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2018-11-30安徽省芜湖市南陵中学程黎明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中学 程黎明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列入各学科教育目标中的重要培养能力,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可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和综合能力。而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中的体现旨在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所有理科门类的基础和工具课程,怎样运用高中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其他课程的数学问题就是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中的体现,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也一直是高中数学教学课程的重点。本文就以此为课题,探讨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高中数学一直沉浸在题海战术中,通过多学多练来总结问题规律,发现解题套路,却不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这样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学生可能对基础知识和解题思路把握得很清楚,但是对于知识的运用却感到匮乏。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同样类型的题目,放在数学课程中学生可能觉得很简单,但是换个外壳,出现在其他科目的课程中,比如物理,就会让学生茫然失措,感到无从下手,这就是传统模式带来的弊端。
而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得从课堂入手,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多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来考虑知识点可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不仅理解每一个公式、每一个知识点,更要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能够结合其他方面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在学习函数和方程这一课题时,老师可从现实入手,提供函数和方程在实际生活中和其他课程中的应用,让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这类课程就关联到实际应用,而不单单是对于函数本身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当学生遇到此类问题时,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用函数和方程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
二、教学重心向学生转移
在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老师一直是作为整个课堂的中心,学生主要扮演旁观者的角色,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挥空间,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也使得学生没有了参与感,对课程重点的理解不深刻,对知识把握不牢固,经常有上课听明白下课就忘光的尴尬场面。
所以,我们要提倡将教学重心向学生转移,课堂教学多用提问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欲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
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三视图这一课时,由于几何特有的空间想象能力对有些学生来说是重点和难点,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那么,我们可以使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制作多面立体几何模型,通过模型的制作过程和课堂讲评来让学生理解三视图的立体感和直观性,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三视图的理解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通过课后评价对学生进行激励
不可否认,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当某一件事情圆满完成时,都会希望得到他人的鼓励和认同,运用在教学方面同样如此。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老师的作用更像是一台负责完成任务的机器,负责传授知识点,对错误的问题和方向进行指正,而不会考虑学生对知识掌握后需要的心理满足和认同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获得知识的动力也就来源于迫不得已的学习压力,被迫接受文化传承和知识灌输,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从而使教学进度和质量事倍功半,甚至可能起到反面效果,与如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大前提背道而驰。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从改变教学模式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具体方法有很多,积极开展教学评价就是其中一种,通过教学评价的开展,鼓励有进步和优秀的学生,督促落后的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感受到学习的压力,还有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探究欲,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不光是为了自身的前程和父母老师的期望,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实现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身素质自然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高中数学作为高考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着数学学科本身,还关系着整个理科学习效果,更关系着每一个学子的未来。作为高中数学任课老师,我们每一个人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在新时代大环境的要求下,在培养核心素养大方针的指导下,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如何转移教学重点,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尽心研究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