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铜鼓鉴赏

2018-11-30

文物天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鼓面铜鼓花纹

在古代青铜器中,铜鼓造型独特,纹饰精美,且至今沿用,因而广受人们关注。有人将铜鼓比之于中原铜鼎,故有“北鼎南鼓”之说。铜鼓与铜鼎确有其可比之处。铜鼎,有“问鼎中原”一词,是国之重宝,是权力象征;而铜鼓,也有“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的记载,其地位之显赫,不言而喻。除权力重器之外,铜鼓也是祭祀用具、娱乐用具和传讯工具,用于各种场合,且被视为神器、灵物,对其顶礼膜拜。正因为如此宝贵,铜鼓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造就了长达2600多年的铜鼓文化。

岭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是我国古代铜鼓的主要分布地区。大约于春秋战国之际,早期铜鼓从它的起源地——云南中部地区开始东传到岭南。由此,岭南越人及其后裔将铜鼓加以创新,制造出既有脱胎于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嬗变明显的滇系铜鼓,也创制了歧出于万家坝型、石寨山型,自成体系的粤系铜鼓。两个系统铜鼓在岭南经历了传播—鼎盛—衰落—再兴的过程,使铜鼓文化得以充分发展,使岭南成为铜鼓的大本营。

一、早期铜鼓东传岭南

岭南之有铜鼓,大约从公元前五六世纪开始。上世纪90年代初期,广西西部田东县先后出土了3面万家坝型铜鼓(其中2面为同时一地发现)(图一),这是岭南地区首次出土早期铜鼓。2000年,广东雷州半岛的徐闻县又出土了一面类似的铜鼓。这4面铜鼓,器形偏矮,鼓面较小,鼓胸圆凸较甚,面与胸或有折角分界,或浑然一体无明显分界;腰部以下至足部呈上小下大的喇叭形,足部甚矮。纹饰方面,这4面铜鼓均饰以较为简单的几何形花纹,但已显示出后继的成熟期铜鼓的装饰雏形,即腰部的纵向分格。

图一 田东县出土的万家坝型铜鼓

根据考古材料分析,早期铜鼓是从炊器铜釜演变而成(图二)。其证据不仅是器形的相似,而且有的铜鼓出土时,鼓面仍留有烟炱,说明此时铜鼓与铜釜没有严格分工,这是其一;其二,有的早期铜鼓的鼓腔内壁,饰以花纹,说明此鼓只有当釜使用,才有装饰的意义,因为足部朝上,才有欣赏纹饰的必要。因此,早期铜鼓曾有鼓釜并用的阶段,也即证明铜鼓源自于铜釜。正如冯汉骥先生于上世纪70年代所说的:“鼓面原本是釜底,胴部原是釜腹,鼓身原是釜颈的延长,鼓足原是釜口,鼓耳原是釜腹与颈之间的釜耳。又因为整个铜鼓是从铜釜发展而来,所以打击面只有一面而非两面。”

图二 铜鼓、铜釜比较图

万家坝型铜鼓的命名,是因为1975年在云南楚雄万家坝古墓群科学发掘出土了5面年代确切的早期铜鼓。加上于周边地区发现的相类似铜鼓,这批铜鼓数量达20多面。这些铜鼓从无花纹到有花纹,其铸造工艺有渐趋成熟的轨迹,这个过程大约相当于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岭南发现的万家坝型铜鼓,鼓面有太阳纹,太阳纹外或有简单的纹饰或无纹饰,鼓腰以下有几何形纹饰,且有纵向分格,因此当属于万家坝型晚期鼓。此期铜鼓东传,先到了邻近云南的广西田东,再远到雷州半岛,传播路线是沿珠江水系东进,横穿两广,为岭南地区越人接受云南濮人始创的铜鼓文化奠定了基础。

二、滇系铜鼓继续东传岭南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即战国初期至东汉初期,是铜鼓的发展成熟期。在云南,早期铜鼓由西部的濮人分布区东传到滇池周围,这里的滇人在造型和纹饰上对铜鼓进一步美化,铸造了精美绝伦的石寨山型铜鼓(以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此型铜鼓对称和谐,装饰华丽,象征滇王及其他“邑君”、“侯王”的统治权威。其中的羽人舞蹈、划船、捕鱼、祭祀、砍牛等写实画像,再现了当时南方民族的生活习俗。此后,通过大江大河,铜鼓继续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发展,分布范围迅速扩大,云南、广西、贵州、四川以及越南北部成为当时铜鼓的主要流行地区。

如上述,原始古朴的万家坝型铜鼓传到岭南之后,紧接着,战国晚期至西汉早中期,精美的石寨山型铜鼓继续东传岭南,且呈强势之态。从以下的铜鼓发现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滇系铜鼓由西向东传播的清晰路线图。

1972年,在广西西林县普驮屯发现由4面石寨山型铜鼓套合而成的铜鼓墓。其中外面最大的一面铜鼓纹饰最为精美,可惜入土时已从腰部截开,成为两段(图三)。该鼓面径77.5、身高52厘米。太阳纹16芒,芒间斜线角形纹。主晕为20只环飞的翔鹭,另有勾连云纹、锯齿纹、切线圆圈纹。胸部为写实的祀河图,船上有众人划船,有高台,台上一人似为祭司,台底有釜(或鼎)之类器物,船间有鸟和鱼。腰部为鹿和羽人舞蹈纹。同时伴出青铜器、玉石器400多件。根据器物对比研究,该墓年代属西汉早期。

1977年,在广西田东县祥周锅盖岭战国墓中,出土了1面石寨山型残铜鼓。此鼓面径23.3厘米,腰部以下残缺。鼓面纹饰为太阳纹以及由翔鹭纹和锯齿纹组成的晕圈,面沿留白,具有石寨山型铜鼓早期的特征。

1976年秋,在广西贵县罗伯湾1号西汉早期墓的发掘中,出土了2面保存非常完好的石寨山型铜鼓,另外还有1面已改制成铜案的同类型铜鼓。与铜鼓伴出的遗物多达1000多件。两面完整的铜鼓为一大一小,其中大铜鼓后来定为国宝级一级文物。此鼓面径56.3、身高36.8厘米。鼓面中心太阳纹12芒,芒间斜线角形纹,其余主晕饰翔鹭纹,周围是勾连雷纹、同心圆纹、锯齿纹等纹晕;鼓胸饰划船纹,船与船之间有鸟和龟,鼓腰由几何形花纹纹带纵向分格,格内饰羽人舞蹈纹和翔鹭纹,腰下部为装饰纹带(图四)。

图三 西林铜鼓墓葬出土的石寨山型铜鼓(及鼓面、鼓胸羽人划船纹、鼓腰羽人纹鹿纹)

图四 贵县罗伯湾汉墓出土的石寨山型铜鼓(及鼓腰羽人舞蹈纹、鼓胸羽人划船)

1955年,在贵县高中一座汉代晚期墓中,出土石寨山型铜鼓1面,同出的随葬品还有铜壶、铜镜、铜博山炉、铜戟、陶壶、五铢钱等。

1991年,在广西东部偏北的贺州市沙田镇龙中村红朱山,发现一个岩洞葬,出土石寨山型铜鼓1面。该鼓面径36、身高26.6厘米。鼓面太阳纹18芒,芒外有6晕圈,除由锯齿纹、点纹组成的纹带外,宽大的主晕留白。其精美之处在于鼓胸和鼓腰:鼓胸有划船纹6组,每船4人,皆裸体;腰部有纵向10格,格内有1牛(图五)。该岩洞葬同出的器物有铜尊、铜罍、铜鼎、陶罍和青瓷擂钵等。

除上述之外,广西西部百色市境内,还有两面石寨山型铜鼓出土。一是1990年隆林县扁耳乡共和村出土1面,二是2004年田东县平马镇右江河道中出水1面。另外,在珠江流域广州市,也有1面石寨山型铜鼓的发现和收藏,为广州市博物馆藏品,出土地点不详。该鼓与贵县罗伯湾汉墓出土的小鼓,不论器形、纹饰都极为相似。在海南省,儋州市也曾出土2面石寨山型铜鼓。至此,我们不难发现,石寨山型铜鼓在岭南的分布,自西向东,有从密集渐向稀疏的分布格局,也就是越靠近云南,此型铜鼓分布越密集,其次为郁江流域的贵港市。这些以写实性纹饰为特征的铜鼓,没有明显的岭南特色,而是与云南的石寨山型铜鼓(个别与越南的东山式铜鼓)相一致,说明战国至西汉早期,广西铜鼓仍处在受外来影响时期,当时的骆越、西瓯、句町部族使用的是由云南或越南传入的铜鼓,还没有本地铸造的铜鼓出现。这种局面,直到西汉中晚期,才被北流型铜鼓、灵山型铜鼓和冷水冲型铜鼓的迅速崛起而打破。

图五 贺州岩洞葬出土的石寨山型铜鼓(及鼓胸竞渡纹、鼓腰牛纹)

图六.1 北流县出土的铜鼓

图六.2 北流县出土的“铜鼓王”(面径165厘米)

三、迅速崛起的岭南铜鼓

严格来说,具有岭南地域特征的铜鼓,出现于西汉中期以后。其代表作就是北流型、灵山型和冷水冲型三型铜鼓。

北流型铜鼓以广西北流市出土的铜鼓为代表而得名(图六),流行年代约为西汉至唐代(公元1-8世纪)。其特点是:体积高大厚重,鼓面大于鼓胸,部分鼓的面沿下折形成“垂檐”,鼓腰缓缓收缩,附环耳;遍体饰以精细的云雷纹等几何形花纹,鼓面的立蛙一般瘦小无纹,鼓面背部有调音铲痕。主要分布于两广地区及海南省,尤以桂东南和粤西南的云开大山周围分布最为密集。

灵山型铜鼓以广西灵山县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图七),流行时代约为东汉至唐代(公元3-10世纪)。其造型与北流型铜鼓大体相似,亦崇尚高大,鼓面背部也有调音铲痕。所不同的是,鼓身一律附以扁耳,青蛙塑像的后足合并,形成三足,蛙背有纹饰,多见累蹲蛙;装饰花纹主要有钱纹、变形羽人纹、虫纹、鸟纹、兽纹、四瓣花纹、蝉纹、席纹等,种类较多,有主次之分;部分鼓的鼓身或鼓腔内有动物立体装饰。此型铜鼓主要密集分布于广西东南部,郁江流域至上游的邕江、左江流域也有分布。此外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省也有些许发现。

冷水冲型铜鼓以广西藤县冷水冲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图八),由石寨山型铜鼓发展演变而成,流行时代约为东汉初至北宋年间(公元1-12世纪)。其最大特点是:花纹密集,立体装饰丰富。其中,太阳纹的芒数已基本定格于12芒,源于石寨山型的翔鹭纹已图案化,更有甚者,羽人舞蹈纹、划船纹已由石寨山型的写实图像变为难以辨认的图案化花纹,人们称之为变形羽人纹、变形划船纹。另外,鼓面立体装饰除青蛙之外,还有乘骑、禽鸟、鱼、龟、牛、花树等。主要分布于广西的左右江、黔江、郁江、浔江沿岸一带以及越南北部的红河流域。

图七 灵山县出土的灵山型铜鼓(及鼓身、鼓面细部)

图八 藤县出土的冷水冲型铜鼓(及鼓面)

上述三类型铜鼓,在岭南地区各有其相对集中的分布区域,但由于互为毗邻,三型铜鼓的分布也有交错的情况。不仅如此,由于是并行发展,在造型、纹饰方面的互相影响也比较明显。比如同样崇尚高大的体形,鼓面都比较宽阔,身段的曲线几乎一致,都有青蛙等立体装饰,器身花纹密集,且有互为吸收的纹样。这些特点反映了岭南铜鼓在继承滇系铜鼓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文化传统,并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型铜鼓。此期铜鼓体形硕大、匀称,纹饰繁缛,数量多、分布广,将铜鼓的铸造工艺和铜鼓文化推上了高潮。此期为东汉至南北朝。

四、由衰落到复兴的岭南铜鼓

到了唐宋以后(即公元10世纪以后),铜鼓铸造逐渐走向衰落,其明显特征是,铜鼓体形逐渐变小,花纹趋向简单,铜鼓的礼器作用逐渐削弱,而变为民间一般的祭祀用具和伴奏乐器。由于乐器功能的加强,此期铜鼓经一度衰落以后,至明清时期,又恢复大量生产,以满足民间的大量需求,有商品化生产的迹象,使铜鼓得以复兴。此期铜鼓的装饰艺术具有开放和创新的特点,广泛吸收内地汉文化因素,道、佛艺术纹样盛行,并结合本地的习俗风尚加以创新,纹饰造型兼具抽象与写实,形成清新活泼的装饰艺术风格。

遵义型铜鼓以贵州遵义杨粲墓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是冷水冲型铜鼓向麻江型铜鼓发展的一种过渡形态。流行年代为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其特点是鼓面青蛙塑像消失,有的代之以蛙爪,体型变小,花纹简略,表现出铜鼓艺术衰退简化的明显迹象。主要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以及越南北部。在岭南,此型铜鼓只有在广西境内发现数面,其中桂平博物馆收藏的1面最具代表性(图九)。此鼓鼓面主晕为斜阳图案和长尾鸟纹,其余为圆圈圆点纹和栉纹。鼓面的蛙趾纹具有过渡性质,因为它以蛙趾代表原来的立蛙,从此,后继的麻江型铜鼓立蛙基本消失了。

图九 桂平县博物馆收藏的遵义型铜鼓(及鼓面细部)

图十 征集于广西河池的麻江型铜鼓(及鼓面细部)

麻江型铜鼓以贵州麻江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图十),是遵义型铜鼓的后继形式。其铸造年代为南宋至清代末期(公元12-19世纪),当代壮、瑶、苗、侗、水、布依、彝等民族仍在使用。其特点是鼓形矮扁,胸、腰、足三段无明显分界,而在鼓腰处起一道凸棱将鼓身分为上下两段;主要花纹有游旗、符箓、十二生肖、人物、花草、吉祥语和纪年铭文等,受汉文化影响比较明显。此型铜鼓分布于我国南方广大地区至越南北部,现存数量最多,其中广西西北部少数民族群众的收藏多达1000余面。

西盟型铜鼓以云南西盟佤族地区仍在流传使用的铜鼓为代表而得名(图十一),其铸造年代约为唐代中期至清代末叶(公8-20世纪)。早期形态的装饰受灵山型、冷水冲型的影响较多,后期形态则多具有当地民族的风格。其特点是:器壁轻薄,体形高瘦,鼓身近乎直筒形;晕多而密,主要花纹有双眼条花纹、团花纹、小鸟、鱼纹、雷纹、米粒纹等;鼓面常见二、三蛙累蹲,有的鼓身纵列立体的象、螺蛳、玉树等。此型早期鼓在广西西南的龙州和靖西被发现,中、晚期鼓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及其毗邻的缅甸、老挝和泰国。

五、结语

岭南铜鼓,种类齐全,流行时间跨度长,从春秋战国开始,历经2000多年演变发展,至今仍有壮、瑶、苗、彝、水等少数民族继续使用。纵观发展历程,岭南铜鼓先是自西向东,后由东向西发展。关于岭南铜鼓,自《后汉书·马援传》以后,正史、地方史志以及文人墨客的笔记、游记、诗词等等,多有记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岭南地区的铜鼓文化。2014年,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全区馆藏铜鼓调查,查明全区各级文物部门的铜鼓藏品总共是772面,加上少数民族仍在使用的传世铜鼓约1500面,目前广西拥有铜鼓的数量为2200余面。另外,广东省馆藏铜鼓248面,海南省发现铜鼓16面。据此,岭南地区目前发现的铜鼓达到3300余面。可见,岭南地区是世界上收藏铜鼓最多的地区,其丰富的实物资料,不仅为铜鼓本身的研究,同时也为地方民族史的研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图十一 龙州县出土的西盟型早期鼓(及鼓面)

猜你喜欢

鼓面铜鼓花纹
爸爸敲鼓
彩泥变变变
——鼓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涂颜色
胡椒会“跳舞”声音有秘密
冰雪路面轿车轮胎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快乐的小铜鼓
轮胎花纹的秘密
铜鼓渐成收藏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