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山蜂王”的“甜蜜事业”

2018-11-29边际

当代党员 2018年21期
关键词:建卡蜂农秀山

边际

2017年夏天,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池镇小坝村。

建卡贫困户田瑞军将他所有的蜂箱和部分家具,搬到了离家不远的川河盖。

在一处荒废的小道旁,田瑞军很快便搭建起了一个简易的“家”,并把几十只蜂箱整齐摆放在道路两旁。

田瑞军之所以不辞辛劳地将这些蜂箱搬到川河盖,为的正是这里漫山遍野的野花。

有了这些野花,蜂箱里成群的蜜蜂,就有了品质上乘的蜜源。

田瑞军从2016年开始养殖中华蜜蜂。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努力,他迅速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名养蜂能手。

“我们夫妻二人都身患疾病,干活不行,还得花钱治病,是白总带动我们养蜂,把技术教给我们。通过养蜂,我家的收入大大提高了,这才有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田瑞軍说。

田瑞军口中的“白总”,正是秀山县川河盖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白天树。

在秀山县龙池镇,提起白天树,村民们都交口称赞。

今年56岁的白天树,是武陵山区有名的养蜂大户,被誉为“秀山蜂王”。

从14岁那年开始,白天树就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从事中蜂养殖。多年来,他不断摸索养蜂技术,养蜂足迹遍布秀山的龙池、官庄、溶溪等地,不仅成就了自己的“甜蜜事业”,也带动了周围群众发展养蜂产业。

2010年,白天树注意到当地蜂农都是单打独斗,产品规格单一,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于是萌生了抱团发展的想法。

为了将这一想法变成现实,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白天树成立了秀山县川河盖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

考虑到部分群众没有创业资金,白天树以“赊销供种、保底回收”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困难群众提供蜂种、器具等,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创业压力。

大溪乡丰联村蜂农姚本军是一名建卡贫困户,同时也是“赊销供种、保底回收”产业发展模式的受益者。

因为家里两个孩子先后考入大学,姚本军的经济压力非常大。白天树了解到了姚本军家的情况,主动为其提供3万元蜂种。

在白天树的帮助下,姚本军家的蜂群发展到了100群,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白天树共为100余户贫困群众“赊销供种”,让贫困户实现了无本创业。

为了保障蜂农利益,白天树还建立了养殖技术兜底、产品回收兜底、产销包干兜底的发展模式。蜂农生产的蜂蜜等系列产品可以自行销售,对于没有销售渠道的蜂农,则以每公斤100元的价格保底回收。对于没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白天树以每群蜂一年300元的价格代养,为贫困户减轻负担。经过8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养蜂队伍中,走上了致富路。

目前,由白天树直接发展的蜂农已达到240户,其中建卡贫困户102户,此外还带动了300余户农户从事蜜蜂养殖。

“养蜂致富,不仅能让农民脱贫,也能保护生态环境,是双丰收。”白天树说,“今后,我要把周边地区愿意养蜂的农民都带动起来。”

最让白天树感到欣慰的是,儿子白眉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到了蜜蜂养殖事业中,并积极利用互联网电商等平台促进产品推广与销售。父子俩将丰富的经验和最新的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养蜂产业的发展。

2018年10月,白天树获得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喜讯传来,白天树却平静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没想到获得了大奖!”

对白天树来说,能让他甘之如饴的,正是带领贫困群众一起养蜂这件“小事”。

看到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脱了贫,白天树的心里也像蜜一样甜。

如今,在秀山县川河盖等地区,随着四季花开,蜜蜂的“嗡嗡”声不绝于耳。那是白天树再熟悉不过的声音,也是他觉得最动听的声音。

猜你喜欢

建卡蜂农秀山
桂林市妇幼保健院2018-2021年建卡孕妇孕检结果分析
中蜂产业一线蜂农群体现状调查
——以金华为例
北仍村的味道(外一首)
秀山花灯
蜂产业蜂农技术需求偏好研究
——基于武汉市黄陂区的调查
雪花
提高早孕建卡率的措施
重庆秀山高台花灯
蜜蜂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