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法律侵权问题及求职法律维权意识培养的思考
2018-11-29谭阳希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在求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知识,经常会受到一些侵权行为。本文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遭受到的侵权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法律维权意识提出了建议,帮助大学生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法律维权
中图分类号:D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6-0199-01
作者简介:谭阳希(1984-),男,汉族,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商事法律和大学生法制教育。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有许多大学生求职心切,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合理的辨析,同时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诸如性别歧视、学历歧视、违约金、培训金等陷阱的存在,导致了对大学生的侵权事件屡屡发生。为帮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减少迷茫,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大学生就业知识进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法律侵权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出现侵权的主要原因有对于就业法律的知识匮乏,遭受到侵权行为时法律进行维权的意识薄弱,对法律责任意识也有一定的缺失[1]。其中由于大学生缺少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在签订合同时将就业协议误当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为了避免法律的制裁,通过约定试岗、适应期、实习期等变相延长试用期,侵害大学生利益的现象最为严重。同时也存在着要学生提供担保,合同存在霸王条款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有大学生法律意识浅薄的原因,同时学校和社会也有一定的责任。首先社会上存在着不良的风气,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着特招、内招等现象,不仅损害了大学生的就业知情权,也使得许多大学生在在找工作过程中不注重能力的提升,反热衷于走关系。在就业的法律知识上,学校也存在着教育工作上的缺失,对大学生的就业相关法律知识教育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就业的法律知识不了解,学校也缺少具备相关知识的教师。学生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就业法律不能主动学习也是原因之一。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大学生当面对侵权问题发生时,只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很少有大学生能够主动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二、培养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法律维权意识
(一)完善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体系
预防大学生就业陷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进行管理,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大学生的就业合法权益进行保障[2]。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也要对有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发布进行统一的管理,防止特招、内招状况的发生,保证大学生的就业知情权。例如通过统一的人才招聘信息网站进行招聘信息的发布,建立由政府领导的人才交流中心就是很好的办法。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资格进行审核,防止在与大学生进行劳动合同签订时设置各种陷阱,造成对大学生的侵权。对于提供招聘信息的其他机构,也要进行监管,从源头遏制就业陷阱的产生。政府专门成立大学生的就业保障部门,当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通过该部门进行援助,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校内法律维权意识培养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就业法律知识的教育,首先要加大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管理层能够认识到就业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对就业法律知识开设专门的课程,在学生应聘之前让学生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就业相关法律有足够的了解,对那些就业陷阱能够做到有效的规避。在进行就业法律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加大学生的重视程度同时提高学生的兴趣,对相同条件的应聘信息能够进行有效的分辨,防止侵权事件的发生。对于教授就业法律知识的教师最好具有法律专业素质,可以采用对教师进行培训进修的方式。在校园内要营造一个人人懂法的氛围,通过校园广播站等进行普法。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能够主动去学习就业相关法律,并能够运用法律进行维权。
(三)通过法学专业人士对学生求职进行指导
通过具有法学专业知识的高校教师或者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律师、地方法官等,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培养学生在就业中的契约精神、权利意识、证据意识、维权意识,加深学生对就业法律知识的认识深度、广度。具体的实施方法有,邀请高校法学教师开展就业法律知识讲座、座谈会、现场咨询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思维。在律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求职、模拟劳动仲裁等活动,让学生在进行应聘之前能够熟悉应聘的具体流程,了解规范劳动合同的内容,同时提高维权能力。通过联系地方法官,让学生能够旁听真实的劳动纠纷案件庭审,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就业法律知识的了解。
三、总结
随着就业压力的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就业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在竞聘的过程中能够沉着冷静的面对,避免踩到就业陷阱,造成对自己权益的侵害。学校也应加大对学生的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学生法律知识水平。最后社会各界也要共同努力,给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择业、就业氛围。
[参考文献]
[1]高翩翩,李德虎,黄朵.大学生求职法律侵权问题及求职法律维权意识培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52-53.
[2]赵君玉,王晓丽,陈小玉.浅析大学生就业陷阱的表现成因及规避措施[J].人才资源开发,2017(2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