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关于智慧图书馆的思考

2018-11-29陈阳

科技与创新 2018年14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智慧图书馆

陈阳

(延边大学图书馆,吉林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33000)

1 大数据与智慧图书馆

1.1 大数据

人类从2012年踏入大数据时代,在社会迈向大数据时代的进程中,对其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数据并不仅仅意味着数据信息的庞大,更多的是对有效信息的筛选利用。如果是一堆杂乱无章无法被挖掘利用的数据,则即使数据再庞大,也不能称其为大数据。引用百科解释,大数据指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的资讯。信息时代大数据的存在具有不可逆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创业者、企业家等都必须学会正确利用大数据工具,以便在市场角逐中生存。

1.2 智慧图书馆

自“智慧地球”第一次将人类历史上所有东西实现数字化和网络互联以来,各种智能互联及网络终端服务蓬勃发展。“智慧图书馆”作为智慧地球的一部分,也引起了各研究各学界关注与思考,智慧图书馆是运用现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图书馆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简单地说,智慧图书馆就是“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设备”的有机结合。智慧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更注重用户体验,提供高级个性化服务和读者需求智慧感知,同时,实现图书馆的智慧化管理,在图书馆方面也能减少管理成本等。在智慧图书馆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对大数据大量运用,比如精准读者阅读需求调查,读者阅读收益和满意程度等,可借助云计算、传感器、射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支持构建,实现读者与读者、读者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的互通。

2 我国智慧图书馆构建现存问题

2.1 网络安全问题值得重视

自大数据成为时代潮流以来,数据资产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图书馆要实现对用户的精准服务,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用户的基本了解,这就牵扯到用户资料的问题。图书馆内部运行数据和用户资料都是智慧图书馆构建宝贵的数据资产,现代人对自身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比较敏感,一个体系完整的智慧图书馆必须注重对用户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以及防止对馆内珍藏文献资源的滥用。

目前,国内在图书馆安全防护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仍有欠缺,需要一些技术上的支持弥补网络安全的漏洞。此外,也可以通过立法手段加强安全防护意识,比如2012-12-28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息数据提供了法律保障。

2.2 智慧图书馆理论体系构建不够完善

经过国内外相关专家的讨论和探索,智慧图书馆的内涵、核心以及大数据时代构建智慧图书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些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当前智慧图书馆理论体系并不完善。很多对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只停留在对图书馆设备智能化的表面阶段,对“智慧”与“智能”两者没有完全区分开来;研究不够深入,部分理论研究者对智慧图书馆的探讨停留于技术层面,对大数据与智慧图书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存在困惑;缺乏核心研究团队,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层次不齐。

2.3 牵涉部门协调存在问题

智慧图书馆项目构建与运行过程中会牵扯到很多合作伙伴,包括城区内的公共图书馆、不同地域的高校图书馆等,在多个部门共享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中间部门进行协调统一,也需要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目前,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构建所牵涉部门较多,协调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在数据库、通信技术等方面,总系统对多个子系统的集成控制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开发。

3 我国构建智慧图书馆的途径与方法

3.1 完善网络安全制度建设

我国目前的网络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互联网管理稍显混乱,主要是因为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完善,造成网络建设无法可依。要想解决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应建立国家级信息网络安全审查评估机制,定期发布国家信息网络评估报告,对网络环境基本状况有了解;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系统和检测系统,保证信息网络安全运行;对外网间谍机构等也要有所防范,对与智慧图书馆建设相关的外资企业有所了解,关注对方的信用度并健全安全监测及反应机制。

3.2 深化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

大数据时代是智慧图书馆构建的大背景,构建新型社会的智慧图书馆,要求其自身有一定的理论支撑,涉及到观念变革、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三方面。尽管国外对这方面研究有一定成果,但是照搬国外理论并不能顺利解决国内社会面临的问题,还需联系国内基本国情与社会需要。因此,应对智慧图书馆理论深化研究,可以鼓励国内专家学者结合实际情况,申请获得来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各省高校图工委等机构的支持,围绕对智慧图书馆定义、内涵,以及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建设方向等进行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图书馆基础理论体系,以此指导和引领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3.3 推动平台建设

平台的建设方便了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多领域部门之间难以均衡的协调问题。针对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图书馆平台建设,可以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入手,对图书馆网络进行升级改造,统筹利用有线、无线网和北斗卫星导航网。同时,采用物联网、云计算与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建成物联网应用及移动互联平台,加强数据收集和信息感知能力,提高图书馆感知水平,构建真正的智慧图书馆。大数据应用技术与智慧图书馆的结合十分重要,智慧图书馆必须拥有一定收集用户需求的能力,包括资料需求和服务需求,对用户需求情况进行挖掘分类,将数据转化为信息,推进图书馆服务个性化和决策智能化,鼓励更多读者用户对数据应用的关注,加速图书馆行业数据开发,提升智慧图书馆建设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的构建,无论是对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对大数据和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有正确、科学的理解,认识到目前我国智慧图书馆构建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在网络安全、深度理论研究和平台建设方面改进提高,结合大数据技术,提高智慧图书馆水平,预测读者未来趋势和服务需求,实现真正的智慧型服务。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智慧图书馆
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实现途径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图书馆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