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错解
2018-11-29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湖州、衢州、丽水高三期末联考语文卷第5题】
根据下面的内容,给“微公益”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字。(3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试题解析】
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做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的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對文段重要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一般带有字数限制,要求同学们既要准确筛选语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缺失,又要归纳相同信息,删除重复或冗余信息,保证语句简洁。
“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
本质属性是指对被定义词语有决定性意义的特有属性,例如“微公益”是一种“草根公益”,“草根公益”就是“微公益”的本质属性。
重要特征体现了被定义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主要差别。仔细审读材料,我们可以以“句”为单位提炼筛选重要特征。材料中第2、3、4句分别从途径、性质、方式三个角度介绍了微公益,分别为“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利他性”及“寓善于乐”,这几个都是微公益的重要特征。
【参考答案】
微公益指普通人以寓善于乐的方式参与的、将微小的爱心汇集并形成强利他性的社会力量的活动形式。
【评分标准】
符合单句句式1分,主要信息齐全且有条理2分。主要信息包括:普通人或草根、寓善于乐的方式参与、微小的爱心汇集、利他性。
失分示例1
微公益是一种普通人参与的草根公益。它将积少成多的爱心汇聚成强大的社会力量来关注民生。微公益强调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
【分析】
下定义应是一句话,一般为“……是……”的单句形式,只要出现多个句子,即被判定不符合要求。同时,这个回答没有准确、完整归纳主要信息,字数亦超过50字,仅“普通人参与的草根公益”一点符合要求,得0.5分。
失分示例2
微公益是汇集普通爱心,关注民生社会,能够寓善于乐的草根公益活动。
【分析】
句式整齐不是题干要求,信息完整、概括准确才是主要的考量标准。
材料用“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来阐述微公益的“利他性”,“利他性”不能避而不谈。而且“利他性”比“关注民生社会”包含的信息更丰富、更契合材料,“关注民生社会”只是微公益的直接表现而非性质特征。“汇集普通爱心”的说法也不准确,“微小爱心”才是微公益的主要特征。
句式符合要求,但筛选信息出错导致特征归纳不全,得2分。
失分示例3
微公益是以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参与的汇聚爱心形成强大社会力量的关注教育、贫困、社区发展、生物保护和低碳的具有极强利他性的草根公益。
【分析】
这个回答的基本信息齐全,但不够简洁,字数已超60字。材料中提及的微公益的关注领域,是用来说明其“强利他性”特征的,其实,只要将“关注教育、贫困、社区发展、生物保护和低碳”删除,该答案就符合要求。
句式、信息均正确,但不符合字数要求,得2分。
失分示例4
微公益是一种汇集微小爱心的具有很强利他性的以寓善于乐为参与方式的公益事业形式。
【分析】
首先,这个回答缺少“普通人”或“草根”这一信息。其次,下定义并非将多项重要特征简单组合,多项特征之间常常有表达顺序的考量,比如按时间或逻辑的先后排序,而这一点常常为考生所忽略。
微公益的三项重要特征不能仅按照材料呈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一般来说,“以寓善于乐为参与方式”作为方式应该前置,其他如表示目的、原因的特征也需要同样处理,这样更符合表达习惯。“汇聚微小爱心”是具体行为内容,应该紧随其后,而“利他性”作为性质特征可放在最后。
句式正确,但缺少一项信息,表达顺序不当,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