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2018-11-30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小学顾文娟
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小学 顾文娟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主要是要培养学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进行运算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都还不成熟,尤其是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处于想要学但是好动的矛盾之中。因此,学生在运算中的正确率常常会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等的影响,从学生的考试和作业中不难看出,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抄错题、粗心等问题,以至于造成各种错误。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积极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本质,让学生找到合理的运算途径,树立正确的观念,激发学生运算的兴趣。因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了以下几点探讨:
一、创设情境,培养计算技能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好奇心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的阶段。因此,在运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思维材料,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通过直观的情境,把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简单化。针对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形象化向抽象化过渡的阶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直观教学的手段来解决知识抽象性与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化难为易地获得理论知识。所以,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充分理解所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实践能力。
比如:在学习《负数的初步认识》的过程中,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负数的含义,首先为学生创设了情境:昨天,老王拿着50元钱去楼下超市买东西,结账的时候发现要80元,还差了30元,所以,老王就在超市记了账,那么这个时候老王有多少钱呢?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老王现在有的钱就是用原有的钱减去花掉的钱。由此可见,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算法以及算法本质的含义。
二、个体优化,深化答题能力
运算的方法一直都是多样化的,由于每个学生的想法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更不一样。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用自己的方法去计算,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独立思考,不要受别人的影响,进而培养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意识。面对多样化的算法,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评价,让学生共同总结出最简单、最实用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让所有的学生都说出自己的观点,并经历对运算方法的二次认识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最有益处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收获最有效的算法,还能够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运算能力。
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的过程中,在学习直角梯形面积算法的时候,有的学生就提出可以把梯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再把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加就是梯形的面积,而有的同学还是主张要用公式来算。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两种算法思路不同,方式也不同,而第一个同学面积相加的办法正好适用于不规则图形的算法,在交流过后,同学们对于面积的算法,除了公式,又多了一个思路。由此可见,发挥学生的个性,是能够深化学生的答题能力的。
三、回归生活,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学科,而运算又是现实生活中的工具,所以,实际生活既是运算的源头,也是运算的归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数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所以,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抛出一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并运用运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体会出学习运算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运算、应用数学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算式的本质和运算的过程,笔者首先把小数乘法的算法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笔者提出:夏天马上就到了,开始有很多人在卖西瓜,如果一千克西瓜0.9元,三千克的西瓜会是多少钱?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列出了0.9×3=2.7的式子。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完成了学以致用的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利用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