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对话教学,构建思维课堂
2018-11-30江苏省阜宁县羊寨中心小学许为尚
江苏省阜宁县羊寨中心小学 许为尚
对话是双方视界的融合、信息的分享。双方只有权利平等、能力相同,才能产生深入的对话。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抛出话题的人,学生也不应是被动接受的人,两者都应有发声的权利,都应掌握着话语权,才能在对话中产生争论、研讨,才能使思想得到交流,使思维得到碰撞。
一、把握原则,有效对话
1.贴近学生生活
数学教学应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应融入学生的生活。教师不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替代学生的体验,不用“成人世界”去替代“儿童世界”,要建构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如果数学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就无法引发学生对等方面的欲望。
2.提问引导学生
问题情境是引发对话的必备条件,没有问题就无法引起学生对等方面的交流,但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不能脱离教学目标,泛泛而问。
3.便于教师操作
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媒介,既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也要为课堂教学实践做铺垫,要侧重于实践,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服务,要具有可操作性,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
4.提供开放空间
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精心预设,但并不是事无巨细地将问题固定下来,那只会囿于书本,即使有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也多是学生对教师思路的揣摩,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真正的锻炼。教学设计应具有开放性,不局限于教材的题目,要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精心设计,促进思考
1.设计目标,让预设与生成有机融合
教师要研读课标、分析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要让学生能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关注生本,通过有效设计促进学生的发展生长。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尽可能地兼顾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应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不能僵化不变,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关注后进生的发展。教师既要注重预设,又要关注生成,两者互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离开目标的预设会使教学迷失方向,而忽视生成则丧失应有的活力。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能便于指导教学、检测,不能过于空泛而无从下手。
教师要深入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教师要深入分析学情,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发展水平与心理特征,教师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实际出发,选取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话教学中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目标的确定是灵活多变的,教师要把握时机,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选择话题,开展有价值的探究
对话需围绕话题而展开,教师要以有价值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话题要有意义,有探究的价值,条件明确、方法已知、答案唯一的问题缺少探究的价值,如让学生计算6+5等于多少、1000里有几个100等,这样的问题只需简单的记忆、计算便可轻松解决,无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没有对话的意义。选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易于让学生所接受,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如在《认识容量和升》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出示两个大小有明确区别的空杯,让学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杯子哪一个能盛比较多的水?教者再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杯子,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杯子,说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此时学生猜测的结果不尽相同,大家纷纷思考,谁的说法准确,有学生提议,在两个杯子中倒水,从而引出容量的概念。
教师呈现有趣的讨论话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参与到思考、讨论、争辩之中,产生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出讨论话题;可以以挂图、视频、图片、模型等方法直观化地呈现内容,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或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预习中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引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开展讨论。
3.设计过程,融入自身经验深入思考
教师要通过话题的设计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如在《简单的周期》一课教学中,教者以动画出示五组物体,让学生观察这五组物体的排列是不是有什么特点,再根据它们的排列特点为这些物体分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几组物体分成了几类?是如何想的?小组汇报交流,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言说,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把这类物体分成两类,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盆花、彩灯、彩旗这三组排列的共同特点。教者出示情境图,有意识地渗透物体分组排列的特点,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分类,会很容易发现三组物体的排列特点,初步感受周期现象。
对话的形式多样,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以及学生的自我对话,学生融入自己的经验,通过反思、建构,促进新知的生成。在对话结合后,教师围绕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总结,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三、有效实施,融情入教
1.营造民主、自由的对话氛围
构建民主平等、彼此尊重的对话,才是真实意义上的对话,没有随声附和,也没有追求绝对的答案,是融入自己的理解,从自己的角度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使信息得以分享、智慧得以碰撞。
2.搭建主动参与的平台
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参与对话的平台,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灵活运用教法,开展学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参与到教学之中,以有趣的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交流。
3.鼓励学生大胆言说
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基于自身经验基础上的意义建构,实现知识的内化迁移。
4.保持宽容的心态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要相信学生有更好的想法,加以积极引导,情感的融入,使对话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对话意识,要营造平等、融洽的对话氛围,设计有趣、开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
[1]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J].教育研究,2002(2).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7).
[3]张华.重建对话教学的方法论[J]. 教育发展研究,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