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

2018-11-30

教书育人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教育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将深度融合于教育领域各个环节,改变教育的活动方式、提升教育品质,形成以互联网为实现工具的教育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教育”即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互联网思维与教育基本规律相结合为指导,构建开放、平等、共享的教育环境,培养具有主流世界观的公民,在人的精神世界构筑和平、幸福图景[1]。

一 “互联网+教育”的基本战略

1 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重构教育理念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的最优秀的载体,具有发挥教育之用的巨大潜力。从教育的视阈看互联网,具有三个有利于教育的特性:一是自由性。这是互联网最为重要的特性,师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具有自由表达思想的途径。包括形式的自由、时间的自由等;二是独特性。在互联网上,独特才会引人关注,才会被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尤其是那些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东西才会被人们所传播和应用,这是激发学生个性化品质极其重要的因素;三是平等性。互联网上消解了人固有的身份标签,建构起真正健康、民主、自由的空间。这些特征正是现行教育系统所缺乏的,又恰恰是教育所期待的。教育力图培养人具有自由的品格、独特的个性和平等的人格,要培养这样的人,就必须为之提供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

现有教育体制下,个体从一出生便开始了竞争,从“生存竞争”到“利益竞争”到“荣誉竞争”,甚至最应该灵魂宁静、缄默思考的高校教授们都被所谓绩效制度折腾得不得安宁,申报课题、评奖、评级。不是人们愿意急功近利,而是制度的设计逼着人们彼此争斗,每一个人都处于莫名其妙的焦虑之中,这显然不是人类发展的本意。

教育理应使人们更幸福,理应使人按照自己的特征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作为社会分层的“筛子”或“梯子”。社会为教育规定了“成功”标准,即达到或实现某种价值尺度的事情。这种外在的诱因,一方面具有激发个体朝着特定的目标奋斗,体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挤压人性,扭曲个体本有的禀赋。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以“自媒体”为代表的能让个体展示自我存在的途径,人类自我证明并不一定非要通过一两次考试。在“互联网+教育”语境中,成功的概念必然会被重新定义,判定学生成功的标准不再是单一、教条和僵化的,不再是外化于人的存在[2]。“互联网+教育”不再是规训[3]人的模具,而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孵化器。互联网时代,人们有更多的视角认识世界,对自己对人生历程有更多的选择性。在人们的意识里“木桶理论”是颠覆不破的真理,短板决定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其实这只是物质世界的道理,不能用来揭示人类活动特征。现实中人们是依靠自己的长板打天下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必须突出并加强学生的优势特征,做到扬长避短。所谓的“全面发展”固然理想,为了做到这一点,不得不取长补短,但实际上却无意中破坏了甚至扼杀了人的天然禀赋。新的教育理念应该支持每一位学生成为自己最可能成为的人,不必强求学生削足适履。

2 创建“互联网+教育”新形态,服务人才强国战略

不管是马化腾最先提出来的“互联网+”[4],还是阿里快速推出的“互联网+”的行业报告,还是后来涌现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教育”,等等,这个“+”都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学含义,不是把这两个行业简单地贴在一块儿就完事了,真正的“互联网+”是行业的自我革新、自我超越。这个过程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5]。互联网的介入,使得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产业,甚至整个第一第二产业,进行要素重组,形成更优化的结构,具有激发创新特性,具有高效运行的功能,这才是“互联网+”的深层意蕴。

“互联网+教育”可以衍生出多种新的教育形态,改变现有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格局,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系统要素配置中的集成作用,以互联网的优势深度融合、吸纳可能的教育要素,提升教育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教育发展新形态。有学者总结出“互联网+教育”六个特点,即高密度互通性、高效率生成性、大规模涉猎性、大数据感知性、新事物熟悉性、新领域淡然性[6]。此六个方面确实揭示出来互联网与教育相遇时的重要特征。以幕课为例,目前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在互联网上提供免费的在线课程,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在短时间内已有超过百万人次的学习者加入,开始他们的远程学习体验[7]。这是教育领域一场重大变革,它挑战并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震动了高等教育界,其在资源传播方面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就是新的教育形态。无论其最终的历史命运如何,人们都共同见证了它的引入瞩目。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期待更具有创新性的其它教育形态。

“互联网+教育”给教育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从“没有围墙的大学”到“没有国界的大学”,更多的学习途径补充学校“齐步走”的教学节奏,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只要想接受教育都有机会,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和进度安排,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育人才,进步总是好的,无论其快慢。

3 建设“一流”互联网教育资源,满足民众的教育需求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教学资源,正在促使“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正悄悄地发生着”[8]。但目前而言,互联网教育资源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是质量的提高。

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启动实施的“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意在促进中国大学冲刺到国际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建设与改革并重,确定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五项建设任务[9]。该战略,必将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水平,也必将拉动中国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这其中必然不可避免地借助互联网这个利器,在与国际接轨的基础上,超越并引领世界。

教育资源随人类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教育实践的发展不断积累,成为今天的教育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土壤。当下,“互联网+”给教育资源的品质提升创造了条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互联网平台有机的结合,新兴的网络教育、教育博客、校园网、教育公众微信号等平台,已将教育资源在网上进行了共享,这样就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与地域的概念。由于教育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众多教育资源将融入整体的互联网平台当中,大量的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跨平台使用并且手机短信支持联通、电信、移动全网覆盖。

教育资源作为一种特殊、复杂而且重要的服务资本,有着一定的碎片化特点,而“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则恰恰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上。互联网能够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经过科学的、标准化的设计,“互联网+教育资源”的服务流程能进行最精准、最优化的教与学匹配,极大地实现了教育的智能化。“互联网+”加速了教育资源的自我进化,开启了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教育资源智能化创生模式。

4 重构教育管理机制:从“计划—管控”走向“托付—自制”

现行教育格局具有网格化、叠床架屋式特征,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教育网格,由无数网格叠加成稳定的教育结构[10]。对这样的教育系统,采取“计划-管控”最为有效,通过层层设定教育目标、课程内容、考核大纲等,对学校发出人才培养的指令,就能“培养”出社会大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化人才。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使个性化菜单制教学形式成为可能,学生从班级、学校的固定网格中解放出来,就学机构、教师、学习内容等可自由选择,学习课程、教学团队、激励方式等可以随时重组。通过设置具有法律效力的“用人规则”,将“育人”的责任“托付”给教育,不要过多地干预教育系统的运行。按照“法不禁止即可为”的原则给予教育管理者以充分自由,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政府调节作用,激发教育活力,让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自觉地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把“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空间留给社会,相信社会和民间的智慧。以前,教育规划由政府来做,这是有好处的,但是留给社会的空间很窄。西方发达国家私立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非常值得中国借鉴,并非人人只有挤进985、211高校才有成功的机会。“托付-自制”或许是中国教育走出困境的可能出路。

马化腾提出的“自留半条命,把另外半条命交付出去”[11]的思路是值得重视的。今天,互联网的智能性特征愈是明显,就越能够“理解”人之所需,并能够按照人之所需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在此环境中的人们就将越来越多地将自身职能托付给网络完成。这一思维方式不仅体现在互联网空间,也越来越广泛地体现在社会现实空间。

“互联网+”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是理念、思维、模式的突破。有学者指出,“互联网+”是一个很综合的概念,以前大家把互联网当作“轮胎”,但其实它是“发动机”[12]。我们认为互联网与教育相遇,改变的不仅仅教育动力系统,更是从“机械”到“智能”的转变,“自制”将会成为“互联网+教育”重要特征,包括宏观管理层的放权托付,中观层的学习者主体性的激发,微观层智能化资源的演化,都是自制的表现形式。

二 推进我国“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互联网已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中国已经在互联网经济领域获得成功,我们期待教育也能借力于互联网取得理想的发展。《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13]提出,用互联网思维解决各领域的关键问题,推动各领域改革和发展,这个“各领域”自然包括教育。从我国电商发展中提炼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思维”,对于引领“互联网+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涉及所有社会成员,迫切需要政府对“互联网+教育”的统筹与指导。建议由教育部牵头,由各地教育厅针对不同区域的教育具体情况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规划,由高校负责落实。给高校放权,允许其在自己的附中、附小甚至幼儿园开展“一贯制”教改探索,允许其在课程、学制、教学方法方面进行自主设计。改变原本人们习惯的“大一统”模式,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智慧的作用。这一点是已经被证明了的,各高校的附属学校为什么会越办越好,就是因为它们比普通学校多了一点自主权。

与“互联网+教育”相关的政策,必须观照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工具理性强调眼前的、近期的甚至表面目标的达成,具体表现为通过政策制定来解决所谓的“现实”的问题,比如我国乡镇学校的师资水平普遍低于城市,企图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教育资源共享,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表面上看来是对乡镇教育的帮助和支持,但在现实中无意中却加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谓的“农远工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花了大量资金购置了设备,真的就改善西部地区的教育状况了吗?朱镕基曾痛心地说“发一个好文件能兑现20%就算成功了。”[14]那么试想:一个不那么好的政策性文件,结果会怎么样呢?教育领域的诸多政策除了被学者们炒作出若干“科研成果”之外,真的没有在教育实践中发挥什么有益的作用,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这些都是“工具理性”的具体表现形式。鉴于这种情况,有关“互联网+教育”的政策务必不能做成“工程”。教育资源更深层的意义体现在隐性层面,而不是可见的物质层面,并且教育政策具有长效性和后显性特征,以“工程”的理念策划教育发展是不妥的。失败的教育政策损失可不仅仅教育资金问题,众多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潜在发展损失无法估量。因此在出台“互联网+教育”的政策之前,必须考虑配套的评估方案,给执行层明确的指示。

三 结语

当“互联网”与“教育”相遇,自然形成一对范畴,即技术理性与人文属性之间的矛盾,“互联网+教育”的理论研究中需要注意调和二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在工具与问题、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人性与文明的对立中寻找平衡点。充分析滤现代工具的当代人文精神,将冰冷的机器巧妙地融入教育场域之中,以柔软的姿态参与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情怀感人、化人、育人。同时,教育实践领域必须观照到个体与社会、知识与能力、本性与文明、科研与教学等对立的范畴,教育须积极主动地去“+”可能的教育,将一切可资之用引入教育系统,而不应等待被革命。

[1]李芒,李子运.“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发展的新思路[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1-17.

[2]李芒,周溪亭.“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的教学新理念[J].中国电化教育,20017(2):1-5.

[3]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07:193.

[4]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发展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41.

[5]陶西平.互联网+教育: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60221/n438042391.shtml.[2017-1-10].

[6]李子运.高校教师发展视阈下“互联网+”教育的六大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7(1):45-49.

[7]尹睿等.国外百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特征的内容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5(12):30-37.

[8]褚振江,洪大鹏.“互联网+”掀起教学模式变革[N].光明日报,2016-01-20.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2017-1-10].

[10]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5(20):10-16.

[11]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4.

[12]学者热议:李克强提的“互联网+”是个啥概念?[EB/OL].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5/0305/c1007-26644489.html.[2016-4-4].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D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2017-1-4].

[14]朱镕基.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重视城乡教育资源调整 保护农民家庭发展希望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育见未来共创美好——2019未来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交流会圆满落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