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促进农村社区教育
2018-11-30张瑾
张 瑾
(广元广播电视大学,四川 广元 628000)
前言
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我们必须予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足够的重视。自2014年国家颁布新型城镇规划以后,国内各个地区便开始了加快农村事业发展的脚步。通过调整社会资源的方式,推动农村教育资源、培训体系建设,打造一体化教育结构,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有效性。需强调的是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角色转变,就必须注重农民社区活动参与积极性的调动,以此为农村社区建设奠定更为牢固的基石。不过虽然当前国内很多农村社区的教育成就非常突出,但其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显著。因此有必要应用现代教育思想改变这种情况,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教育有效性。
1 国内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现状
1.1 成就显著特色鲜明
1.1.1.实现了党政统筹
自新农村建设要求提出以来,国内各个地区政府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在统筹安排、整体规划中取得了累累硕果与卓越政绩。为进一步贯彻我党对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国内建设要求,各地区政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了首位,充分整合了习惯教育、引导教育、宣传教育的关系。将乡村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建设总体布局,制定了针对性的举措并落实到实处。百姓儒学工程在实施中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绩,各个地区部门充分结合儒学讲师与孔子课堂资源,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不断渗透。此外很多地区也在不断培育新型农民,打造职业化农民。一些农村地区政府聘请农业专家教授开展讲课,组织群众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乡村文明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治方面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经济、文化以及教育多方的帮助。政府在统筹规划、把握全局中建立了完善的评价、监督、规划、倒像体系,引导着各个部门的参与,调动了全体农村居民参与到教育工作,形成了默契的农村社区教育结构。
1.1.2.百姓儒学文化品牌突出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孕育着大量璀璨的文明。为此很多地区都将儒家文化作为着手点,大力推动这儒家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建设,打造百姓儒学工程。通过儒学文化的传授,构建新型农村。一些地区聘请国学爱好者与专家负责儒学讲座,向村民讲授仁者爱人、远亲不如近邻等理念,使农村居民成为儒家文化的优秀传播者和继承者。在百姓儒学进一步的深入过程中,一些地区还创建了儒学新剧活动,以此保障儒学教育质量。百姓儒学植根于农村能够造福农民,吸引大量其他地区的人物财资源。这一工程的出现为新型农村建设予以了重要支持和帮助。
1.1.3.全民学习环境
宣传标语是农村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形式,标语不仅装点了农村的面貌,同时也营造了终身学习、时时学习的良好文化氛围。诸如富强爱国等标语成为了农村地区最常见的标语。一些地区为突出特色与主题,还通过文化墙的方式吸引游客以及本地农民学习儒家文化、传统美德知识。宣传标语、文化墙、文化长廊为全民学习、新型社区教育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前提。
1.1.4.多元化教育领域
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民生活质量出现了大幅度改变,亟需多元化的文娱活动支持。近些年从农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表现来看,农民需求更多的是体现在婚姻咨询、娱乐、心理辅导、子女教育指导、就业指导、精神文化、教育、学习、健康等方面。对农村社区教育来说,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是其应尽的义务和基本的目标。国内很多地区都将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作为基本口号,设置了大量的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比如环保、道德修身、安全知识、法治、新型农民培训等教育形式。举例来说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方面某地区便举办了农民培训班,邀请承包大户、种田能手对农民进行培训,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提升了当地农民的生产能力。此外某地区邀请交警大队在当地开展交通知识讲座,以此提升居民对交通发挥的了解。法治教育层面以法治宣传教育为主体,由司法机关、派出所、教育局完成法治宣传教育,切实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法制观念。
1.1.5.趣味型教育活动
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不仅无法保障农村社区居民学习热情,同时也无法保障农村社区教育有效性。因此很多地区大胆尝试创新教育模式,利用分各种丰富的主题活动激发军民培训参与热情。如某地区的美丽乡村活动中,村委会通过建立评比活动方式,举办清洁庭院、文明卫生评比工作。在该活动的引导下,群众形成了十分文明且健康的生活作息方式。
1.2 问题
1.2.1.思想观念陈旧参与意识有待加强
虽然当前很多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思想观念方面就是比较巨大的问题,一些政府人员没有做好农村教育的准确定位。我在访谈问到农村教育活动目的时,有工作人员说百姓儒学能够有效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可是在我继续问到农民和传统文化关系,传统文化对农民生活影响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做过这方面调查,但是传统文化学习总归是有用的,能够改善农村风气。从本次访谈中得知,当前农村社区教育更多的是贯彻上级领导要求,而没有意识到农村社区教育的本质意义。事实上农村社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与改善人的品质,同时还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当然本次调查中我还发现许多农民对于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存在不足情况,一些村民认为学习与知识一样,学习是学生的事,自己已经工作了不需要学习,学习到的知识无法应用于生活,这一现象在农村非常普遍。
1.2.2.教育面狭窄缺少针对性作用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是孔子思想的精华之处,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农村社区教育必须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保障农村社区教育的针对性、全员性与有效性。农村社区教育中成人是主要对象,其需求的更多的是适应社会的技能和能力。当然不同年龄层次的成人对教育需求是不同的.举例来说,老年人因时间宽裕,所以老年人的受教育倾向实际上更多的是学习指导孙子、孙女以及家庭活动方面的技能,中年人因工作繁忙所以很少能够参与到农村社区教育,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焦点问题,因此农村儿童实际上同样也是农村社区教育的关键对象。可就当前情况来看,很多地区仅仅关注了成年人教育,且成年教育缺少针对性,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教育质量。
1.2.3.内容与群众文化需求脱节
虽然近些年百姓儒学工程开展的如火如荼,该工程成为了农村社区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可是很多地区实际上仅仅宣传了传统文化中的环保、安全、法律等内容,诸如创业就业、食品安全、职业技能、生活保健、养殖技术、农业种植却并没有别予以足够的重视。农村社区教育作为联系农民与社会的重要途径,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技能再教育摆在首位。这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
1.2.4.实践机会相对较少
不同教育形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从现状来看,农村社区教育大多沿用着传统教育模式,即重理论、轻实践,很多村民并没有成功掌握技能。在学习课堂中只能被动的听讲离理论知识,可是一些农民本身理解能力有限,基础能力较差,所以在课堂中学习理论知识并没有帮助到农民提升自身整体实力。此外在我的访谈过程中有村民抱怨道整个村好几百个人就听一个老师讲课,根本没有机会得到针对性指导,根本就学不会教师讲解的内容。
1.2.5.资源不够充分
所谓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三方面要素。教育资源是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落实的根本保障与前提基础。从本次的访谈中得知,很多农村都存在教师资源稀缺、专业化水平不足的问题。虽然有一些地区农村聘请了专家教授讲课,但是因为频率有限,且学习人数太多,导致农村群众并不能切实掌握关键技术。另外地方政府没有予以足够的支持,很多农民都没有足够机会学习实际技能。举例来说某地区聘请了一农业教授准备传授生产技能,可是当地政府却要求农民缴纳180元学费才可以入场,很多村民表示这种形式的社区教育不要也罢。
2 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改善建议
2.1 重视儒家文化学习引导思想观念创新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精神文明优秀文化有着极高的学习和应用价值。儒家文化中倡导和提出的各种理念和思想对于新农村建设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对此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有必要深度贯彻儒家思想文化,将儒家思想文化种的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前提和教育准则。此外还要注重培养村民学习意识、学习理念。作为伴随人类发展一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实际上体现的也是人对生活的态度。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包罗万象。农村社区教育应当终身学习理念的贯彻为开篇、前提,使受教育者在接受先进思想的引导下,将这种学习积极性传遍整个农村,提升农村居民社区教育参与积极性。
2.2 开展包容性教育贯彻公平教育原则
为了提高农村社区教育有效性,就必须注重公平原则的落实,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有着不同学习需要情况,农村社区教育必须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对策。让老人学有所乐,让未成年人有着健康的成长场所,使中年人能够再学一门职业技能,解决部分中年人的就业问题,使青年人能够通过农村社区教育进行创业反馈乡里乡间,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建设。
2.3 结合村民需求拓展教育形式与内容
农村社区教育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是其应尽的义务。作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基石与载体,百姓儒学工程需要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创新教育形式。以当前情况来看,除去传统文化教育,其他包括环保教育、农民培训等存在非常态化、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所以新时期社区教育必须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实现常态化与多样化教育内容整合。社区教育需要同时兼顾生活休闲类、职业技能类、文化素养类、家庭指导类四部分内容。
2.4 改良教育方式注重参与性需求
脱离实践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多元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才能够保障教学吸引力和教学效率。作为村民听课最基本的方式,讲堂教育需要同时兼顾农民的实践需求和生活需求,以此调动村民学习积极性,提高村民学习有效性。为此农村社区教育应注重数字化教育和体验是教育结合。体验式教育主要由4个阶段组成。第一个阶段具体体验,为学习者营造真实情景,在情境中完成知识技能的感悟。第二个阶段观察反思,在这一阶段中由学习者重新回顾之前实践经历,反思与分析体验过程。第三个阶段概念化阶段,此时学习者需要将自己对技能的认知提升到理性认知角度,以此构建理论模型。第四个阶段检验阶段,该阶段中学习者需要自行检验自己之前所提出的假设,验证假设真实性与有效性。举例来说农村社区教育可以采用交流会、学习月等方式,在学习种植技术时,可以由种植能手带领村民亲身实践在田地间完成种植技术的体验学习。在学以致用中完成技能领悟。
2.5 打造数字化学习平台
面对新时期社会需求,农民群众必须学会先进的现代技术和现代技能。农村社区教育应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形式和教育题材,扩大教育资源。为此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化学习平台方式获得更多教育资源。由政府和高校合作成立专家指导组,分析村民日后需求制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制作相关微课程视频。由村民自行在闲暇之余利用网络完成各种微课视频学习,在网络学习平台中和教师互动,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各种先进的职业技能。
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是农村建设的必经阶段,为了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其关键点便在于改变人的行为、人的思想。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同时兼容多种方面要求,注重管理知识、农业知识、技术技能、管理素养、人文艺术、文化知识的传授,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新型农民是农村建设与农业发展最基础的动力。新农民的市场知识、道德素养、文化艺术、科技应用能力都会影响新型成沾化发展质量。我们必须意识到农村社区教育作用,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教育有效性,保障新型农民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
注释:此论文为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农村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 年度农村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