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使用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影响
2018-11-29■曹瑞
■曹 瑞
曹瑞,女,1969年8月生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研究员。天津市人民政府第六届兼职督学,天津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理事,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积极心理学、教育评价、课堂教学心理学等。
“新媒体”主要是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讯技术,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现阶段的新媒体主要指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及两者融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媒体形式。
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新媒体”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一个随历史变迁而不断改变指涉对象的概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一直依赖纸质媒介。20世纪6O年代,以广播和基于图像传播的电影、电视被广泛地称为“新媒体”。到20世纪末,互联网被认为是“第四媒体”。近年来,手机又被称为“第五媒体”。而当今社会,包括网络、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在内,成为当代意义的“新媒体”。
调查显示,2010年青少年平均每天上网时长为140.57分钟,2014年平均每天时长为228.86分钟。仅仅四五年的时间,青少年平均每天上网时长翻了将近一倍,且依然保持上升趋势。在每天平均4小时的上网时长中,有近七成的时间用于社交网络。青少年使用的手机APP类型中,社交APP的使用率高达88.7%,其中,QQ占据青少年社交使用平台第一位,达97.8%,往后依次为微信(占比86.8%)、微博(占比69.1%)、百度贴吧(占比66.4%),这些依托新媒体的社交网络已经深入到青少年每一天的生活中。
二、新媒体使用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积极影响
(一)新媒体使用促进了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新媒体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时间和地域对于信息传播的阻隔。现在,只需要稍稍动动手指便可将天下事“一网打尽”。新媒体的多元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的交流沟通变得更加方便高效,让青少年在虚拟的网络里进行生活实践的体验,使他们交流的自觉性和主观性得到提高,从而促进青少年对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及个人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和关注,促进其自我意识的成长。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转发、评论和分享等功能给了青少年自由表达的空间,在参与的过程中,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得到强化。自我意识的发展可以激发青少年主动探索自我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兴趣与热情,挖掘他们的思考与创造潜能,让他们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得到全方位提高,从而树立理想,确定追求目标,进而实现人生价值。
当前,手机已经成为青少年标识自己独特身份、展现自己独特魅力、彰显自己独特品位的重要文化载体。手机文化提供的各种文化形式给予青少年直接、自由地表达对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看法,使青少年的自我个性得以张扬,满足了青少年角色认同的需求。
(二)新媒体使用有利于青少年排解心理压力
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学习压力尤为沉重。特别是面对中考、高考以及其他各方的压力,青少年不能喘息。利用社交软件进行简单而便捷的人际交往以及情感宣泄是当代青少年排解压力的重要途径。遇到不良情绪,可以随时找到亲人和朋友排解。青少年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以此获得朋友的肯定和鼓励;青少年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情绪状态,以此获得朋友的关心和慰藉。这些都可以让青少年及时获得情感的互动,快速地从朋友的回应中得到积极的鼓励与支持,从而达到缓解、排解压力的效果。
(三)新媒体使用改变了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方式
2015年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数据显示,社交网络已经替代现实社会交往,成为青少年首选的社会交往方式,二次元文化占据了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的半壁江山。女性青少年群体汇聚网络,表现出比男性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青少年从单纯的文化产品消费者或简单的参与者向网络流行文化的生产消费者转型。过去人们想要交朋友只能通过身边的人,并且一旦分离便很难再保持及时联系。但是利用新媒体,我们可以结识更多的人,不分地域、国籍、种族。新媒体具有的强大交互性也使人们可以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及时反馈。很多在现实中难以面对面交流的朋友可以在新媒体上交流。随着手机媒体的日益完善,人们只需简单几步便可以通过新媒体认识新的朋友。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新媒体上的交际圈比自己在现实中的交际圈要大得多。借助微信、QQ、微博、百度贴吧社交网络,青少年已经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社交生活。这些新媒体让青少年之间的交往更加轻松和便捷。在网络虚拟世界中,青少年既可以与朋友和同学进行交流,也可以与陌生人进行交流,还可以在网上匿名发布信息表达自己的情感。由于新媒体具有无须面对面交流这一特点,使得情感传递更加自由,从而成为现今青少年交往的主要方式。
青少年利用手机网络进行人际交往或多或少弥补了与成人交往的不足。在这种交往中,青少年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使智力得到了发展,而且获得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产生了情感共鸣,并获得了群体的归属感,也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情感寄托与表达。
(四)新媒体使用更新了青少年的思维方式
青少年群体追求新鲜、个性化的事物。他们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具有创新活力。有人说,当今社会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的“新器官”。手机似乎越来越“无所不能”,也越来越不可或缺。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进行跨界学习和交流,进行知识领域的改变和拓宽,使得其思维方式更加开阔和宽广。青少年在网络中的工作、活动充满创新思想和创新思维。他们通过网络虚拟活动不断更换实践活动,获取不同的实践经验,对其人格个性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充分体现了青少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和态度,折射出青少年诸多思维方式的变化。
三、新媒体使用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消极影响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6.3%,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我国20—29岁的网民比例最大,其次为占比29.7%的20岁以下的青少年。对于喜欢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来讲,手机己经成为他们彰显魅力、品位、个性的文化载体。手机中的各种功能能够满足青少年对生活的各种需求。而随着手机功能愈来愈强大,青少年对其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过度使用手机,会给青少年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一)新媒体的过度使用不利于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
手机对于青少年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现在,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越来越多。由于手机文化自身的通俗性、娱乐性和平面性及其形象表达的直观性,使得青少年消极被动地接受信息,不喜欢思考也不善于对各种信息作出积极反应,这有可能使其大脑也变得消极起来。受手机文化等影响的青少年喜爱画面和色彩,习惯于通过形象的方法获得信息,这样可能造成其认知能力下降、想象力缺乏、思维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趋向于平面化。
此外,手机对于学生的学习促进作用也不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搜索教师的讲课内容和需要的资料。这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只是便于直接找到所需的答案。在这个拥有海量信息的大数据时代,只要上网就能找到所有想要的东西。这样一来,青少年们无论是做功课还是进行创作,都会通过上网搜索来借鉴别人的成果,这容易使青少年失去创造的能力。而知识的学习是“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过程,长期依赖手机只会加剧二者的对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此外,网络海量的娱乐信息将学生的注意力深深吸引。很多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假借查资料的名义浏览各种无关网站,无心学习,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二)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容易造成现实人际交往的缺失和疏离
青少年身心正处于发展期,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在情感上形成对网络的眷恋情结。而青少年正处在情感体验的高峰阶段,需要有自我情感与社会发生冲突的机会与场所,新媒体的过度使用容易让青少年对手机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慢慢地丧失现实社会交往的技能,甚至刻意逃避现实社会,不再关心现实生活。当被迫回到现实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与网络社交完全相反的一面,不自觉地产生孤独感,现实的情感态度也趋于冷漠,更甚者则是木讷无情。
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诺曼尼曾说:“互联网会制造一个充满孤独者的世界。电脑使用越多,孤独感和压抑感就越强,社会交往能力亦越差。”在网络世界中,学生会结识很多自己认为情投意合的人,面对自己不太喜欢的人,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拒绝。这样一来,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有很多朋友,而实际上,这些不过是他们幻想的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已。同时,他们会逐渐失去在现实中发现朋友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孤僻症和孤独症,进而丧失与人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在非网瘾青少年中,有29.1%的青少年“平常不主动与人交往”;而在网瘾青少年中,这一比例达到38.0%。由此可见,网瘾青少年中“平常不主动与人交往”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网瘾青少年。
(三)新媒体的长期使用容易导致网络成瘾
2009年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这一比例与2005年基本持平。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5.6%)最高,其次为24~29岁的网瘾比例(14.6%)以及13~17岁的网瘾比例(14.3%)。与2005年相比,13~17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下降,18~23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上升。研究发现,对压力的不良应对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当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受挫较多就更容易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导致网络成瘾。
过度迷恋网络游戏,是造成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不分昼夜地沉迷于网络游戏,进而导致精神疲惫,上课时,常常犯困、乏累、注意力无法集中,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滑,甚至出现逃学和辍学的现象。调查显示,网瘾青少年主要是“网络游戏成瘾”,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网瘾青少年和非网瘾青少年在上网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网瘾青少年中选择以“玩网络游戏”为主要上网目的的比例(47.9%)远远高于非网瘾青少年中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21.1%);而非网瘾青少年中以“学习和工作”(45.5%)为主要上网目的的比例则显著高于网瘾青少年(31.5%)。
(四)良莠不齐的媒体信息不利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作为流行文化之一的手机文化很适合青少年求新立异、叛逆性强的思维方式,满足了青少年特殊的心理需要。青少年这个庞大的群体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主体。而流行文化夹带着许多消极因素,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我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课余时间喜欢刷手机的学生有70.8%认同“这是一个靠颜值和刷脸生存的时代”这一观点,而课余时间喜欢看书、学习的学生仅有29.6%认同上述观点。
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在发育,并走向成熟,但学习压力陡增、网络陷阱颇深,很多学生在心理上无法正确定位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开导自我,所以当一系列困惑或问题接踵而至时,学生只能向互联网求助。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学生愈发迷失自我,这就造成不必要的“成长的烦恼”。
关注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发挥新媒体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积极影响,减少其消极影响,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实现强国梦想人才发展战略的要求,希望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