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师同文馆的外语教学特色与启示
2018-11-30占小倩
占小倩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1.京师同文馆的产生和发展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以坚船利炮为代表的西方工业文明战胜了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中国面临着近代化的严峻挑战。对这种挑战首先做出响应的是以奕忻、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为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以“求强” “求富”为口号,开展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就是在此背景下,为了满足外交和洋务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迥异于中国传统教育,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2.外语教学特色
2.1.英语教育的课程设置
京师同文馆早期的课程设置主要为英语和汉语,学习年限为3 年。后来随着师资力量壮大,课程设置也一步步扩充。至 1876年,作为总教习的马丁将学习年限延长至五年和八年。其中八年学制属于常规安排,适用于那些想学有所成的资质聪颖者,而五年学制适用于那些年龄稍大、学习外文精力不济、只能靠译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人。
2.2 教材
京师同文馆的教材大体上来说是以原文为主,以译本为辅。在此之前,晚清政府没有系统介绍西方语言的教材,所以京师同文馆使用的教科书中部分是外文原版教材。外语不仅作为一门学科,还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工具。还有部分教材是洋教习自编或翻译的。
2.3 分馆教学
京师同文馆的分馆教学是指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分别设立单独的教学馆来组织教学。语言馆根据语言种类分为: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馆;科学馆根据不同的专业分为天文算学馆、格致馆、化学馆和医学馆。京师同文馆的分馆教学不仅仅体现在按照专业方向分馆组织教学,而且体现在各语言馆根据学生的基础进一步分为前馆和后馆。“学有成效”的学生安排在前馆,语言基础薄弱者安排在后馆。
2.4 考试
京师同文馆有一套完整的考试体系。通过频繁的考试来监督、检查学生的学业。考试形式一般分为月课、季考、岁试和大考四种。京师同文馆的英文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三年一次的毕业大考则分为初试。复试和口试。
3.启示
3.1 分级教学,因材施教
在实际教学中,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可以在开课前,进行测试,根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分为普通班和提高班,两个班级之间相互流动,成绩好的可以进入提高班,提高班的学生也会因不努力而到普通班。
3.2 英语教学方法
同文馆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语法翻译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班级授课制。它虽较之近代教育起步较晚,但在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安排上具有先进性,与世界保持同步。我国在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主要是借鉴西方的语法翻译法,但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弱化了听力和口语的训练。20世纪60年代,我国借鉴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在外语教学中,使用“直接法”、“听说法”和“视听法”,重视口语教学和语言训练。从70年代至今我国外语教育采用了认知功能意念理论,“从`教’研究`教’转向了从`学’研究`教’,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社会情况中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掌握外语。。
但我们应当看到,社会需求会确立某种教学方法的优先性,但并没有决定这种教学方法的唯一性。我们对任何的教学方法都应取其合理内涵,结合当代外语教学的目的和对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3.3 学用结合
外语教师要努力拓展学生的学用渠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拓展外语阅读资源。阅读是提高语言能力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层次,订购不同级别的分级阅读书本,让学生轮流阅读,并撰写读书报告。
(2)拓展校内外语学用渠道。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外语实践活动。例如,学校和教师可以定期举办外语演讲、朗诵、配音大赛、辩论赛以及戏剧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以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动机。
(3)拓展校外外语实践渠道。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国际性会议或赛事的志愿者翻译活动;组织学生和外籍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谈话等等。学校应积极与校外的外贸公司、外事办、涉外旅行社以及其他各类学校等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为学生校外外语实践活动提供场所。
4.结语
晚清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育是中国近代正规英语教育的开端,它的出现为中国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翻译和外交人才,推动了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研究晚清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育,可以促进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了解晚清英语教育发展状况,通过对京师同文馆的历史总结中获得对我们目前学校英语教育有所帮助的信息,从而为我们当今学校英语教学和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