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8-11-29王伟徐金红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校园建设校园管理智慧校园

王伟 徐金红

摘 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各类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互联网的普及为智慧型校园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对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对策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提升智慧校园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智慧校园;校园管理;校园建设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行业的生产发展过程都有效地应用了科学技术,借以提升自身的社会生产、管理能力。在这一基础上,智慧校园应运而生。现代化智慧校园的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校园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但是由于建设及管理的时间比较短,所以相应的建设结果并不理想。基于此,针对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

在我国,智慧校园的建设正处于初级规划阶段,由于办校理念、教育方式、教学管理等因素的不同,使得每一所学校对于“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也不尽相同,继而形成了智慧校园建设的多元化现象。从宏观角度来分析,我国在进行建设智慧型校园时,建设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校园环境方面,虽然建设的理念和意识比较超前,但是建设的内容和应用方面还不够完善,有待提升。

二、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该类成效仅浮于表面,教育的本质并未发生相应的改变,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繁杂。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不具备完善的理论体系,导致建设的目光仅集中在校园管理和技术的设计层面上,忽略了在校师生的感官体验。其次,建设期间管理者对于智慧校园的本质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致使智慧校园的建设理论与建设方法受到传统建设水平的束缚,继而无法实现信息化校园的建设目标。最后,新形势的智慧校园建设并未与本校固有的教育教学以及科研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融合,最多实现了校园内部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并未得到最大化地利用。

三、智慧校园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1. 深入研究智慧校园建设相关理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智慧校园已经成为现代高校的建设和发展目标。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入研究智慧校园建设的相关理论,构建完善、合理的智慧校园建设结构体系,并将其真正运用到建设过程中去。

2. 突出师生为本思想。智慧建设的管理者应该将在校师生的体验感与教育教学方面的智慧普及工作作为建设的重点,在师生群体中树立“以人为本”的建设意识,并将师生群体的真正体验感作为建设方面的关键参考因素,将先进的技术管理能力融入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完成智慧化与科学化教学体系的构成。

3. 更新智慧校园建设的教育认知。学校管理者应积极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处理、管理、教育教学方面的人才,通过对该类人才的岗位合理配置,组建一支专业技能强大、教育教学背景深厚的智慧教育教学管理团队。该团队的工作任务就是进行校园内部的信息技术、校园各类数据资源的有效处理和总结,同时,将物联网技术和教学管理进行高效地整理和协调,制订出执行性高的智慧型校园建设方案,保障本校能够在正确的建设管理指导思想下实现建设水平质的飞跃。

4. 提供智慧化校园建设的安全性。建设管理者应该在保障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应用基础上,专门针对数据信息、校园基础设施以及智慧型系统运行开展高效的安全管理工作。与此同时,由于智慧型校园的建设需要大幅度依赖于网络技术以及相关传感器的运用,所以在选择建设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将可靠性和安全性置于首位,最终才能构建出稳定性极强的管理系统。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对于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升,高校作为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基地,就必须积极地为全校师生构建智能校园,为师生在校园中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通过校园环境的智能化,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效率提供有效的平台。校园建设管理者必须完善现有的智慧校园建设体系,提升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融合度,最终实现智慧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華.江苏省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探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19(8):131-132.

[2]史森.成人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开放大学为例[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6,23(4):8-10.

猜你喜欢

校园建设校园管理智慧校园
校内测量综合实习基地建设及管理初探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校园电子商务模式探究与分析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人建环境环境育人
生态现代化理论对高校生态校园建设的启示
RFID技术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