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与困境
2018-11-29李婧
李 婧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7)
1 引言
大学不同于科研机构,其主要作用应该还是立足于教书育人。教学是高校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良好的教学管理则是各个高校规范日常教学秩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控制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教务秘书则是学院(系科)实施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人员,提高教务秘书的业务水平,关心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是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好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必不可少的一环[1]。
2 教务秘书的作用
2.1 院、系领导的主要助手
教务秘书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协助院系领导处理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教学任务的下达,结合班级情况、教师个人情况、教学场所安排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编排课程安排表,及时落实和统计教师的调、停、补课情况,保证教学计划的有序执行;②收集、检查、整理教师开课计划表、期末试卷、教学日志、学生毕业论文,以及其他教学材料,整理归类,妥善保存,随时接受上级检查;③协调安排各类讲座、观摩课、示范课的时间、地点;④及时通知各教研室、教师做好每学年的教材征订工作;⑤负责每学期学生的核实注册,认真审核毕业生的毕业条件;⑥协助领导落实、检查、总结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提交和归档相关材料;⑦协调安排期末考试、补考、重修、四六级英语、计算机等级等考试、普通话测试的的时间、地点及监考人员安排;⑧协助教务处、院系领导做好每学期教师工作量的统计、考核工作。
2.2 院、系和其他部门联系的纽带
教务秘书处于教务处、教学院长(系主任)、教师、学生以及其他院系同行的交点位置,经常与学校教务处及其他院系、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需要接受和传播大量的教学信息,传送转交各类文件、文档。因此,教务秘书具有不可替代的信息交流和协调沟通的纽带作用。
例如,与教学有关工作任务,基本都是教务秘书接收后,在院系进行公告,有时还需要个别通知;院系、教师个人需要上交的教学材料,基本都是教务秘书负责收集登记,并转交有关部门;学生的学籍证明、成绩证明、学生证补办,以及其他一些材料,都必须由教务秘书来审核处理后,再上报上级办理。
2.3教学工作相关政策的解释者
由于各高校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进步,加上领导的轮岗制,导致学校的教学思路、政策和要求经常因时而变。客观上导致了很多一线教师、学生对当前学校有关教学的政策、文件、规定以及操作流程不是很清楚,一般首先都会想到询问教务秘书,而教务秘书就必须第一时间给出正确、到位的解答。
3 当前教务秘书的困境
3.1 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目前各个高校大多存在轻视教务秘书工作的现象,认为教务秘书是教学辅助人员,搞不了教学和科研,仅仅是打打电话、发个通知、收收文件、安排个课表等简单工作,不需要多专业,只要是个人,都能胜任。做得再好,出不了教学、科研成果,创造不了效益,领导自然不重视。在很多高校,教务秘书是所有在编岗位中(江苏省从2018年起,高校新进的教务秘书实行人事代理制度,也就是说,编制都没有了)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的,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个打杂的,甚至谁都可以冲其发泄几句不满。
3.2 职责不清,长期超负荷工作
教务秘书在工作性质上归教务处各职能部门直接管理;在人事关系上属于二级教学主管。教务秘书除了要承担教学管理的职能,一般还要承担院系的一般事务。说是管理岗,其实谁也管不了,只能被别人管。很多时候还要帮领导、教师、学生去打印、复印、整理材料,甚至教师个人的科研项目、班级相关通知也要教务秘书来帮忙做,真是成了院系所有人的秘书。某些不能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的老师,做事拖拉、或者不安要求行事,最后都要教务秘书查缺补漏,一手包办,成了一个大众保姆。因为,教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教务秘书总是第一个背锅的,上级责怪教务秘书工作不到位,很少去追查相关老师的责任。
随着近年来高校普遍扩招,教学组织模式发生转变,院系的学生和教师成倍增长,但是每个院系基本只有一个教务秘书编制,承担校公共课程的院系才考虑补充一个兼职岗位。长期以来,教务秘书的超负荷工作成了一种常态。因为,一旦来不及做相关材料,或者交材料的教师拖延,上级总是把责任界定为教务秘书失职。教务秘书不得不下班回家后继续完成没有完成的任务。每学期开学,教务秘书要第一个到岗,准备教师课表、学生课表,发布有关开学通知;每学期结束,老师、学生放假了,教务秘书还要留下来继续收集整理各种交上来的教学文件、试卷,准备上级抽查的试卷、论文和其他材料,统计本学期的工作量、征订下学期教材、安排下学期的课表,等等。
3.3 业务不专业,岗位不稳定
教务秘书工作涉及到教务安排、教研任务、考务工作、课务安排等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现在高校基本使用的是专业的教务管理系统,一般来说,教务秘书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是无法胜任的。但是现行的高校教务秘书的引入机制和管理岗位流动机制,导致了教务秘书队伍的不稳定和管理质量的大幅波动。
江苏省的各个高校招聘教务秘书岗位时,除了要求学历是研究生,并没有相关专业和经验的要求[3]。聘用进来,没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老带青的机制,直接上岗。导致很多教务秘书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和专业背景,对于教学管理工作的认知,停留在“事务型”和“经验型”的层次上,难以实现“内行”管理。
三年超过能力要求的工作,也培养出了一位合格的教务秘书。然而由于低待遇、低地位、被歧视,默默付出却没有相应回报。这样的生存状态导致教务秘书岗成了高校流动性最大的岗位,只要有机会,都会在轮岗的时候改报其他岗位[2]。教务秘书频繁更换,部分院系甚至出现了教务秘书岗真空期,这就导致了基层教学管理队伍极不稳定,必然给实际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3.4 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不完善
其实,做教务秘书的,工作再苦、再累都能够承受,问题是,无论做得好坏,没有实际的奖励或者惩罚机制,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必然被极大地挫伤。教务秘书经常加班,没有加班费,绩效也是统一拿平均值,没有课上(一般不给评审、发放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也就没了课时费。甚至出现过这样的事情,院系领导、骨干教师周末集中加班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会给加班费,而一旁默默服务的教务秘书就什么都没有。
教务秘书往往任劳任怨工作多年,什么奖项都没有,又因为时间耗费太多,长期脱离教学科研,也很难有教学科研成果,这就导致了职称评审处于绝对劣势。基本上教务秘书就没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岗位级别最高也就是定为科级干部。
对比同样层级引进的高校辅导员,各种荣誉不断,专业竞赛层出不穷,科研项目有专题定向分配,还可以参与教学(一般是思想政治课),能力突出的有机会能走上处级管理岗位。
4 对高校教务秘书管理的思考
要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而教务秘书是其中不可或缺重要因素。希望各个高校领导认真审视教学管理环节中的薄弱环节,做到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才能最大化的调动教务秘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尊重,不要形成教务秘书岗天生低人一等的感觉,才能有人愿意做、主动做,工作热情上来了,工作自然能做好。还要做好教学管理岗的发展规划和线路,原则上,所有上层的教学管理人员,都应该有基层教务秘书的工作经历。
(2)健全教学管理队伍的评价机制,胡萝卜加大棒,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明确岗位职责,细化考核标准,每年必须考核,所有教学管理岗必须分个优良中差,并给予相应的奖惩。还有,不能仅仅只有上级管理部门对教务秘书的考核评价,也应该建立健全教务秘书对相关部门的评级机制,才能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让教务秘书不再成为唯一的背锅侠。
(3)加强后备人才储备和在岗人员培训,特别是对新进教务秘书,一定要有专业的岗前培训,而不是和普通教学人员去学习什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3]。特别是现在教学管理规范化、现代化,对于引进过来的文科、女性为主的教务秘书,必须加强计算机相关知识培训,加强各类教务系统的培训和考核。院系尽量考虑双岗制,充分利用老带青,迅速提高新进教务秘书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避免因人员频繁调动或者教务秘书个人突发情况,而导致教务秘书岗真空期,
(4)高校教学管理十分复杂,要想切实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务秘书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只有领导重视,这个事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做得好。建成一支现代化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才能为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