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门外语,10岁之前最佳
2018-11-30
一项超过60万人参与的大规模研究显示,直到18岁,人们仍然能很好地习得第二语言。但18岁之后,人的外语学习能力将呈断崖式下跌。
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语言会变得越来越难。但是究竟存不存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过了这个时间点,语言的习得就会很难,以至于我们没办法理解其他语言中的基础语法?
来自波士顿的三所大学的研究者为此在互联网进行了一项调查,这项调查吸引了超过60万人的参与,是史上最大型的语言学研究之一。研究表明:人们直到18岁都仍然能很好地习得第二语言。而传统的观念认为,孩子在8岁左右就开始慢慢地失去习得第二语言的能力。
但是研究同时指出,如果想把第二语言说得像当地人一样流利,最好在10岁之前就开始学习。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研究团队需要收集的信息有:受调查者的年龄、语言流利程度、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等。研究人员通过计算得出,为了更客观地得到这个关键时间点,他们需要超过50万份数据。鉴于数据量庞大,研究团队把调查目标转到了互联网。
他们开发了一套名为“Which English?”的线上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代词,介词和关系从句等一些基础的语法。由于各地英语语法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在答题者回答完问题后,算法就能预测答题者的母语以及所属的英语方言区。例如,一些问题中会包含芝加哥人认为不太对而马尼托人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的短语。
这个测试在最高峰的一天有10万的点击量,在“脸书”上总计被分享了30万次。人们就这个算法如何从测试题中判断出回答者的方言区讨论得不亦乐乎。最终,总共有说38种语言的当地人参与了进来。
基于参与者的答题情况和他们提供的英语学习的信息,研究者们发展了一套模型,用于估算把英语学到流利所花的时间以及开始学习新语言的最佳年龄。他们得到的结论是,习得一门新语言的能力(最起码学好语法)在18岁之前是最强的;18岁之后就会有断崖式的下降。而要想完全流利地说一门语言,最好在10岁前开始学习。
为什么18岁以后语言学习能力会出现那么大的下滑呢?研究人员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社会环境的变化、第一语言的影响和大脑的发育。
18岁通常是人们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学习或参加工作的时间点,此后他们将不再像小时候一样有学习第二语言的时间、机会及学习环境。另外,人们在习得第一语言后,第一语言的语法、发音等会干扰我们去接受一种新的语言。最后,18~20岁期间,人类大脑的持续变化也会加大学习第二语言的难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20岁以后就不能去学习新的语言:我们身边就有大量的人都在那以后学习成功,这是因为我们学习新词汇的能力是不变的。但是大多数人在20岁以后就没办法像母语一样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没办法接受新的语法规则或没办法说得很自然。
另外,尽管这项研究只研究了英语,但研究者们相信这个研究模式可以推广到其他语言中去。他们现在正在计划对西班牙语和汉语做类似的研究。
而对于广大语言学习者来讲,知道“怎么学”来得比“什么时候学”更重要一些。数据表明,90%以上的时间沉浸式生活在讲英语的国家里的英语学习者明显比仅在课堂上学习的人们说得更流利。数据显示,沉浸在英语的生活环境里影响实在太大了,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年龄的 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