观。根据调研结果,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城市填埋场、焚烧厂与农村原始的处理设施对比十分鲜明,有的农村地区还在大力推广简易的焚烧炉,这与我们城市垃圾处理整体面貌完全不同。因此,统筹城乡发展、补齐农村垃圾处理短板,是我国环卫一体化发展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新旧兼顾,解决存量垃圾治理难题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开展了很多垃圾治理的工作,“十三五”期间也有很多存量垃圾治理的工作。一方面,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存量问题;另一方面解决新增长的垃圾处理的问题。在存量垃圾治理方面,有两部分工作需要关注:一是现有的填埋场怎样挖掘潜力,要扩容、延寿、美化、提升;二是大量非正规的垃圾堆、垃圾山,要治污,要清除,要进行修复处理。

五、去伪存真,消除渗滤液和飞灰隐患

笔者认为,目前垃圾处理领域发展不充分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渗滤液,二是飞灰。在对各种处理路线进行选择时,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技术上倡导“零排放”,然而零排放的对象是危害的组分、干扰成分还是主体成分?如果污水处理干净,为什么不可以排放?水不排放,但截留下来的污染物最终还是排放到环境中,能否称之为零排放?还有资源化处理的是危害组分、干扰组分还是主体组分?像飞灰等物质是否有必要花费巨大代价进行所谓的资源化?

应当从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某一危害组分的去向是增加风险还是降低风险,选择不同处理方案的时候,也要看从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看环境风险是最小化,还是扩散转移了。这些都是研究者在思考飞灰、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的渗滤液处理当中,总体上实际处理量远远小于产生量。出水难以持续稳定达标,浓缩液有多少得到妥当处理,都是值得思考的。飞灰的处理更是如此。对标国外,欧美、日本飞灰处理走的大都是填埋的道路,足以证明填埋并非大家认为的那样不安全。很多人认为填埋场会有渗漏的问题,其实有一定渗漏是填埋场的正常现象,否则飞灰就没有必要固化稳定化达到一定入场标准后再进入填埋场,这是填埋场的基本逻辑。事实上,跟飞灰、渗滤液相比,很多品质远优于他们的废弃物仍然得不到资源化,因此急于考虑飞灰和渗滤液的资源化,意义不大。

六、去粗取精,推动资源回收转型升级

过去我国的资源回收就是以量取胜,很多企业就是典型的“散、乱、污”的特征。现在,我国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资源回收行业将要走整合转型的路线,最终走向以质取胜的良性循环,在全球价值链当中,通过转型走向价值链顶端。我国长期专注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工序生产,国际分工地位较低,如果不能顺利转型升级,可能面临被“锁定”的危险。国家禁止洋垃圾入境,标志着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回收体系、步入良性循环的坚定决心。

只有高质量的原料,才可能生产出来高质量的产品;有了高质量产品,才有高质量废物,如此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此外,在推动垃圾分类的同时,要通过选择性分类来保证产物的出路和安全通畅。

为了保障高质量发展,最基本的要求是最终的产品应当满足质量合格的红线要求,在这条红线之上的东西,才是市场可以接受的。供需平衡曲线是指落在左边的质量比较好,满足高品质利益要求,质量良好,是真正能够得到分类回收的东西;其他的只能达到一般的要求,或者说根本没有达到可回收利用的东西,这些低值垃圾只能进入到垃圾处理系统中,对其进行分类的意义不大。

七、软硬兼施,突破垃圾分类投放瓶颈

笔者认为,推动垃圾分类,法制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条件,设施建设是根本。制度建设,需要逐步融合在垃圾分类当中,逐步得到推行,没有有力的制度作为保障,垃圾分类很难推动下去。

目前在推动分类时,主要的矛盾是前端制约后端。前端分类投放的参与率低,准确性差,导致分类后的垃圾实际上还是混合垃圾,基础设施没有办法正常稳定运行。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实际上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就是前端分类投放的问题。在推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许多城市对分类产生了三大误区:一是为了短时间内达到上级指定的目标,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情况。二是市场化问题,很多政府完全依赖市场,居民、政府、企业未能各司其职。在垃圾分类当中,需要界定各主体的责任归属。分类投放是居民责任,垃圾分类是社会治理的工作,关系到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既然是社会治理,就要去扎扎实实去做基层工作,将其作为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作为提高个人、社会和生态文明重要的载体。一味地推向市场,模糊了个人、企业、政府在当中的责任,是十分不负责任的做法。如果市场化不能把这种分类投放的责任跟压力传递到产生者,这样的市场化项目,实际上就是掩耳盗铃。三是产物去向不明,可回收、易腐、有害和其他垃圾不能各尽其用,往往“殊途同归”。

八、提质增效,打通易腐垃圾处理链条

垃圾分类难点很多,易腐垃圾则是难点当中的痛点。主要的困难有四点:源头分类难、臭味控制难、土地利用难、持续盈利难。

通过综合绩效评估以后发现,如果分出来的垃圾,能够经过液氧,最后残渣回到土地上,得到安全利用,综合的优势还是存在的;但如果不能回到土地当中,它的优势就荡然无存。所以,对于垃圾干湿的分类,不应一味要求资源化利用,厨余垃圾分类本质上是作为全流程优化的节点,把它分出来,加以适当处理,能够降低其他处理环节的难度,提高效率。厨余垃圾本身并不能得到什么特别高价值的产品,这是由它本身的成分组成决定的。

九、求真务实,构建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推行垃圾分类、环卫一体化以后,还要务实,要基于基本的科学原理,构建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从物质平衡、能量平衡的角度看,为了解决现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必然要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因此,必须从源头降低减少垃圾量,降低垃圾当中的污染物量,实现垃圾资源回收。有机垃圾要实现土地利用,一般生活垃圾通过垃圾发电的方式进行能源利用,而最终以填埋封存作为最终保障,把很多污染物封闭在有限的空间当中,使其完全和环境隔离起来。总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基本的科学原理构建垃圾分类处理全链条。现在很多人对填埋场持有反对意见,但是如果没有填埋场的保底,很多污染物进到环境中,对环境而言存在隐患。我们推崇的不应该是“零填埋”,而后是原生垃圾“零填埋”,需经过处理以后进入填埋场。

基于我国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我国垃圾分类模式不是整齐划一的,发达城市和一般城市,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都不一样,应当根据各地条件,集日本模式、德国模式之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类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构建智慧监管系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信息化手段,在后端把垃圾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整个全链条都纳入到监管当中,实现规范化管理,这也是当前环卫增长的一个热点。

十、循序渐进,推进我国的垃圾分类处理

不同地区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农村很多地方面临的是设施有无的问题;一般城市面临好差的问题;发达城市面临优还是好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农村要优先解决环境卫生问题,一步一步推进国家垃圾分类的处理。农村一无设施,二无资金,三无队伍,想把垃圾处理的问题短时间内提高到跟城市一样的水平,客观上是做不到的。因此,需要循序渐进,乘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东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浪潮,推动不同地区生活垃圾的全流程科学管理。

猜你喜欢

飞灰填埋场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湿法预处理研究
多功能区固废填埋场建设案例分析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掺加解毒飞灰的路基材料重金属浸出特征与潜在风险
新型GCL复合垂直防渗技术及其在填埋场的应用
酸洗预处理对飞灰中氯和重金属脱除的影响规律
NO TIME TO WASTE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深圳市7大资源类垃圾处理体系初步建成
医疗垃圾处理遭行政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