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走近“布衣院士”卢永根

2018-11-30郑晓童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华南农业大学赤诚院士

○郑晓童

他看起来很“小气”,为省钱在楼顶种菜,一件衣服不知能穿多少年;可他又很“大方”,他将毕生积蓄880多万捐给祖国教育事业。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布衣院士”,他就是87岁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的老校长——卢永根。

卢永根出生于香港,十一岁那年香港沦陷,他回到老家花都避难。避难期间,卢永根生活艰难,过着没有饭吃、没有鞋穿的贫苦日子。他的父亲一直在困苦中鼓励他:“既买锄头又买书,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儒者半为农。”这样的谆谆教诲激励着他,乡村的贫困落后敲打着他。从那时起,卢永根就立志在故乡的这块土地上,投身革命、报效祖国,让所有中国人民有饭吃。

长大后的卢永根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他跟随自己的老师丁颖院士在全国各地进行调研,搜集整理野生水稻资源。那些野生稻多分布在山顶、水泽等人迹罕至之处,交通十分不便,很多地方只能徒步。卢永根不惧艰险,无私奉献,事事亲力亲为。他终日行走在崎岖不平、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日日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最终打造出中国水稻种质资源重要“宝库”,而这更是为我国今后的农业科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卢永根不仅在工作中崇尚吃苦,淡泊明志,在生活中,他更是一生勤俭,甘愿为祖国奉献一切。

卢永根的生活十分节约,他每天都到饭堂吃饭,吃得特别干净,从不浪费一粒米!他总是教育大家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千万不要浪费。作为水稻专家,他更是心疼被浪费掉的米饭,曾经感叹:“有很多同学把吃不完的白米饭倒掉,他们不知道,多少棵水稻才能长成一碗米饭!”

卢永根家中的陈设更是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帐子用的竹竿,一头绑着绳子,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几张还在使用的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去过他家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印象——家徒四壁。可即便这样,卢永根觉得还不够,他要为祖国教育事业倾其所有,甘愿为祖国科研奉献一切。

2017年3月,身患重症的卢永根病情恶化,一生清贫的他与夫人徐雪宾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要将自己毕生积蓄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那一天,卢永根在夫人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 809 446元。这是华南农大建校108年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面对媒体,卢永根只说了一句话:“捐些钱,捐给学校,事情就是这样子,很简单的。”多么朴素的话语,又是多么撼动人心的力量!卢永根教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老校长的爱校爱国;诠释了一个老院士的初心无改,诠释了一个中国人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他不仅是家之栋梁,更是国之脊梁!

有句诗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卢永根教授如春蚕默默无闻勤吐丝,如红烛燃烧自我照亮万物,更似一盏明灯照亮千万少年前进的路。同学们,让我们都像卢院士那样心怀国家,勇挑重担,以一颗赤诚之心,奉献我们的祖国吧!

猜你喜欢

华南农业大学赤诚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刘泽远:赤诚丹心写青春
天稻安家
遇见
凝心聚情同携手 赤诚担当由心中——淮安港澳联谊社团倾力作为、坚守情怀
张湘晖作品
An Brief analysis of Satan’s tragic character in Paradise L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