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内饰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8-11-29毛普元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驾乘内饰消费者

毛普元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110020)

0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汽车迅速普及开来,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开始快速兴起,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相较过去都有较大发展。如今汽车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之中,成为普通大众都能负担得起的生活物品,人们对汽车的挑选,从过去注重性能和价格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汽车的整体质量、设计、节能环保情况、外观、内饰及舒适程度等都是客户重点参考的因素[1]。

汽车内饰会对驾乘人员的感知享受带来严重影响,可以说良好的内饰能够给驾乘人员带来好心情,而差的内饰则可能让驾乘人员感到压抑。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的汽车企业在汽车配置和性能方面出现了同质化竞争的情况,要想赢得消费者的喜欢,就需要从内饰下手,利用内饰的优美造型、优良选材、精工制作来提升全车的档次,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笔者现负责汽车内饰件质量相关工作,结合现工作经验及之前负责的汽车灯具设计工作经验,对汽车内饰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讨论[2]。

1 汽车内饰质量影响因素

目前汽车内饰主要包括主副仪表板、方向盘、座椅和地毯等以及其他的相关装饰部件[3]。影响汽车内饰质量的因素较多,工程研发阶段的布置、造型风格、人性化设计与材料选择等,都会对内饰的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制造阶段的精度与质量控制情况同样会使汽车内饰呈现不同的质量样式。

2 工程研发过程对内饰的优化

2.1 总布置与造型

结合目前汽车市场调查结果来看,对于新车来说拥有靓丽的外观,是吸引消费者的第一步,在消费者准备详细了解的时候,汽车内饰的优美程度就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内饰设计方面,需要保证内部空间整体的一致性、流行性和时尚性,并且不能与外观设计相悖,这样才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当然还是以人为本,尽可能为消费者着想,避免重复、无用以及累赘的设计[4]。

2.2 乘坐舒适性

乘坐舒适性是消费者是否有意愿购车的重要因素,其通常包括座椅的舒适性、乘坐空间及NVH控制等。良好设计的座椅能够帮助驾乘人员避免因为长时间待在座椅上而产生的疲劳感和不适程度,甚至还可以利用一些技术加入散热、排湿及减震等多重功能,从而让驾乘人员享受到更为优质的乘坐感受。德国背部健康协会(ACR)对于座椅的舒适性有着严格的评价体系,如果某款车型的座椅能够获得AGR认证,那么对于客户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5]。

此外,在对汽车内部空间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驾乘人员的活动,尽量给他们留出可操作的空间从而减少装饰对他们心理的压迫感,同时还需要扩展乘车人员的视觉范围。在内饰设计方面切勿违反这些原则,不能只顾着外观而忽略了对车内人员的保护[6]。在汽车内饰部件中还需要适当考虑设置一定的吸音棉,甚至可以采用隔音材料来制造内饰部件,并且在底板上增装阻尼胶、车身空腔发泡填充等,从而达到减少噪音的目的,还车内驾乘人员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2.3 使用人性化

对于新一代的消费者来说,价格已经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外观也已经凌驾于质量因素之上,大众不仅关注整体的感觉,也对细节之处更为苛刻。所以,在细节之处精雕细琢的车企才能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胜出[7]。以人为本是新世纪各行业都应秉持的重要理念,在人性化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师尽可能考虑人机工程设计要求,在为驾乘人员充分着想基础上,设计出美观、舒适的车内空间和内饰装扮,从而让驾乘人员感受到物超所值的购买体验。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汽车内部提供和设计多样的存储空间,为驾乘人员提供多重性的便利服务,又不会影响舒适性和正常驾驶。

2.4 色彩纹理

单调的色彩容易让驾乘人员太过疲惫,而多样化的色彩与纹理能够让汽车内部整体看起来更具有活力。色彩心理学家指出,不同颜色对于人的情绪和心里有着不同的影响,所以合理使用色彩装饰能够缓解驾乘人员的疲劳,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现阶段中,主要设计技术包括水转印、钢琴漆及电镀亮条等,这些色彩艳丽、质感突出,给客户带来了和传统设计汽车不一样的体验,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当然,限制于现有的规定、技术与汽车本身的限制,汽车内饰的选材、设计方案以及功能目标等都难以达到艺术作品所想传递与表达的情感,不可能设计出优秀传世的作品[8]。所以,在对汽车内饰进行色彩设计时,就需要结合汽车的使用特性以及客户的潜在需求,确保内饰部件设计简洁名了但又不至于太过简单,能够和车外整体颜色相适应,还能帮助驾驶员减轻长期驾驶的视觉疲劳,让驾乘人员更为舒适。

2.5 内饰材料

在内饰材料选择方面,需要重点关注节能与环保2个方面,现在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潮流,节能与环保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新选择。同时,内饰材料还是应当以保证客户需要的功能为主,包括减震、隔热、吸音及阻燃等,从而加强汽车的舒适程度和安全性能,这也是客户青睐的地方。比如主副仪表板、车门内饰板等车内驾乘人员经常会用手触及到的地方,是选择硬塑料直接注塑成型或是选择搪塑表皮附带发泡的工艺,以及座椅上不同材料的坐垫选择,都为消费者提供了不同的感受,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实际需求[9]。

3 制造过程的优化

3.1 制造精度

2 mm工程最早是由美国的一位学者发起的,在知名车企的资助下,为了能够快速提高车身产品制造精度而提出的一个完整的尺寸控制体系。仅就目前而言,2 mm工程已经被看做是汽车制造企业能否在车身尺寸控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衡量标准,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10]。因为车身是内饰的安装载体,所以,提高车身的装配精度对于内饰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意义,目前2 mm已经推广到内饰设计上。因此,要求设计师在熟练掌握2 mm工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客户需求控制内饰质量。

3.2 质量控制

因为注塑成型工艺在汽车内饰中有着广泛应用,这些塑料制品在尺寸精度、物理机械性能以及外观要求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内饰质量控制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结合DTS与GDT的要求开展工作。DTS指的是尺寸技术标准,比如外观间隙等,属于质量目标。这些都属于直观外表,也是能否激发客户进一步了解该款汽车的重要所在。所以在汽车开发初期,往往会结合产品的市场定位、工厂的实际生产能力、竞争车的情况和生产标准等,确定质量目标,多部门共同协作以保证质量达标[12]。

4 结束语

汽车内饰质量的提升属于一个系统工程,汽车设计师应当以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并运用到整车设计中,这样才能达到车辆的安全、舒适与美观相协调,从而吸引消费者[13]。

【参考文献】

[1]黄志亮,景一柱,周广洲,丁闰.汽车内饰轻量化工艺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8).

[2]谌璐,刘业宝.汽车内饰造型创新方法研究[J].2017(19).

[3]李龙.汽车内饰织物艺术化风格设计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6).

[4]王合胜,丁欢.汽车内饰行业发展浅析[J].中国纤检.2016(11).

[5]高山.汽车内饰织物艺术化风格设计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6]刘华柏.汽车内饰件常用材料形态学及其生产工艺在工业感性设计教学中巧用[J].明日风尚.2017(14).

[7]李俊贤.汽车内饰用人造皮革的性能比较[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2(08).

[8]忻庭良.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内饰鉴赏力与日俱增[J].机械制造.2009(05).

[9]高山.汽车内饰织物艺术化风格设计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10]高山.汽车内饰织物艺术化风格设计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11]黄志亮,景一柱,周广洲,丁闰.汽车内饰轻量化工艺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8).

[12]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The workflow reference model.[WFMC-TC-1003].

[13]Robert GCooper,Scott Edgett,Elko Kleinschmidt.Portfolio management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results of an industry practices study.R&D Management.2001.

猜你喜欢

驾乘内饰消费者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内饰感知质量设计及验证概述
东风悦达起亚凯酷
瑞萨电子推出升级版R-Car V3H,提升深度学习性能满足包括驾乘人员监控系统的最新NCAP要求
日产Ariya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日产Ariya
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射模结构创新设计
知识付费消费者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