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推进区域学科教研工作的思考
2018-11-30
“互联网+”时代,在课程改革逐渐走向深入的大环境下,学科教研工作更要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与时俱进,切实提高学科教研的工作实效。
一、发挥教研员的引领作用,培养一批优秀的教研组长
1.教研员要深化主题式教研模式
一是注重选取活动的“主题”。将每次的区域教研活动主题化。除了教研员自己要善于发现问题外,还要鼓励教师大胆提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主题研究的形式带领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教研员在收集各位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选题的科学性,活动主题必须是基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提出的。要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
2.教研员需开展“三个一”工程
一是研制一份学科质量标准。每位教研员都要基于核心素养研制一份本学科的质量标准。学科质量标准是基于大规模测试数据和全区常模,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评价标准针对教学内容,旨在发现落实课程标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活动,不是终结性评价。二是建设一套分层性题库。题库应是整个教学质量的有效检验,应是对各科课程标准具体实施情况的总结、检验,对合格生和优秀生实行分层评价。试题库要求能够动态地进行维护。这主要是因为学科内容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学科内容也相应地需要不断更新,可能随时需要删除、修改、增添部分试题。三是每学年都要开展一项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来促进教研员角色的转变,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实现课题带动教研,教研推动科研的良性循环。
3.教研员要推行学科评价改革
学科评价改革是提升教研员专业领导能力的一次契机。教研员要尽可能地用科学的方法去洞察教学质量内涵,通过解读评价报告,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课程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形成“综合评价→问题认定→原因分析→教育决策→行动落实”的良性管理机制。同时,教研员的教学指导职能也随之升级,既要研究、掌握科学的评价理念和手段,让教育教学过程更加连贯、系统,又要把评价作为指导教学的有效手段,从经验转向证据。
4.教研员要以科研引领学科教研
教研员必须要独立地主持一次课题研究,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和教师一起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借助教研活动,实现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的目标,在不断实践、学习、反思、再实践的循环中,注重阶段提炼成果、后续的研究方向,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的飞跃。
二、构建区校联动教研模式,建立新型教学研究工作机制
1.依托学科研究小组开展联动教研
教研员要把局属各学校本学科的名师、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组织起来,组建学科教研中心组和网络联系群,根据各学校(园)的教研需要,统筹安排,把学科教研活动分散到各学校(园)。每个教研中心组一学期活动不少于2次。
2.采取区校联动组织主题研讨活动
一是各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提出研讨主题,由区教师进修学校各学科教研员负责协调,采取学校轮值和相关学校共同参加方式的研讨活动,以每学年每学校承办一次主题研讨活动为宜。二是把具有优势学科的学校确定为研讨地点,充分发挥其学科教学的引领作用。
3.借助科研导师团加强教科研指导
区教师进修学校采取组团的方式,吸纳部分学校的业务骨干教师参加,定期对教科研孵化基地学校进行视导。科研孵化基地由学校自主申请,区教师进修学校根据申报学校的实际情况择优进行核准并授牌。区教师进修学校根据科研实验点的数量,将导师团成员分组,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指导工作。导师在深入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坐诊式科研指导,帮助基地学校查找教科研短板,提炼总结教科研特色,明确教科研的发展方向等。
4.围绕难点开展区校合作蹲点研究
区教师进修学校要与课改实验学校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合作探索课题研究模式,合作提高专业素养,争取探索出一条“长周期、实证式”的研究之路。由学科教研员与学校课题组经过双向选择,确定试点学校,教研员定期深入学校,与课题组一起合作研究,共同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指导课题组提炼成果。同时学校课题组要保证开放教育现场,与教研员合作进行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
三、挖掘校本教研的典型经验,探索校本教研品牌化发展新机制
1.依托“互联网+”,推进校本教研工作转型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建构教研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保障系统,建立教研员及教研组长素质标准及培养机制,以“教学观察”为教研工作基本方式,以“教学诊断”为教研工作的核心技术,以“教学指导”和“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为重点,明晰教研机构、教研员、教研组长专属的“指导”职能,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普惠性的专业化教研指导服务。
2.引入课堂观察,创新校本教研实践路径
一是要建构起具有学科特点的观察框架。教研组可以参考或自主研发适合自己的观察点。依据学科特点,从不同角度确定观察维度,随着教学研究中课堂观察的逐步深入,应该依据课堂观察框架确立具有学科特点的具体观察点。二是要构建基于合作的教学研究文化。课堂观察的实践对学校教学研究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教研组要梳理教师在常态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基于团队的发展需求,结合观察者、被观察者个体的需要来选取观察点,展开课堂观察。
3.搭建学术平台,实现校本教研资源共享
围绕教研组建设长期进行深入的实践与探讨,逐步形成教研组的特色和品牌,区域层面可以借助学术节、课堂节等,展示教研组所取得的实践成效,学校层面可以借助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的“校园学术节”活动,用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研究。按照“人人参与——集中展示——专题研讨——质疑答辩”的模式开展活动。教研员要注意观察每个学校校内活动的开展情况,每学期选出一到两个做得特别好的学校在学期末开现场交流会介绍经验。校本教研资源共享给教师提供了边实践、边探索、边反思、边提高的平台。
4.提供课题研究经费,保障教学研究顺利进行
建议区域层面为规划课题提供一定数额的专项研究经费,学校要按照相应的数额给予资助,建议学校为区域教师小课题提供一定数额的研究经费,用于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如课题组所需的图书、软件、教学设备等研究资料,学校要优先提供;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研讨会以及科研成果的总结与推广所需的经费,学校要实报实销,并根据课题研究的成果每学年给予课题组成员一定的奖励。
总之,区域学科教研方式转型,需要我们把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需求,追求教师、学生的共同成长,努力实现工作的重心下移、重点突破,这样才能提高学科教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真正在实践中提升学科教研的价值与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