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班化小学数学教学的“互动”与“合作”
2018-11-30江苏省金湖县金南镇中心小学蒋爱琴
江苏省金湖县金南镇中心小学 蒋爱琴
“小班化”模式最早起源于国外,在一项有关“视野与文化”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的视野是有限的,当学生数量超出二十五人时,老师的视野就会分散,无法顾及所有学生的均衡发展。这与新时期青少年应享有的“个性化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是相悖的,因此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推行“小班化”教学形式,将学生数量缩减至二十五名之内,将教学活动在空间与时间上进行重组,增强师生之间的活动强度、效果以及互动与合作。“小班化”模式已经逐渐渗透到我国的教育改革之中,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小班化更加关注学生差异,在强化人际互动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学生们朝着个性且全面的方向开始了良性发展。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对小班化教学的“互动”与“合作”进行了详细解析。
一、构建和谐互动关系
互动是一种多向行为,可以发生在师生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学生之间。但是互动并非所有人都具有的主观意愿,只有在一定环境、条件和关系均成熟的情况下,互动才会发生。因此,营造一种和谐的民主环境,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是小班化数学教学的关键。在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小班学生数量减少,代表着他们各自拥有的空间变大了,无形之中就会有更多资源可利用。如让学生们对教室进行“数学化”的合理布置,在黑板上开辟一个“数学角”,学生们可以随意在上面写关于数学的小知识,分享一些学习的经验,也可以写一些数学小故事、小笑话等等,以此来促进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教师也应走进学生之中,和每个学生进行“等距离”接触,让他们从内心接受和习惯与老师之间自然的交流,从而激发小学生对教师之爱以及对数学的热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与发展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秉承随机性和多样性原则,通过不同的座位形式,增加师生、生生互动的“密度”,并将个体、小组、集体进行有机整合,让传统的单向互动变为全方位的多向互动。
如在教学生们如何“测量距离”时,可以先让学生们提前对直线测量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解,并准备一些测量工具,课上对学生分组后组织室外测量活动,要求每个小组用自己组里的测量工具对指定距离进行测量(如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两个楼房之间的距离等等)。测量完毕后小组之间对数据进行比较,看谁的工具最合理,谁的数据更准确,并互相进行检查和评价,最后形成结论。
小班化模式提高了教师给予学生的关注度,为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们的交往能力,调动参与互动的积极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们获得了更多公平发展的空间。
二、在互动中引导积极合作
小班化模式的推行,提高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也为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条件。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构建和谐互动关系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他们选择、判断、分析、组织等能力,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学会汲取和分享经验,从而使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合作是小班化教学从“互动”走向“互助”的一个重要形式,它让学生有了更多情感交流、相互促进的机会,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互相交流,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也学会了如何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
如在学习“统计”时,先给学生们创造一个故事情境:动物王国要召开运动会,很多动物都报名参加了,小兔子报名百米跑、老虎报名跳远、狗熊报名举重。现在大家统计下都有哪些动物参加了哪些运动项目?听完之后,好多学生都表示因为说得太快,根本统计不清楚,这时有的学生想到如果好几个同学一起统计,应该会节省时间,这时老师可以顺势提出小组合作的方法,学生们十分赞同这种方法,马上相近的几个同学就结成了一组,开始商量彼此的分工,应该怎样进行合作,当老师再一次念完“名单”时,很快就有小组代表举手示意他们已经将结果统计出来了。这时让小组代表说一说他们的做法,该小组采取了一人负责一个项目统计的方法,那么这种方法还有哪个小组也采用了?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学生们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最后大家发现有很多不同的方法。
在互动中引导学生产生合作意愿与需求,通过小组合作的过程,学生们都尝到了合作的“甜头”,学生们不同的思想在交流中得到了优化整合,个人经验最终成为集体成果,在体验了合作的喜悦之后,也在集体智慧的力量下,实现了创新。
小班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空间和教育关注度,学生们都可以享受到“等距离”教学。有效的互动更有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学生们通过合作对知识的形成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互动与合作中学会了分享,收获了快乐,这种体验与收获,会让小学生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更加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