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5年:“背上兄弟”演绎旷世真情

2018-11-29严森海

党员文摘 2018年7期
关键词:永和小伟平顶山市

严森海

2018年1月6日早晨,河南省平顶山市的李永和开车抵达窦小伟家,把坐在轮椅上的他挪进车内,将轮椅折叠起来放在车后,驱车来到二人位于平顶山市湛河区马庄街道的“伟和疼痛门诊”。李永和将窦小伟背下车放在轮椅上,推着他走进诊所。

病中遇知己,从此“绑在一起”

时间回溯至35年前的9月1日。平顶山新华区联盟路小学开学了。一年级新生李永和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往二楼的教室走,看到一个同学在吃力地爬楼梯,立即快步上前搀扶,那个学生叫窦小伟,出生后四肢很细,软弱无力,到了5岁时才会扶着墙走路。经专家诊断,他患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

“入学第一天,我就认识了小我8个月的李永和。他很热心,乐意帮助人。”窦小伟回忆。李永和对窦小伟的童年遭遇十分同情:“我们是同班同学,我就扶他上下楼梯,有时也送他回家。”

两个人很快成了形影不离的伙伴,放学一起回家,一起做作业。开始时,窦小伟上学有家人负责接送。但窦小伟的爸爸在医院上班,工作繁忙,母亲也很忙。有一天,李永和对窦小伟的爸妈说:“我家在王庄村,离这儿不远,就让我早上来接他,放学后顺路把小伟送回来吧。”窦小伟的父母一听,眼圈都湿润了。“这孩子心地多善良,小伟真是交上了一个好伙伴!”从此,李永和每天早晨总是提前半小时出门,接上小伟后扶着他慢慢往学校走,放学后再把他送回家。

几年后,窦小伟因下半身逐步萎缩,体重增加,双腿无力支撑,行走变得越来越困难,上五年级时已无法正常行走。“那时我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干脆就我来背小伟吧。但当时也没想到会一直背下去。”李永和憨厚地笑笑说。

“从那时起,我就更离不开永和了,我们俩就绑在了一块儿。”窦小伟说,让他最感动的是,自己每次上厕所,李永和都会背着他去。经年累月,李永和没有一句怨言。

从读书到立业,他和他在人生征途一路陪伴一路“背”

小学毕业后,李永和与窦小伟双双进入平顶山市一中初中部,然而,两人被分到不同的班。李永和主动向学校申请,把他和窦小伟分到同一个班继续做同桌。窦小伟喜出望外。

那时,李永和還没学会骑自行车,他就推着自行车,每天往返接送窦小伟上学、回家,要多走上近10公里的路。其时,李永和自己也是个孩子,身高大约1.45米。

1991年,李永和与窦小伟又一同进入市一中高中部。李永和申请和小伟住同一间宿舍。在校期间,他每天提前起床,打好温水,端到小伟床头让他洗漱,然后背着他去教室;课间,又背着他到操场上看同学们打篮球,或到山坡上“散步”。

1993年冬的一天,一场大雪来得很突然。窦小伟说,那个周末返校,结冰的路面无法骑行,李永和背着他和两个大书包,走了近3个小时才到学校。路过一个上坡时,李永和脚下一滑,一个踉跄跪在地上。“摔倒的一瞬间,他依然紧紧地背着我,没有松手。到校后我才发现,永和的秋裤已经被血渍浸透了”。

高中毕业后,两人一同报考了洛阳医专平顶山分校,又在一起学习了三年。“小伟身体不便,我就选择和他一起上医专。”李永和说,窦小伟自幼受父亲影响,学起来得心应手。他学得慢,窦小伟就经常熬夜帮他补习功课。

医专毕业后,两人相约开一家诊所。他们的想法得到窦父的支持,为了把两个孩子带出来,窦父提前退休,1997年开起了诊所。其间,窦小伟一直由李永和背着上下班。然而,一年后,窦父不幸患病去世,诊所陷入困境,无奈关门。窦小伟的人生又经受一次沉重的打击。

“没有永和的帮助,我可能走不到今天。”窦小伟说,诊所关掉后,他痛苦了很长时间。李永和的家人劝他另谋生计,他身强力壮的想干啥干不成?但李永和说:“照顾小伟不是一年两年了,我们已经捆在一起了。如果我离开,他怎么办?”李永和鼓励窦小伟振作起来,说一起把诊所干到底,干出点样子来。2000年6月,在窦小伟大哥的帮忙下,两人又在五一路社区开起了诊所。

渐渐地,诊所的生意有了起色,窦小伟的医术也越来越好。2001年夏季,为了接送窦小伟上下班更方便,他们买了一辆摩托车。2002年7月,两人决定发挥特长,专治颈肩腰腿疼。他们共同研制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治愈了不少患者,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民医院聘请他们到医院坐诊。此时,李永和接送窦小伟上下班的“工具”已换成了轿车。

办好“兄弟诊所”,两家人变成一家亲

2006年,两人的诊所搬到中兴路,取名为“伟和疼痛门诊”。“伟和”两字,正是由二人名字中的一个字组成。

“其实,诊所主要是靠窦小伟撑着的,我做些辅助的事。”李永和说,窦小伟每天的工作都是在轮椅上完成,医技又好,病人送给他的锦旗墙上都挂不下了。他们研制的中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关节炎等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已经治愈了省内外的数千名患者,在当地很有名气。

小伟的婚事也是永和一手张罗促成的。2000年8月,李永和认识了东北姑娘于爱梅。他俩结婚后,窦小伟有点失落。“看着小伟闷闷不乐的样子,帮助他组建家庭成了永和的心头事。”于爱梅说。在李永和夫妻二人的撮合下,窦小伟与诊所护士权伟敏开始了恋爱。每次约会,又总是永和将小伟“背”到约会地点后离开,然后再将小伟“背”回家。起初,权伟敏的父母不同意他们恋爱,又是李永和一次次登门把老人给说服了。两年后,窦小伟与权伟敏终于走进了婚姻殿堂。窦小伟说:“有了永和的帮助,我才有了妻子,才有了可爱的闺女。”

李永和与窦小伟“背上兄弟”的故事传为佳话,慕名前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包括来自山东、青海、湖南、上海等地的患者。一位郑州的病人说:“这对兄弟这么好的人,医德肯定是好的。”窦小伟一个月给李永和发5000元薪水,年底还有10000元年终奖。他曾几次提出所赚的利润平分,均被李永和拒绝。窦小伟感慨万千,兄弟之情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为了弥补歉疚,窦小伟平时买衣服,总给李永和也买一件,连袜子也给他买。窦小伟见于爱梅摆摊卖炸串太辛苦,就出钱让于爱梅和权伟敏一起学习小儿推拿,并在2016年10月出资20万元,开了个小儿推拿店。窦小伟说:“赔了是我个人的,赚了是我们两家的。”

2017年1月31日,大年初四,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春节特别节目《感恩的礼物》,对窦小伟和李永和“背上兄弟”的感人故事进行了报道,无数人为之感动。

如今,李永和已有两个儿子,而窦小伟也有了一个女儿。两家人经常约着一起外出游玩,窦小伟包揽了所有费用。于爱梅和权伟敏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两个家庭互相搀扶,两家人成了一家亲。2018年1月,这对“兄弟”获评2017年度“感动中原十大人物”。

(摘自《时代邮刊》)

猜你喜欢

永和小伟平顶山市
Heredity of clusters in the rapidly cooling processes of Al-doped Zr50Cu50 melt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glass-forming ability*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平顶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贫困的永和变了乾坤
平顶山市
一个劳动委员的心声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溧阳市永和小学简介
平顶山市
屋顶上长大的孩子
平顶山市煤矿工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