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2018-11-30毕武春柳博姜鹏蔡渊孙锐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毕武春 柳博 姜鹏 蔡渊 孙锐 (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一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在其传播理念、传播形式,从主体到平台、从内容到形式,都深深地打下了互联网的烙印。它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等。当然,新媒体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范畴,包括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包括了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多种渠道,涵盖了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多种终端。综上所述,新媒体既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环境;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方式,是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的全新模式和最新成果。
二 新媒体的特点
一是传播具有即时性、广泛性的特点。这是新媒体的最大特点,更是与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区别,以前,信息的采集、整理、发布都是由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通过政府的固定传播途径发布。而新媒体改变了这种僵化的传播方式,以自媒体的方式,人人都可以发表言论,人人都可能记录现场的视频,人人都能发布到自己的空间以供关注者阅读。
二是信息具有碎片化、海量化的特点。在街头行走的人群、搭乘地铁的乘客,随处可见聚精会神的“低头族”,人们在随时随地进行着短阅读,这种短阅读主要是使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的。因此,新媒体的信息内容多数是短小精悍,无论是对一事的看法,还是对生活的感悟,很少有长篇大论,也很少有深入调查,主要就是第一时间的新闻、商品的广告,让大家在工作和生活的空余时间能够短时间内接收相关信息。同时,由于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人人都可以转发、评论,因此,新媒体所承载的信息数量很大,这些海量化的数据也正成为大数据应用的基础,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寻找有价值的部分,筛除无用的部分,也正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主要课题。
三是交互具有虚拟化、社群化的特点。大家最常用的通信软件微信、QQ、微博等,用户名都是自己任意命名,虽然现在实名制的呼声很高,但网络的虚拟性还是很强,这些用户之间组建了各种群,同学群、亲属群、运动群、战友群、社区群,只要是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的人们,都是群里互相聊天、互相联系,这种交互形式令越来越多的人乐在其中。一个人在朋友圈的状态可以令好友都能看到并进行互动,一个人在群里的发言,所有的群里成员都能接收并回复。虚拟化的网络、社群化的交流,让新媒体魅力无穷,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三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 在各种思潮的激荡中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困惑
新媒体的发声渠道很多,有的是大型的门户网站,有的是通信软件,有的则是个人的直播间,还有的是各种论坛、各种个人空间。在众人发声的时代,难免会看到各类言论,红色的、灰色的、黑色的,积极的、消极的、悲观的、乐观的,有做公益的,也有做博彩的,有做运动的,还有做旅游的,更有甚者网上还有自杀网站,还有色情网站。当然,还有境外敌对分子打着民主、自由的幌子,诋毁党和政府形象的各类言论和帖子。大学生在这种爆炸性网络信息的冲击下,会多多少少接受负能量的信息,往往会在心田里种上恶念的种子,并会在一定条件下生根发芽。
2 在虚拟和现实的冲突中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扭曲
新媒体的社交平台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平等交流的自由空间,这种自由交流的空间有时就成为宣泄不良情绪的理想场所。另一方面,由于空间缺少即时可视的制约制度和能力,加上大学生自控力较差,容易出现谩骂、攻击、欺诈等不良言行。专家在研究网瘾的时候,发现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在现实中缺乏成就感和存在感,而在虚拟的游戏和社区空间里找到了成功的喜悦,且没有各种现实制度的约束而乐在其中。少数大学生在虚拟与现实的切换中失去了主动性,造成心理上的失衡,引发行为上的失范。
3 在商业炒作的影响中容易产生行为上的跟风
作为新媒体的运营商来讲,点击率、关注度就是利益和回报,因此,为了迎合大众的喜爱和关注,新媒体的内容就会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在大众娱乐的当下,我们不难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越骂越红,越是难看、丑陋、粗俗的奇葩人物越能被大众所关注。这些人物通过出格的言论、出位的表演,以哗众取宠的行为,契合网民的娱乐心态、看客心理,引来网友的关注,甚至是指责,但这种行为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是自我找骂,包含着特定的商业目的,本质上就是一种炒作行为,都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这种颠覆传统价值观念的行为,模糊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容易引发学生的效仿跟风。因此,从现实中来看,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心理认知,必须正确认识并加以规范引导。
四 如何应对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 积极运用新媒体开展教育,抢占教育阵地
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思想灵活,向往平等对话,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而传统的教育阵地在这方面与新媒体相比,更多是以说教为主,强调“我讲你听”,缺少平等的谈话、讨论和社会实践。而新媒体的特点,正好弥补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阵地,它的手段更灵活,它的渠道更多元,它的方式更多样,它改变了传统教育“单向灌输”的模式,构建了“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可喜地看到,我国许多高校十分重视新媒体的教育功能,一些高校应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形式,推出了微课堂、微讲堂等教育阵地,使思政教育课堂更为开放、更为时尚,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因此,要有意识地使用新媒体、接近新媒体、融入新媒体,而不是害怕新媒体、逃避新媒体。
2 积极参与新媒体互动交流,抓好舆论引导
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有意识地使用新媒体,与大学生一道参与到新媒体的互动交流中来。在与学生一起点赞、一起聊天、一起讨论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引导他们的言论,启发他们的思维。比如,微课堂的开展,方便教师选择更有表现力且更合适的方式对重难点进行专题突破;交互平台的建立,方便学生和老师进行接触与沟通,方便其就某一教学点或时政热点随时随地展开讨论,让大学生们畅所欲言、言其所想,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和适应大学生的思想。
3 积极推动新媒体体系建设,解决实际诉求
高校应该重视整合新媒体资源,加强新媒体建设的规划,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媒体平台,比如一些高校创建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APP,一些部门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微信公众号,等等,积极鼓励老师、学生、辅导员等各类人员一起互动,助帮并指导年级、班集体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等等,集中专门的力量对开放平台上的学生留言进行分析,对时事、政事、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正面引导,通过交流互动的谈话,通过深层次思考,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积累正能量,传递好声音。特别是要善于通过新媒体,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及时帮助大学生独立思考并及时解决个人思想症结,从而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