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非遗:中国“二十四节气”(上)
2018-11-30周周云间花落景老人
●周周 云间花落 编 ○景老人 绘
惊蛰、清明、谷雨、芒种、白露……这些富有诗意且意境悠远的名称,每每读起都美得让人心尖儿打颤。“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春秋,西汉就已经完整收录入历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有的,也是中国最传统的时间认知体系,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古人在几乎没有任何气象观测仪器的时代,仅凭肉眼观察、身体感受和分析思考,就归纳总结出这样一套简练优美的规律,道尽寒来暑往、四季更迭。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指的是二十四时节和气候,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将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它概括了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和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观察自然的变化,对一年做了更细致的划分,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侯”,具体地说,五天为一侯,三侯为一个节气,六个节气就是一个季节,一年由四个季节构成。有了二十四节气,农民伯伯就知道“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小朋友们就知道“春分燕归来,白露燕南去”。
2016年,“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时间点在2月3~5日之间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从这一天直到立夏,都被称为春天。
时间点在2月18~20日之间
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时间点在3月5~6日之间
蛰是藏的意思,惊即惊醒。“惊蛰”就是春雷的响声把藏起来冬眠的动物惊醒,是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时间点在3月20~21日之间
到了春分就代表春季已经过完了一半。这一天,太阳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因此,就有了“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
时间点在4月4~6日之间
清明有天清地明的意思,从这个节气开始,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百鸟啼鸣,桃红柳绿,整个大地的生物都活跃起来了。
时间点在4月19~21日之间
处于暮春时期。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时间点在5月5~6日之间
立夏时节,植物繁茂,农作物生长旺盛,农民也进入大忙时期。
时间点在5月20~22日之间
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时间点在8月7~9日之间
“秋”是禾谷成熟的意思,代表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时间点在8月22~24日之间
“处”为结束的意思,处暑就是说暑气终止,气温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时间点在9月7~9日之间
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时间点在9月22~24日之间
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也就是白天和黑夜的时间一样长。
时间点在6月5~7日之间
“芒种”是指大麦、小麦等有芒的作物成熟了,而谷黍类夏播作物可以播种了,忙收又忙种。
时间点在6月21~22日之间
“至”是极的意思,夏至这天,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了。
时间点在7月6~8日之间
“暑”指炎热,“小”指热的程度,小暑的意思就是天气开始炎热。
时间点在7月22~24日之间
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时间点在10月7~9日之间
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寒露”。
时间点在10月22~24日之间
“霜降”表示露水凝结成霜,天气变冷。当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时,水汽在植物或者其他物体表面会直接凝结成一层白色的冰晶,这就是霜。
时间点在11月7~8日之间
立冬标志着冬季从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许多动物藏起来准备冬眠。
时间点在11月22~23日之间
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
时间点在12月6~8日之间
雪下得越来越多,气温越来越低,地面开始有了积雪。
时间点在12月21~23日之间
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时间点在1月5~7日之间
它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开始了。
时间点在1月19~21日之间
大寒时节,天气寒冷到达极点,地面积雪不化。大寒之后就是农历新年,所以这个时候充满了浓郁的年味和迎春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