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初探*

2018-11-30

教书育人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大学生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高校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主阵地,2018年秋季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一批大学生将是“00后”,这些“00后”大学生能否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正确塑造文化价值观。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21世纪,新时代高校成功培育“00后”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多条路径可以探索。

一 建立科学系统的文化教育课程体系

习总书记对当代的大学生提出的一个要求是,要做到“明辨”,就是大学生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在此过程中体现稳重坚定、从容自信。一个大学生“明辨”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其人思想境界的高下。从部分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来看,明辨是非的能力缺乏而导致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是其中的一个根源因素。

培养大学生的“明辨”能力,需要高校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在21世纪的今天,多元文化的彼此交融互存共生,中外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彼此借鉴又相互冲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青年大学生已经接近成年,他们的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而又处在知识和文化前沿地带,这些年轻人文化自信的树立和提升不能简单依靠上一两次课,阅读学习一两本经典著作名著就能够实现;对他们的文化灌输,需建立培育一套相对系统的文化教育课程体系。这一整套科学系统的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理论上应该属于通识教育范畴。高校在设置这套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时,应该因校制宜,根据青年大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思维特征,既能体现人文精神,也要具备科学精神的传播:它包括科学设置知识教育的相关课程,比如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还必须设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像大学语文赏析、国学经典精读、唐诗宋词赏析、影视艺术赏析等,此外还要有国外文化课程,如英美文学典籍、世界通史等,而且要保证这些课程能够有机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全面合理的文化教育课程系统,才可以引领大学生接触、了解、比较中外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鉴赏和选择能力。青年大学生中,的确存在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认识不足,对欧美文化的负面影响认识不够而导致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2017年前后他们中间流行的“阴阳师”“旅行青蛙”等手机游戏,就是对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缺失的现实案例。

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高校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考核办法。首先,在授课方式上,高校要调整多年沿袭的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不能再一味地“满堂灌”;在授课班型设计上,应该限制每个教学班的班容量,改变传统的“大课”授课以提升实际效果;任课老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取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自我学习和相互讨论,促使大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在课程考核方式上,要调整同样沿袭多年的以分数为主的考核方式,增加更多的弹性考核机制;调整传统的理论知识考核的方式,增加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社会实践环节,以实践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任课教师要敢于、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是非的辨析,可以给学生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素材,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达成最后结论,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可以动员大学生踊跃参与学校、院系的管理与决策进程,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而现在高校中的各级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的运作模式,对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供了实践渠道,帮助大学生培育独立思考、自我反思的思维习惯。

二 弘扬悠久辉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三大来源之一,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奠基之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提升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根基。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开放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纵览中华传统文化的几千年发展历程,正是具有这一开放包容的特质,才使得中华民族文化能够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互相借鉴互相参考。在与众多外来文化因素的融入与交织中,中华传统文化持续不断的自我丰富、革新、发展,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包容互鉴精神特质,才使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我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奠定了基础,对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具有独特作用。正是在我国历史几千年的传承中,发扬了开放包容特质,中国共产党才能够解放思想,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要成功弘扬悠久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管理者也要发扬开放包容特质,结合21世纪的时代特点,引导大学生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有所突破,抓住了年轻人的关注点,一批优秀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和文娱节目,成功吸引了许多大学生的注意力。2017年上半年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大学生中口口相传,暑期档中的《战狼2》创造了国产电影的票房奇迹,2016年至2017年在年轻人喜爱的bilibili网站上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2017年下半年的央视节目《国家宝藏》等一系列纪录片,都在大学生中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高校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的社会教育环境,多部门协同互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发力,使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协调融入现代社会环境,在当代文化作品中创造性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24字全面提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诚信、正义、爱国等理念。

只有大学生接受并认同中华传统文化,辩证吸收传统文化的有益之处,真正自觉地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强国之路才能更好地走下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底气才有其深厚的根基。

三 增强立体全面的校园文化氛围

单纯依靠课堂教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不可能完成。即将成年的青年大学生身在其中的生活环境,特别是校园生活中的全方位熏陶作用非常关键无可替代。大学生在校的至少4年本科学习时间,将近3/4时间都生活在校园中。如果一所高校,能够充分调动隐形教育资源,形成对民族文化高度自信,酷爱民族文化并引以为豪的校园文化气氛,对身在其中,正处于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构成期的大学生来说,其影响力难以估量。

国内的每所高校,都有其形成历史和颇具特色的精神遗产,有些学校校园内的道路名称和建筑名称就能够体现学校的历史亮点,这些就是高校应该积极发掘的隐形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高等学校要下功夫努力创新传播文化的方式和平台,彰显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如微课堂或慕课或微信公众号,营造文化自信的氛围,提高课堂吸引力,多开相关的专题讲座,利用各种纪念日开展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等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古往今来,特定的仪式本来就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和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果学校能够利用好节庆日或本省本校的特定纪念日,精心设计特别能够体现校史市史省史的节庆日纪念日,比如北京大学的“五四”周年纪念,清华大学很具特色的“一二·九”学生大合唱活动,都能使参与活动的青年大学生领会感悟这些特殊日期的文化内涵,传播正能量,深入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21世纪是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广泛直接,由于思维开阔,他们的选择是多元的,对校园生活、国家命运、国际时事有着五花八门的理解和质疑,比如人工智能、十九大精神中的理论解释、并不乐观的就业环境、处于负面舆论漩涡的校园贷,等等,都是近段时间学生极其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质疑与争论情况,高校还要直面现实,善于给学生创造“论辩”的环境,为学生之间的争论和交流打造良好的条件或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网上的交流与论辩,定期就社会新近出现的热点问题组织讨论,审时度势地开设有关讲座等,让大学生在争论交流中明辨是非,在与他人的论辩和交流中开发思维。

一个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科学精神的塑造与人文精神的弘扬这二者缺一不可,高等学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引导大学生践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行为方式,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而打造立体全面的校园文化氛围。

[1]张晓光.文化自信的三大源泉[J].前线,2017(1).

[2]唐小明.高校学风建设视域下的大学生学习幸福感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4(1).

[3]程芳芳.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J].现代交际,2017(11).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