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泽县奶牛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8-11-30夏文华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临泽县奶牛场调查结果

夏文华

(甘肃省临泽县畜牧兽医局,临泽 734000)

奶牛支原体是由牛支原体所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可导致患畜出现关节炎、肺炎、乳房炎、流产及死胎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给世界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奶牛支原体病在世界广泛流行,给欧美各国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近年来,甘肃省临泽县奶牛养殖业逐渐从散养化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由于养殖户对奶牛支原体病防控意识较为缺乏,该病在临泽县奶牛群的感染情况较严重。因此,笔者于2017年4月—2018年3月对临泽县4个地区8个奶牛场共42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牛支原体血清抗体检测,旨在基本了解该地区奶牛支原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2017年4月—2018年3月从临泽县4个地区(平川镇、板桥镇、鸭暖乡和倪家营乡)收集奶牛血清样品共420份,其中规模化奶牛场(4个)和散养场(4个)采集血清样品分别为300份和120份。以上被调查的奶牛群均接种牛支原体疫苗。

1.2 检测试剂及方法

牛支原体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比利时Bio-X公司。具体操作步骤及判定标准按照试剂盒提供的说明书进行。

2 调查结果

2.1 临泽县不同地区奶牛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本次研究共调查的420份奶牛血清样品中有213份检测为支原体阳性,平均阳性率50.71%;被调查的4个地区阳性率差异较大,其中倪家营乡奶牛支原体阳性率最高,为85.71%,平川镇和板桥镇阳性率稍低,分别为40.95%和53.33%,而鸭暖乡最低,为22.86%。

表1 临泽县不同地区奶牛支原体感染情况

2.2 不同养殖模式奶牛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由表2可知,被检测为支原体抗体阳性血清样品中有138份和75份分别来自于规模化奶牛场和散养场,其阳性率分别为45.0%和65.0%。散养场奶牛支原体感染情况较规模化奶牛场严重。

表2 不同养殖模式奶牛支原体感染情况

2.3 不同发育阶段奶牛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由表3可知,犊牛、青年牛、经产母牛调查血清样品分别为46、108和266份,其中检测为支原体阳性的样品分别为6、22和185份,阳性率分别为13.04%、20.37%和69.55%。结果表明,经产奶牛支原体阳性率最高,青年牛和犊牛阳性率较低,且支原体阳性率与奶牛年龄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表3 不同发育阶段奶牛支原体感染情况

3 讨论

本次研究应用ELISA法对临泽县部分地区奶牛场进行了支原体抗体水平检测,旨在了解当地奶牛支原体流行情况,由于被调查的奶牛群均未接种牛支原体疫苗,所以只要检测为抗体阳性的血清样品即可判定为该奶牛感染支原体。调查结果显示,被检测的420份血清样品有213份检测为支原体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50.71%,其调查结果高于邵倩[3]对宁夏自治区永宁县的调查结果(33.65%),而低于李岩等[4]对新疆地区奶牛支原体阳性率(76.43%)的调查结果,说明我国奶牛支原体感染情况较为严重,且不同地区阳性率差异较大。

为了分析该地区奶牛支原体感染情况特点,对不同乡镇、养殖模式和发育阶段奶牛支原体阳性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4个被调查的乡镇中以倪家营乡奶牛群支原体阳性率最高,为85.71%,平川镇和板桥镇阳性率稍低,分别为40.95%和53.33%,而鸭暖乡最低,为22.86%,不同乡镇奶牛支原体感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对该病防控的重视程度不同;散养户奶牛阳性率较规模化奶牛场高,分别为65.0%和45.0%,笔者猜测主要是散养户养殖场的饲养条件较差,且养殖户对该病的防控意识不强;此外,不同发育阶段奶牛支原体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经产奶牛阳性率最高,为69.55%,犊牛和青年牛的阳性率较低,分别为13.04%和20.37%,奶牛群随着年龄增长接触病原体的几率逐渐增高,且病原的传播途径为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奶牛可通过呼吸道和生殖道感染,导致奶牛支原体感染情况随年龄增长而更加严重。

猜你喜欢

临泽县奶牛场调查结果
临泽县平川镇饮水安全现状及对策
摄影作品集
国画作品集
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 开启立德树人新篇章——以临泽县蓼泉镇中心小学为例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Floating dairy farm 漂浮奶牛场
真绅士
荷兰奶牛场管理软件传感器系统的调查分析
芷江西路社区助老志愿者居家护理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