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2018-11-30山东青岛博文小学王珍珠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小鸟创设笔者

山东青岛博文小学 王珍珠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从低年级开始,就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独立阅读时间,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一、创设情境,激发与文本对话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要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对有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做好。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创设情境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在教学《放小鸟》一课时,笔者在导入时播放了一段动画 (一只非常漂亮的小鸟被关在笼子里,小主人细心地照料着它。可小鸟仿佛不领情,仍在焦急地叫着,不停地朝着笼子口扑闪着翅膀),直接引导学生质疑:看了这段动画,你想说些什么?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我想知道,小鸟为什么这么焦急地叫着?”“我想知道,小主人对它这么好,它为什么看起来想逃走?”……笔者顺势引导:“像你吃一块甜甜的奶糖那样,仔细读一读课文中的每句话、每个词语、每个字,看看能不能解决心中的疑问?”

不用教师要求,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读起了课文。

创设情境后用问题来激趣,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将这份情、这番感受伸向文本。

二、给足时间,在自主阅读中感悟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阅读教学应有一个自主解读文本的过程,在适当的时机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文本产生共鸣。

如《奶奶的白发》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一年级的学生对这句话很难理解,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讲解,学生还是似懂非懂,所以在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反复读一读后面的文字,看看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几分钟之后,果然有学生举起了小手:“老师,我觉得奶奶就是操心太多,所以头发变白了。”

笔者接着引导说:“都为谁操心?为哪些事操心呢?”

又有学生举起了手:“为我和爸爸操心。”

“爸爸小时候可能很调皮……”

“我有时候生病……”

三、发掘文本,适当拓展文本

虽然是低年级学生,但是引导他们与文本对话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本的表层理解上,可适当地进行有主题且有实质性的拓展讨论,不能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在教学《这儿真好》一课时,笔者最后引导学生讨论:“这儿真好!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会这么好呢?”学生对这一话题很感兴趣,直接说:“因为种了很多树。”但让人欣喜的是,有学生说出了这样的想法:“因为小熊喜欢朋友,他有自己的梦想,而且他能为实现自己的梦想真正地去做事情。”

综上所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让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语文素养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猜你喜欢

小鸟创设笔者
创设未来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