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2018-11-29郑晓丽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新时期大学生

摘 要:社会责任是一种道德情感,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学校不仅需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且需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本文将对新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并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进行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当前的大学生而言,社会不仅对其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其社会责任感意识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新时期大学生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如今的社会当中,由于客观以及主观方面的问题,导致目前部分大学生道德的缺失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培养也就成为高校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当中的主流思想较好,大部分学生思想正直、热爱祖国、富有正义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校及社会组织的活动当中,并能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有一部分大学生则与之相反,存在思想不成熟、行为心理落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对社会的认知缺乏等现象,其社会责任感更是不容乐观。甚至更为严重的,有少部分学生重视个人的利益忽略个人责任、重视个人价值忽略社会价值以及重视个人的理想而忽略社会理想。其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传统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学生自我塑造的偏差这两个方面。

1. 传统教育的缺失。对于学生来讲,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新时代社会所需的人才。而学校需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不仅需要教学生文化知识,还需要教会学生怎么处事做人,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样即使学生离开了学校,也能在社会当中得到稳定的发展。如果在学校教育中没能培养好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道德观等,学生即使拥有再好的专业成绩,这样的教育也是失败的。但在如今的教育中,对学生的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却偏离了正确的教育轨道,没能培养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其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虽然我国在教育上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责任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导致部分学生的人格、素质得不到全面的培养,社会责任感也就逐渐削弱。第二,目前大学生教育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主要表现在上课内容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教育,导致学生只进行被动地学习,不能主动思考以及参与到课堂之中;甚至有的高校以及教师忽略人文教育、价值观教育以及人生观教育,这一系列的教育没有得到相应的实施,不但会让学生只注重追求个人利益,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且会造成学生不想承担社会责任。

2. 学生自我塑造的偏差。学生自我塑造的偏差现象,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新时期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不仅生活条件优越,而且深受长辈们的宠爱,因此,也就造成了大学生缺乏生活的磨炼,意志力不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及社会的要求高,而对自己的要求低等情况,这一系列的情况使得大学生的义务感以及责任感变弱。其次,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养成了大学生予取予求的习惯,导致了新时期大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认知与教育,在精神上缺乏回报他人的理念,随之也就淡化了自我的社会责任感。最后,新时期大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就是学校,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大学生很少与社会接触,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而长时间的以学习为中心,缺少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也会出现明显的下降。除此之外,如果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不能对自身的角色进行相应的调节与定位,就不能正确找到自我社会角色,对于生活与学习也就会感到十分迷茫,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义务感也会逐渐消失。

二、新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需要教师、家长与社会相互配合部署的系统工程。对于培养新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亦是如此,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首先,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高教学的质量。社会责任感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等,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追求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以及正确地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其次,建设良好的师风师德,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自身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很好的培养,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身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在教学当中更需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结合,对学生给予肯定与鼓励,从而积极地调动每一位学生加入学习当中,全方面地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最后,开展实践活动,想要增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就必须要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小事做起,然后再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调查以及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当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感受社会责任感。例如,在2010年4月,海南大学研究会就组织了党员学生去儋州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了扫墓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但让学生增加了对国家的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责任情感,并逐漸让这种情感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是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而教师也需要通过公平教育、提升教学质量、建设良好的师风师德这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从而使之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7.

[2]李欢欢.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3]孟祥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4]董遂强.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看新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J].鄂州大学学报,2016,23(6):80-82.

[5]李佳.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5.

[6]吴钊.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

作者简介:郑晓丽(1973— ),女,重庆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新时期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