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策略探讨
2018-11-30谢乐乐
王 楠 谢乐乐
(1.汝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河南 汝州 467500;2.平顶山市教育局,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可以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获得对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实践活动进行高中地理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把实践教学环节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给学生创造充分的“做”中“学”机会。
1 立足课内,充分利用简易课堂实验实施实践教学
课堂永远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高中地理课本中蕴含很多需要学生理解、识记的知识,但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和高中生认知能力的限制,很多知识点如果只是单纯地抽象讲解,很难让学生获得直观认知。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动眼观察、用手“触摸”,在感性认知基础上进行理性加工,往往能获得理想效果。尤其是涉及到一些自然地理现象和原理性知识点时,地理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生动形象的课堂实验。
1.1 利用模型进行直观展示实验,揭开知识“面纱”
模型的作用在于将一些靠想象理解不了的现象通过逼真的模型展示出来,让学生近距离直观观察建立认知。如在大气环流知识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大气环流演示模型为学生演示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直观感受单圈环流、三圈环球等的形成过程。结合模型渗透环流形式、环流形成知识,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此时,若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动手操作效果会更佳,如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大气运动,引导学生用手势画出气压带的分布示意图等。让学生“眼手脑”并用,理解并消化知识点。
1.2 利用操作仪器让学生实操,加深知识理解
高中地理知识的讲解中适当地运用一些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能够给学生创造直观观察的机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继而起到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作用。高中地理教师要善于利于一些学具、教具、地理实验仪器等设计一些可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让学生动手去获得数据或实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直观经验有助于他们理解掌握知识。如在大气运动知识讲解时,可以为学生设计“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实验。第一步引导学生准备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如长方形的玻璃钢、塑料薄膜、热水、冰块、火柴、香等。第二步,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在玻璃缸两侧分别放置冰块和热水,然后利用塑料薄膜对玻璃缸开口处进行密封,再在冰块上方的塑料薄膜上开洞,用火柴点燃准备好的一小束香,将其放进洞口中。第三步,让学生观察玻璃缸内烟雾的飘动规律,并引导学生由实验现象总结概括大气运动的规律。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都是可以通过实验揭示的,地理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给学生创造动手机会,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地理知识。
2 开拓课外活动,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
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内实践活动相比,生活气息更浓,实践性更强,能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地理知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精心组织,每次活动前,教师都应该做好活动规划,并引导学生准备好相应的物品工具,在活动后也要引导学生总结、分析。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外出观测类的课外实践活动。在观测前,给学生传授天文望远镜的使用知识等,对学生提出观测要求,让学生严格按照观测要求进行天象观测小组活动、纬度测量活动等的记录,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讨论,结合课外观测实践进行相关行星知识、纬度知识等的讲解。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社会调查活动,例如考察河流污染情况的活动,让学生调查污染原因、污染造成的后果等,引导学生在调查后写一些小的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3 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优化地理学科实践教学效果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学校要善于利用社会力量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如利用本地的特色旅游资源、风景区等建设地理学科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可以为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提供便利,利于开展一些自然地貌校外实践活动、水文环境校外实践活动等,可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实地观测考察。高中地理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优化地理实践教学设计,多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考察活动,让学生可以深入实地观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
结语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课标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应始终贯彻实践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的优势条件,多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做”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做”中学习、成长、习得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