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匠精神”在技能大赛指导过程中的意义
2018-11-29黄亚萍
黄亚萍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技能竞赛,作为一个传统竞赛项目,引领了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优化,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把他们改造成电类行业的“匠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断丰富的竞赛内容,日益更新的比赛形式,不断提高的竞赛水平,使得职业院校的技能竞赛不再只追求“会”,而是追求“精”,这对学生和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一、以匠心——指导技能竞赛的教师应重拾工匠精神
重拾“工匠精神”是职业教师教育教学的本真追求,其蕴含两层含义:一是在职业教育中注重核心技能的培养;二是注重人文精神,也就是职业精神。
1. 创新的理念与行动。“创新”是对工匠精神的最核心的概括之一。“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一种对教育和专业执着的理念,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提升,创新指导的方式和方法。
2. 漫长的积累与等待。“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技能竞赛指导工作表面看似刺激,但是蕴含着漫长又乏味的专业积累过程,知识点非常零碎,考核面广、量大,面对几乎零基础的学生,教师要沉下心来,耐心教学,勤于指导,经过长期的指导、积累与沉淀,学生才能在众多的选手中脱颖而出。
3. 内心的忍耐与专注。忍耐与专注是“工匠精神”的又一核心特质。创造出该行业最出色、最优质的作品,是每一个匠人的目标。历经重重的痛苦与磨难,静心聚力,抗拒诱惑,杜绝急功近利,终有一天,必将成为专业精通的优秀选手。
二、授匠术——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应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 精雕细琢的安装工艺。“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技能竞赛对学生装配的电子产品工艺要求非常高,对于元件的高度等在不使用测量工具的情况下,要精确到毫米,其中大多元器件采用SMT焊接技术,电阻、电容采用0805甚至0603的封装规格,集成芯片的引脚数量最多达到64脚,间距约0.65毫米。这就要求参赛师生平时必须对于工艺精雕细琢,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 精益求精的技能水平。“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技能竞赛,时间为4小时,中职学生必须完成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电路的排故、工艺卡片的填写、Protel DXP电路的绘制,其中包括电路功能的设计。在工作量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每年的“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评分中,针对任何操作规范和细节均有详细的评判标准,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要有超人的操作速度和精益求精的技能水平。正是这些细致处的精雕细琢,让“工匠精神”变得异常珍贵。
3. 不斷创新的职业意识。近年来,技能竞赛的考核标准不断更新,在整体的综合素养上也渗透创新。2016年的大赛已将有关“创新”的考核标准融入40%的赛项,同样以电装项目为例,中职比赛内容增加“单元电路功能设计”部分,对参赛选手的自由创新能力予以重点考核。
4. 高标准、严要求的操作规范。技能竞赛在作业态度上要求严谨,将是否按规范操作作为一票否决条件。因此,每个指导教师在培训的时候都非常注重职业操作规范的培养,高标准、严要求,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态势。
三、育匠人——培养符合“工匠精神”的职业意识
1. 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团队意识。生产力迅速提高的当下,职业分工越加明确,职业过程日益社会化、专业化,传统意识上匠人们的“单打独斗”基本不复存在,完成一项工作,常常需要多人共同合作。所以,我们需要在日常的专业理论讲解、单项训练、综合实践中让中高职组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协作,认识到团队力量的重要性,提高合作意识,在团结协作中快乐训练与成长。
2. 培养创新意识,追求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必须具有极强的创造欲、优良的思维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记忆力。但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深厚的知识沉淀,不仅要用科学的思维进行处理,更要有锲而不舍的恒心和毅力。所以,对于在备赛期间的准工匠们应注重思维逻辑的训练,尤其要训练发散性逻辑思维。
3. 塑造责任意识,做到爱岗敬业。针对职业类院校的学生,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首先必须让他们在平时生活和训练中处理好自己的分内事,如内务的整理,实验室卫生的打扫,等等。凡事主动积极,责任心强,不需要别人督促能高效地将任务完成,而且要有敢于负责、勇于负责的精神,即使犯错,勇敢承担后果,不推卸任何责任。
基金项目:苏教科院科【2016】8号,课题名称:“工匠精神”在中职汽车实训课堂传承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ZYB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