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协作法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2018-11-30
今年2月,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达成了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共识中明确指出地方高校要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作为新建地方高校,我校一直坚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软件工程专业自2014年招生以来,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率先在全校进行“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一个与企业合作申报江苏省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并于2016年首次获批招生,今年软件工程专业已经与两家企业合作,全部招生计划均纳入省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学生对各种编程技术的熟练掌握,以期熟能生巧、由巧生变,并籍此引发技术变革和程序创新。通过合作企业的反馈以及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长期观察,我们发现,除编程技术和创新意识之外,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亟需加强,而这对于软件专业学生日后的就业至关重要。因此自2015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在软件工程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尝试实施分组协作法。
一 分组协作法的实施
分组协作法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以分组作为表现方法和管理手段,通过小组成员之间通力协作和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进行学习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我们从小组划分、任务设计、过程管理、成绩评定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制定了分组协作法的具体实施办法,并已经在软件工程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等多门课程的上机环节中加以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 实施办法
小组划分时,我们给出每个小组2~4人的一个弹性范围,基本遵从学生意愿,自由组合,实施过程中争得师生双方同意可以调换小组。
每次上机实践的任务由2~3道与实际生活相关或具有一定趣味性的问题组成,并至少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鼓励各小组在最低要求的基础之上自由发挥,不设上限。
整个上机实践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先由学生再由教师分别总结本组和评价全班前次上机情况。第二部分是完成本次上机任务,先随机抽取不同小组简单汇报设计思路,并由教师加以点评;然后分组讨论,完成上机任务,期间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最后各组提交最终结果,反思小组协作情况。
上机任务的成绩按组由教师、学生按照6∶4的比例共同评判,主要由原始设计思路(占20%)、实践过程(占30%)以及最终成果(占50%)三部分综合形成,具体评判时再根据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等实验类型不同,给出不同的考评分值。
为激发学生兴趣,对于设计思路正确且独到、提交最终结果正确且最快、讲解最为精彩等多重情况设立了给予小组所有成员实践成绩额外的加分的激励机制。机制对综合表现最为突出的小组加大了奖励力度。
2 实施收获
分组协作法在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实施,使我们取得了不少收获。首先通过分组协作不但培养了学生互相协作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为了追求心目中最为完美的程序,除了组内通力协作,激烈的组间竞争也随之出现;其次在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中引入分组协作法,明显激发了学生学习编程、动手实践的兴趣,并带动了理论课程的学习,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尤其对低年级的同学尤为明显;再次在分组协作法的实施过程中一批编程实践能力较强、组织领导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崭露头角,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老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随着分组协作法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师生角色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对于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和技术技能人才意义重大。
二 师生角色之转变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知识输出者变成学习情境创设者。在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中实施分组协作法后,教师不再像原来一样简单地布置题目,讲解思路,做一个机械式的知识输出者,而是需要精心设计题目,将需要掌握的新知识设计成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且具备一定趣味性的开放式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进行深刻地思考。在学生的思路讲解后,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为学生指引思考和解决问题多种方向,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最优解,创设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情境。
由教书匠解说员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就是教书匠解说员,教学变成了从师到生的单向知识展示和传递,在分组协作法中教师的这一角色更多地转变为如何激励学生多思考,将教师原本想要讲授或传递的知识、思维方式、解题方法一步一步在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展示出来,而不是直接将结果告知学生。当然在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少小组还可能走弯路或者误入歧途,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观察,随时掌握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引导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积极促进者。
由知识权威变成学生学习合作者。由于教师对于课程教学内容是相当熟悉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一般扮演着先知先觉的权威形象,不容置疑和违背,即便学生意识到一些问题可能也不敢提出,不利于教学相长和。分组协作法中,教师是鼓励各组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不设上限地去追求最完美的答案。因此自然会遇到比以往多得多的问题,而学生会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了会理所当然地求助于教师,不再视其为对权威的挑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由自主的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甚至成为了小组讨论中的一员,有利地促进了师生共同进步。
2 学生角色的转变
由消极聆听者转变为积极探究者。以往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只是消极的聆听教师布置题目、介绍方法,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只是简单的知识容器,容易丧失学习兴趣,毫无创造性可言。分组协作后,规则本身就是鼓励各小组努力做到最好,为此学生开始积极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现方案并不断加以改进,激励机制以及小组之间所呈现出的鲜明竞争态势将大部分同学转变成问题的积极探究者,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学习兴趣。
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分组协作法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同于以往完全遵循教师思路的被动学习。每次上机实践前,学生必须首先自行根据问题设计解题思路并汇报,然后根据该思路去设计方案并解决问题。在整个上机实践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大部分需要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断自我引导、自我修正、自我提高,强化了自我学习和发现学习能力,逐渐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一个自主学习者。
由单打独斗者转变为小组合作者。与以往的实践教学不同,在分组协作中,学生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必须进行小组合作。不同的思路遇到相同的问题,相同的思路却遇到不同的问题,各种思想、方法的碰撞都在小组合作中产生,学生必须相互依赖、共同探讨,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将小组这个团队的方案最优化。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也深刻体会了分组协作的好处,遇到困难不再孤立无助,大家可以共同想办法克服,原本以为自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其实通过讨论,距离完美方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别人的想法原来也非常优秀。由单打独斗到小组合作者的转变正是锻炼协同合作品质的开始,而这也正是每个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所必需的。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善于根据学生特点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从学会知识转变为学会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实施分组协作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中实施分组协作法的一系列措施改变了大多数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潜能,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并已开始悄然释放其能量。今后我们还会进一步对分组协作法加以实践和改进,主动研究,精确定位分组协作法下的师生角色,让教学过程更加富有活力,教学效果更加令人欣喜。
[1]石鲁生,刘杰,郑步芹.分组协作法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与启示[J].计算机教育,2017(04).
[2]周琬謦.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教学的普遍性问题及改革[J].大理大学学报,2016(03).
[3]卢凤美,刘东璞.PBL多元化评价体系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外企业家,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