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

2018-11-30管福泉

初中生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牛津笔者教学内容

管福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英语课的开端,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节英语课上得成功与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导入,因为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促使学生保持思维状态活跃,还能让学生明白自己已经会了什么,需要学会什么,怎样才能学会。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一谈有效的导入策略。

一、巧设问题,激情导入

课堂导入是为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几乎每天都以同样的方式导入新课,严重缺乏新意,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实际上,教学需要激情,需要情感,情感往往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采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

例如,笔者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6的阅读课时,设计了如下导入:Do you like birds?What kind of birds do you like?Do you know the red-crowned cranes?Do you like the cranes?(笔者知道学生们喜欢鸟类,尤其喜欢丹顶鹤。)笔者通过这样几个简单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鸟类热爱和保护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能集中精力学习课文。

二、找准切入口,背景知识导入

由于一节课只有45分钟,而且课堂导入并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因此,课堂导入要控制好时间,不宜过长,若用时过多,整节课就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最终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课堂导入要找准切入口,而最佳切入口应该既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有关,又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

以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6第一课时为例,该课的教学内容是介绍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于是,笔者把教学的切入口放在deaf people和poor people上,因为在前面一个单元刚刚学过ORBIS和UNICEF两个慈善机构。具体设计如下:首先,呈现两个慈善机构的会标,问学生:Look!What are they?Yes,one is OR⁃BIS,the other is UNICEF.And who do they help?根据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学生会轻松想到答案,然后,教师进一步深入,介绍其他几类需要帮助的人,进而再讨论如何帮助他们。由于切入口找得准,且与前面知识紧密相连,这样的导入有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活用多媒体,情境导入

笔者认为,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为学生创设了相对真实的语境来让学生操练英语,但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这些情境往往被淡化。然而,要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语境,尽可能地多给学生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而多媒体的活用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为情境导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借助多媒体进行图片展示是课堂导入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如果在图片展示的同时配以教师讲解或录音播放,就能达到音画同步。视觉和听觉双重感知,能使人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信息,会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8阅读课的导入中,笔者先以新闻的形式介绍某地的地震,然后以课文内容为主线,设置几张图片并配上以下文字:①Was it thunder?②People ran out of the shopping.③The wall came down.④I was trapped.⑤I screamed for help.⑥Help came.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就对进一步了解课文产生欲望,不知不觉进入笔者预设的情境中,随后的教学效果也是较为显著的。

四、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笔者认为,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切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生搬硬套,而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最大的优点就是取材贴近学生实际,实用性强,趣味性浓。

例如,笔者在教学9A Unit 4第一课时时,因为这一节课谈论的是青少年的问题,于是笔者联系学生实际,首先问学生:“Do you have any teenage problems?”学生们都笑着点头回答“Yes”。笔者接着问:“What are they?”学生们积极回答出多种答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为本节课高效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五、首尾呼应,铺垫导入

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呈现、操练、巩固和运用是一脉相承、环环相扣的。一般来说,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在导入阶段就潜移默化地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因此,教学流程如行云流水,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

例如,笔者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1 Friends时,以my best friend为线索,以“问学生们的好朋友”为切入点导入,进而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朋友的外貌、性格和未来计划,然后再看Daniel写的关于好朋友Kate的文章,分析出三段式写作模式,接着笔者介绍了描述朋友的相关词汇,最后要求学生用三段式描写自己的好朋友。这样首尾呼应地进行教学,不但教会了学生写好本单元的作文,还教会了学生写作文的模式和思路。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自然过渡作用,又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点。因此,新课导入要讲艺术,讲方法。以上五种导入策略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促其主动学习。

猜你喜欢

牛津笔者教学内容
谈如何上好一节单元导入课——以牛津初中英语8上Unit 4 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为例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旅行者,饶了牛津吧
应用交互式教学法,彰显阅读实效——以牛津高中英语M4 Unit 1 Advertising中Reading部分为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
牛津小学英语5A rhymes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