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学力
2018-11-30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实验小学刘鑫鑫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实验小学 刘鑫鑫
当下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学力的培养。“学力”不仅指学生的知识、技能等显性学力,更指学生学习态度、动机等隐性学力,这就是学力的“冰山模型”。华东师范大学袁运开教授把学力分为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学生学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学习的结果。发展学生学力,需要教学支持。只有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学力,实现学生生命生长。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力发展的动力引擎
学习情境是沟通儿童与数学的桥梁,是开启儿童智慧之门的钥匙。正是在情境之中,儿童的数学想象能够被激发,数学思维能够被启迪。情境有着内在的吸引力,能够促发儿童认知冲突,引发儿童学习需求,激发儿童学习兴趣。通过情境,儿童不仅能够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能够把握数学知识的文化背景。完全可以说,情境是激活学生学力发展的动力引擎。
一位教师教学《平移和旋转》,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游戏“抛骰子玩跳跳棋”改编成“转转盘玩跳跳棋”。这样,“跳跳棋”契合平移运动,“转转盘”契合旋转运动。通过对这两类游戏的整合,学生能从视觉上同时感知两种运动方式的差异。新颖的游戏组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玩的兴趣、学的兴趣,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玩中初步建立了“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表象。这样的运动表象,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平移和旋转的特质,即平移是直直的、平平的运动,方向不变;而旋转是始终围绕着中心运动。在学习情境中,学生不再是机械地接受教师的“告诉”,而是自然地生成数学感悟。
学习情境让数学知识和学生学习生活无缝对接,激活了学生学力发展的动力引擎。在学习情境中,学生不是机械地、盲目地感知,而是感知中融合了思维、融合了想象,这样的一种知觉方式,我们不妨称之为“思维知觉”。“思维知觉”让学生的感知更具指向性、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助力学生探究,搭建学力发展的隐形支架
学生的学力发展离不开学生的自学、探学和研学,也离不开教师的助学。“助学”是学生学力发展的隐形支架。通过助学,学生展开深度探究,获得能力提升、方法迁移和思维发展。常见的助学方式有“学生互助”“教师师助”,主要通过问题启发、友情提醒、学习单引导等方式展开。
教学《三角形的高》,由于教材中所提供的三角形基本上都是锐角三角形,而且三角形的摆放都是正正的,由此,学生容易形成“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部”的错误认识。为此,笔者助力学生探究,出示了“不同位置摆放”“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消除学生错误认知,丰富学生心理表象,搭建学生学力发展的隐形支架,凸显“三角形的高”的本质内涵。学生在画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这些高都是从三角形的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的长度,这些高有的在三角形的内部,有的在三角形的外部,还有的就是三角形本身的边。这样的助力探究,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科本质有了深刻的理解。
“缘学而助”,成就学生的“深度之学”;“沿学而导”,成就教师的“深度之导”。尽管学生学习主要依靠“内力”,但是通过“外力”援助,更能产生一种“内力与外力”的双重驱动,进而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变得更加强劲。助力探究,我们能够听到学生成长“拔节”的声音。
三、敞亮数学思想,培育学力发展的生态能源
学生学力的核心能源是什么?是数学的思想、方法、文化与精神。数学的思想、方法与精神是学生数学素养生成的基石,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现代社会需要的学力培养不在于习得内容而在于习得能力、习得思想与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相机渗透、敞亮数学思想,培育学生学力发展的生态能源。
教学《乘法分配律》,学生根据主题图中的问题列出等式后,有的学生根据学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经验,用字母表示出他们的猜想——(α+b)c=ac+bc。针对猜想,笔者问学生:根据例题,可以认为猜想成立吗?有学生认为能,有学生却认为不能仅凭一个例子来进行判定。于是,笔者让学生分小组展开验证,有小组举出很大的数。通过组内交流,学生所举例子均符合猜想。笔者再次提问学生,现在可以认为猜想正确吗?大部分学生认为可以了,但也有“较真”的学生认为,只是这几个例子能证明猜想成立,还应该举更多例子。为此,笔者启发学生,能否举一个反例呢?只要有一个反例,就能推翻整个结论。学生纷纷找寻反例,但均未找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学习知识,更是学习如何“证明与证伪”“猜测与反驳”等。最后,笔者鼓励学生从生活事理、数形结合角度对乘法分配律进行解释。有学生感悟到,α与b和的c倍,就相当于α的c倍与b的c倍的和;有学生画出两个宽都是c的长方形,直观展示出两个长方形面积和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
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归纳到演绎,学生充分经历了数学知识诞生的全过程。他们不仅深刻认识了知识本质,更为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积淀了数学思想方法,感悟到数学验证的要领。原来,数学知识既可以证明,也可以证伪;既需要归纳,也需要演绎。
立足于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可持续性发展,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其中最为核心、最为紧要的就是学生的学力。而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力。只有不断地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数学学力,才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实现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