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2018-11-30王华瑞范新娟
王华瑞,范新娟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 321000;金华第四中学,浙江金华 321000)
一、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新颁布的国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并对阅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分析文章和评论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辨能力。阅读技能是当代人生存的基本技能,英语阅读是学生获取语言输入的主要方式。所以老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阅读质量。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英语成绩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形成。为此,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全面提升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意义深远。
二、初中生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缺少对欧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每个团体都有独特的语言、风俗礼仪、社会制度、信仰、生活方式等,这就形成了不同团体间的文化差异。如果初中生对所阅读的文本中英美文化背景了解不够,阅读理解便容易产生偏差。作为英语国家的“老外”学习者,缺少自然习得外语的社会环境,输入渠道明显不够,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英语产生的背景和语言习惯与汉语之间的差别,还是习惯性地依照汉语语言知识或思维习惯理解英语内容,必定存在理解障碍与差异。
(二)阅读心理障碍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那么他对阅读便会产生恐惧心理,阅读时往往不能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传授语言知识,往往会因为过分注重考试的内容而导致学生把阅读看成是做题,纯粹为了分数而学习英语,这样会失去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从心理学层面考虑,初中生的抗挫折能力弱,考试的失败很容易使他们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例如,对英语长篇阅读产生畏惧、急躁不安、静不下心等焦虑情绪。阅读理解过程需要学生静下心品味、思考,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如果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或者还没开始阅读文章就有了畏难情绪,那么信息就因为有了屏障而不能顺利输入大脑,导致大脑不能高效加工有效的信息,从而影响了对句子的理解,学生就会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
(三)生活常识缺乏
目前许多英语阅读内容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初中生在长期的埋头苦学中,将生活与知识割裂开来,缺乏观察生活、获取知识的习惯,导致其在阅读中难以准确理解相应标识的含义,从而产生了理解错误。
(四)词汇量少、语法障碍
词汇是阅读中的基本要素,但是目前有些初中生在单词学习中缺乏兴趣、词义掌握不扎实,导致其在阅读中障碍重重。英语词汇量少、掌握不够熟练及一词多义理解不够到位都会给阅读理解的顺利进行造成干扰;语法知识的缺乏也影响着学生正确判断细节知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被动语态中动作的执行者或承受者以及虚拟语气的使用。总之,如果语法知识不全面,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阅读理解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五)缺乏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是保证阅读效率的重要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事半功倍,但是目前许多初中生在阅读中缺乏阅读技巧,只能一味地从词汇、语法中获取信息。例如,在遇到生词时,不能根据上下文推理词义,缺乏提炼文章主旨内容的意识等,而这些技巧上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融合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正确区分阅读与阅读教学的界限
What is reading?这是个问题。有人认为,阅读就是为了学习词汇和学习语言的结构。也有人认为,阅读就是为了理解这个课文,理解这个课文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实际上,阅读是在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和阅读材料中作者的思想和信息建立一种互动,重新建构意义的过程。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与文本进行对话,目的是通过对话来培养学生整合信息、发展思维、对美的感知能力,使学生热爱阅读,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模式也是不一样的。阅读是read to learn模式,而阅读教学的模式更多的是learn to read,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消除阅读心理障碍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引导他们有效消除和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逐渐改善学生的阅读技能,增强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阅读兴趣,有效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树立信心,老师必须调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兴趣是阅读的催化剂,如果学生对英语阅读很感兴趣,那么他不仅仅会积极地参与课堂阅读,还会自觉地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慢慢扩大了。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那么即便最初会因为考虑到考试分数、家长面子、教师要求等各种外来的压力而强迫自身努力学习,但这种努力往往收效很小,若遇到压力停止,努力马上会减弱或停止。初中阶段是求知欲非常强的阶段,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如何才能得到满足呢?我认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丰富教学内容,避免单调乏味,必要时穿插一些相关的视频笑话或幽默故事,对于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稳定的阅读心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一定要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当学生经常有阅读的成就感时,他们会激发自身的内动力,主动寻找素材进行阅读,从而爱上英语阅读。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基本功,加强词汇和语法的积累和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量变迟早会转化为质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不同阅读材料的类型,引导他们掌握文章的特点,鼓励他们尽快完成阅读任务,带领他们体验阅读的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第三,培养融洽、轻松、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师生合力,其利断金。教师与学生互敬互爱,学生崇拜教师,通过心灵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教师对对学生进行鼓励和积极的期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了解知识背景,突破阅读理解误区
语言学家拉多(Lado)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始终是伴随着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不同地域的文化的交流促使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通过交流,更新了人类的意识与观念。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意识地渗透知识文化背景,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学艺术、传统习惯、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学生把背景知识与语言知识进行彼此渗透,理解到两种文化的差异。在实际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文化互换”和“角色替换”,主动完成互动交流。
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内容多数与生活息息相关,而这些内容需要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支持,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将目光局限在一篇文章上,而是要鼓励学生从文化和社会背景出发,来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比如当阅读材料中涉及西方传统节日习俗,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对东西方传统节日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利用各自的文化习俗来支持文章理解,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四)读写一体式教学的运用
语言学习有三个过程,即输入、吸收和输出。输入是学生通过感知材料,理解阅读材料的真实意义;吸收将阅读材料进行短暂或长效的储存积累;输出是根据交际的需求,将短时或长期储存的语言知识和其他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机的重新整合,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和基础。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听、说、读等活动感知丰富的语言输入。如何使输入转化为高效的输出呢?教师应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言只有经过吸收内化后,才能适时输出。输入、吸收、输出这三个环节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如果老师片面地强调语言输入或输出的重要性,都是不够的。需要两者的密切结合才能促进外语学习。总之,英语学习的过程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英语阅读的能力影响学生对英语素材的理解程度,英语写作能力又是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最综合体现。阅读与写作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读写一体”有助于对学生的思维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传统英语教学阅读与写作往往独立进行,写作时不能找到阅读材料中的优美词句,阅读时遇到好的句型也没有能力在写作中加以利用,“读写一体”教学,使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等综合能力。
(五)选用合适的阅读材料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情,他们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认知理解能力、不同的学习方法,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同时接受一定量的且难度适合的语言输入(input)。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要学会一门语言需要大量的有效的可理解性输入。“可理解性输入”,指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材料是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可以理解的,这些材料的难度的控制需要略高于学生已熟练掌握的语言知识。因此,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水平。如果阅读材料过于简单,其中仅仅包含读者早已掌握的科学知识,或者阅读材料远远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那么此类阅读材料不利于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水平。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在阅读教学中,老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等,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要切合实际。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尽量满足学生英语阅读发展过程中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有效的语言输入可以激活学生大脑的习得机制,而有效的语言输入就是略高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于英语阅读,学生需要带着情感去品味作者的思想。如果老师不提供有趣的阅读内容,学习者就不会积极主动地读。如果老师所选的文章难度太大,满篇都是生词,再努力也没有办法读懂,这样的材料选择显然是不合适的,放弃阅读也就在所难免。另外,在语言这个层面上还有一个文体的问题,在选材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选择在认知层面上、在母语已接触的文体,而不局限阅读材料不是文本就是对话这种比较单一的选材形式,比如可以选择国外报纸上的广告作为补充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真实的语言材料,有时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成效。
[1]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 王春木.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研究[J].英语广场,2017,5(77).
[3] 林崇德.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 孙启芳.初三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5] 刘彬儒.外语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及认知障碍分析[J].外语教学研究,2006,(12).
[6] 罗卓琳.英语阅读词汇障碍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0,(3):31-33.
[7] Robert Lado.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M].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1964.
[8] Stephen D.Kras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Prentice Hall,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