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方案*

2018-11-30

教书育人 2018年3期
关键词:才艺普通话跨文化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门应用的学科,实践教学在本科生的培养中占比较重,本文就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从设置、方案和目标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 实践课程的类别设置

1 技能训练类

技能训练类课程主要包括中华才艺训练、普通话训练。“中华才艺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每一个国际汉语教师应该掌握的文化内容。”例如古筝、中国结、剪纸、书法等都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中国元素,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发展脉络和艺术传承。国际汉语教师应该了解相关的中华才艺,并至少掌握一项技能,具有向留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知识储备。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阶段设置相关的课程十分必要,设置为专业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修练习。中华才艺课强调动手能力,以讲为辅,以练为主,无疑属于实践类课程。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通用的语言。国际汉语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应使用标准的普通话,用其他方言教授留学生会使留学生语音发音不标准,在交际时无法听懂其他中国人的语言,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本科阶段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设置普通话课程,训练本科生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以标准的语音面貌教授留学生。

2 课程实践类

汉语国际教育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教学实践是本专业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留学生的语言教学通常依据语言的听、说、读和写四要素设置课程,因此课程实践也针对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和综合课进行。分课型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掌握课程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准确把握每门课程的特征和教学目标。

3 社会实践类

中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通常包括:军训实践、假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通常由校学生处负责组织管理和成绩评定。作为国际汉语教师,军训实践尤为重要,通过训练,不仅要体验艰苦生活,培养独立意识,自信自强精神,更要增强爱国意识、民族意识。针对假期社会实践,尽量在内容上能突出专业特征,专业课教师应该参与假期实践内容设计,侧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

国家汉办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归纳为五个标准:一是掌握汉语教学基础知识;二是掌握汉语教学方法;三是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四是了解中华文化并有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五是具有职业道德并具备专业发展意识。这五个能力标准就是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依据。

1 技能训练类实践教学方案制定

技能训练类实践的设置原则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多种才艺的机会。如果学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数较多,可以开设多门才艺类课程,供学生充分选择;如果本专业学生数量少,可以向教务处建议,作为学校公共选修课,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包括软笔书法、剪纸艺术、中国民族音乐、卡通画插图、民族乐器等等。了解各种才艺不太难,掌握则需要持续,因此有限的教学学时,只能起到领学生入门的作用,修行还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社团和老师的作用。课程开设一个学期,每周一次两学时为宜。对持续学习的学生,鼓励跟下一届继续学习,并支持老师持续指导,也支持师生关系持久存续。

普通话的训练对本科生同样重要,在第一学期设置普通话课程,课程内容依据普通话测试的程序来设置,主要有四部分内容:单音节词、多音节词、朗读和说话。前三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发音是否标准以及生僻字是否掌握,最后一部分考查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涉及语流音变等问题。由四个老师分别负责不同环节,对有问题的语音进行纠正。考试内容与普通话测试形式相同,根据普通话测试的实施标准进行打分,得出最终成绩。语音面貌的改善也要经历持久的过程,训练课程结束后,所有专业课教师有责任在以后的教学中持续指导,让学生的普通话实践成果能够保持,无论身处何种语言环境,都不会改变,并能有效地指导和影响别人。

2 课程实践类实践教学方案制定

课程实践要分课型进行。指导老师在实践前将实践目标细化,并逐一布置,逐条落实,严格要求,客观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重视并有的放矢。实践安排可以集中在两个星期完成,也可以分散进行。实践过程一般包括:课堂教学观摩教学、评课、备课、撰写教案、试讲。每学期进行一门课程的实践,经过两年时间,听力、口语、阅读和综合课分别经过一轮实践,从中可以了解不同课型的各自特征,增长经验,通过不同课型的试讲,熟悉讲台,减少畏惧感,增强自信心。

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对留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作为课程实践的补充,一对一的形式,具有针对性,不仅帮助留学生提高汉语水平,同时也促进本科生教学能力的增长。跨文化交流活动主要采用对接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之余进行,一般在课程实践过程中,与留学生自然形成的交际方式,因为年龄相近,在语言方面能形成互利互惠,因此跨文化交流在课程实践之余,水到渠成。跨文化交流实践一般可以不作为专门的实践内容纳入培养方案,因为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途径丰富多样,参与很多校园活动也能很好地实践跨文化交际。

3 社会实践类实践方案制定

社会实践不是指校内与留学生的社会实践,而是让学生“走出去”,寻找对外汉语方面的实践。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少外国人在中国工作,很多外企在中国创办。这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多机会。在假期时,学校可以为本科生介绍相关的企业,本科生也可以自己去寻找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帮助在华的外国人学习汉语,也可以进行相关的文化交流,如可以介绍中国的旅游景点,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同时也可以走得更远,走出国门,去国外。这种实践方式是学校行为,利用校际之间建立的友好学校,可以互派交换生,可以设计假期游学、中长期学习等项目。

三 实践课程的达成目标

1 技能训练课程的达成目标

中华才艺技能训练的目标分为了解、鉴赏和掌握三个层次。了解层面在短时间内可以达成,学生可以在有限的课程教学中实现,而鉴赏和掌握则不是短期见效的目标。因此中华才艺实践目标的达成很难,有效实现目标的方法是:在教学周期内,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要目标,以老师为核心的社团组织及时建立,让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延伸的机会和可能。

普通话技能训练的目标是发音标准、能准确听音正音。前一目标依靠老师指导,自身有意识地练习,在一年之内可以实现。后一目标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现代汉语语音知识,并经过专门的听音训练或者普通话测试员培训。因此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普通话一级乙等测试,鼓励接受普通话测试员培训或考试。总体来说,技能训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所需的基本技能,为更好的进行教学打好基础。

2 课程实践达成目标

课程实践的目标也分两个层次,第一是掌握四种课型特征、基本教学环节、准确把握教学要点;第二层次是成为四种课型的合格教师,可以有效组织课堂,能教授该门课程。目标一是要求通过实践教学必须达成的目标。目标二需要将每一次实践教学延伸,在后续的课程实践中不断总结回顾反思比较,逐渐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除此之外,留学生和指导老师也应该是课程实践中需要关注的因素。集中的课程实践一般两周完成,为了深入掌握课程的教学方法,一般只在一个班级进行实践,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和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实践。因此,在后续的实践课程中,分配实践班级时特别注意调整。

3 社会实践类课程的达成目标

社会实践类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去经历,从而积累经验。在本科阶段进行军事技能训练,通过队列和军事体能的训练,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国防意识、团队意识。而这些意识或者品质也不是依靠一朝一夕的实践就能持久获得的,需要将目标延伸到教育的全过程甚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假期阶段的实践旨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为毕业后就业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这一目标经过四年的持续实践能够达成。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仅有出色的教学能力是不够的,还应具备尽可能多的美好品质,抗压能力、责任心、爱国意识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出色地对外汉语教师,才能培养出知华、友华的留学生。

[1]陈慧.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华才艺课程体系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

[2]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大纲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14.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祝敏.试析地方院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瓶颈及突破口——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5):148-151.

猜你喜欢

才艺普通话跨文化
才艺咖
才艺咖
才艺大展示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才艺展示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