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科学之门 激发探究兴趣

2018-11-30朱文礼

好家长 2018年2期
关键词:蚂蚁现象科学

文 朱文礼

一、关注生活,捕捉科学现象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见的一些奇妙现象,时常可以引起我们探究的欲望。幼儿也是一样,他们随时随地关注着这个世界,他们能感觉到生活中的许多内容就是他们身边的科学。例如,吃橘子时,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剥一剥、数一数、尝一尝,感知橘子的外形、味道等特征;午睡前,幼儿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我们就和幼儿一起探索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看到幼儿园门口的分类垃圾箱后,幼儿提出了“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的疑问。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了垃圾分类的集体活动。当幼儿专注地投入到这些活动中,久而久之,这些科学小现象就自然成为他们大脑储备里的已有经验。

二、亲近自然,开启探索之门

大自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最丰富、最适合的学习性游戏环境。教师给幼儿营造了自由、宽松的心理氛围,让幼儿在大自然里自然地展现自我。

一次散步时,幼儿们蹲在地上,看到一群排着长长队伍的蚂蚁在过小路。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蚂蚁真多啊!”“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像是在开火车”“蚂蚁的家在哪儿呢?”于是,我们准备了透明瓶子、捕虫网、放大镜等工具,开展了“找虫虫”活动。第一次寻找时,幼儿收获满满,他们找到了蝴蝶、蜜蜂、蜘蛛、瓢虫、蚂蚁等,还知道了它们都有各自的本领:蜜蜂会采蜜,蜘蛛会织网,蚂蚁会搬食……它们是一群勤劳的昆虫。当幼儿对身边的自然现象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产生许多问题。这时,教师不仅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还要抓住契机,引导幼儿带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去探索,适时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向有意义的问题,使探索活动更加深入。

三、适宜环境,提供探索支架

(一)人文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探究氛围

在活动中,我们要尊重幼儿,并鼓励幼儿来当活动的主人。对幼儿独特的想法加以鼓励,减少不必要的限制,注意适时给予支持,在需要时及时提供帮助,创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这样,幼儿能够大胆怀疑、大胆猜测、大胆发表不同意见,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二)科探区角,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究兴趣更持久

科探区自由的环境为幼儿继续感知、操作和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根据“做中学”理论,我们选择幼儿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兴趣的科学教育内容,将它们蕴含在科探区、科技走廊等环境中,以满足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开设科探区前期,我们动员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幼儿喜欢玩的游戏、材料。在幼儿主动地与这些来自生活且隐含着科学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一系列贴近幼儿生活且以科学教育为核心展开的主题探究活动就自然生成了,如“光影世界”“奇妙的盖子”“盒子里的秘密”“倒立的小丑”“汽车总动员”等,形成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科学教育内容。

四、家园联系,支撑探索活动

我们通过家长会、QQ群、个别交流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主动让家长了解科学教育课程的理念,使他们理解日常生活即是课程的思想。我们开展科学教育的主题互动式开放活动,请家长参与进来,切身感受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如在小班科学活动“打开,尝一尝”中,我们事先让家长准备了各种形式的食品盒,装了许多幼儿爱吃的食品,让幼儿或独立,或通过合作打开包装,品尝食品。幼儿通过活动感受了各种包装的不同开启方式,在吃的过程中还感受了各种食物软、硬、脆的不同特点。家长都深深体会到自己平时不经意包办、代替孩子的这些工作,既使他们失去了打开各种包装的机会,也让他们在吃东西时少了一些趣味。通过活动,家长对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加深了,主动参与构建课程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家长对科学教育的理解和困惑,一起商讨解决之策,为幼儿的探索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总之,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教师要勇于创新,提供有效的支持,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探究内容,让幼儿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广大的自然界中去发现科学的奥秘。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关键时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幼儿体验探究的乐趣,从而发展幼儿的科学素养。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幼儿科学探究的教与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蚂蚁现象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科学拔牙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