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成效和继续推进其建设的若干建议

2018-11-29马敏象安道渊刘玉姣鲍亦平

科技与创新 2018年14期
关键词:南亚中心科技

马敏象,安道渊,刘玉姣,鲍亦平,张 维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

为了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打造我国对南亚各国技术转移的重要枢纽,2014-06-23,科技部致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部关于支持云南省牵头建设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的函》(国科函外〔2014〕105号),支持由云南省牵头,联合国内对南亚合作重点省市建设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

作为国家科技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级技术转移及创新合作平台,自2014-06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揭牌成立以来,在科技部及云南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但距中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还有一段距离。为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地推进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特提出了继续推进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若干建议。

1 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15年初,习总书记视察云南时指示,“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2015-08-12,《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提出了建设辐射中心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等,明确了“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由国际经济贸易、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和人文交流四大部分组成,提出到2020年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建成的目标。2016-12,云南省政府发布了《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在《实施意见》与《规划》中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已成为云南科技创新与对外开放合作、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抓手,也是贯彻落实国家、省重大战略部署的政治任务,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对于促进云南的开放、创新、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建设成效

自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揭牌成立以来,在科技部及云南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丰富了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的内容,促进了我国与南亚国家科技合作与人员交流,彰显了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位优势和工作基础,充分发挥了云南在国家区域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举办高层合作论坛,提升国际影响力

在首次中国—南亚国家科技部长会召开期间,在第二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式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汪洋和南亚国家领导人共同见证了“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的揭牌仪式。汪洋副总理在集体会见参会的南亚各国科技代表团团长时,高度评价了中国—南亚国家科技部长会议的积极成果,并指出,中国—南亚国家科技部长会和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的成立开启了中国与南亚科技合作新的里程碑。

作为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的标志性活动,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已成功举办两届。在第一届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上,来自中国及南亚4国科技部长率团参会,与会各国部长共同启动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在第二届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高层论坛上,时任科技部副部长的阴和俊指出,“自2015年科技部与云南省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以来,随着形式和内容的不断丰富,这一会议已成为促进区域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的卓越平台,规模创同类会议之最,受到广泛关注。”

2.2 建设分支机构,初步构架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网络

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和密集磋商,在与我国建交的7个南亚国家中,已经构架了中国—阿富汗技术转移中心、中国—孟加拉国技术转移中心、中国—尼泊尔技术转移中心、中国—巴基斯坦技术转移中心和中国—斯里兰卡技术转移中心。其中,中国—巴基斯坦技术转移中心由时任国家科技部部长的万钢与时任巴基斯坦科技部部长的拉纳•坦维尔•侯赛因(Rana Tanveer Hussain)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召开的中巴科技合作联委会第18次会议上共同揭牌。

为了推进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与南亚国家各分中心建设工作,定期召开分中心建设工作研讨会,就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与各分中心工作计划进行研讨。这一机制有力推进了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对于加强中国与南亚国家科技的务实合作、建立各分中心的工作协调沟通机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组织系列活动,务实推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

南亚东南亚技术转移对接洽谈会,中国—印度技术转移对接活动,中国—南亚高产优质水稻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对接活动等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得中国科技部与斯里兰卡高等教育与研究部两部门签署共建中斯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和共同组织中斯科学家交流计划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促成巴基斯坦极端高温气候和重载交通条件下,长寿命路面结构设计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中—印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合作,中印技术转移与产业合作平台项目,中巴杂交水稻联合育种项目,中国与南亚东南亚机构开展建设工程与投资项目,智慧城市技术转移项目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的签署,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深化了区域科技合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区域内各国共同发展。其中,印度新德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印度技术转移、创新合作与投资大会得到了印度科技部、农业部、贸易与工业部,印度北方邦政府和中国科技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大力支持。通过为期2 d的技术交流和对接,中印双方机构和企业达成了包括人才交流互访、技术培训、道桥项目建设、太阳能光伏水泵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的合作意向,促进了中印科技交流与创新合作。

2.4 举办相关培训,促进人文交流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与南亚各国企业的深入合作,深度挖掘中国及南亚各国企业的合作需求,尤其是在适用技术领域,加快推动中国与南亚各国创新区域一体化进程,成功举行了两期中国—南亚技术转移经理人培训班,来自南亚国家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39名学员参加了培训班。

针对南亚国家的切实需求,面向南亚国家组织开展了多期先进适用技术国际培训班。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加深了南亚国家学院对我国现代农业、太阳能光伏光热利用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的了解,促进了我国与南亚国家相关机构间的交流,增进了学员间、授课教师与学员间的友谊,对于促进我国与南亚国家间的人文交流、推动我国先进适用技术“走出去”具有积极作用。虽然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距中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还有差距,与广西、宁夏相比,从政府的支持力度上讲也有较大差距。

3 推进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若干建议

3.1 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是云南省对外开放合作、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抓手,也是贯彻落实国家、省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政治任务,因此,政府部门要切实增强推进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工作紧迫感,站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倡议,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贯彻落实省重大战略部署”的高度,进一步统筹谋划,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加大投入,助推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3.2 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

在实际工作中,要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为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提供政策支撑,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依托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这个部省共建国家级技术转移及创新合作平台,请省政府联系邀请央企和中央院所参与到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中,以提升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的影响力和合作水平。②建议在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专项规划》框架内,统筹规划、研究制订中心建设发展计划,确保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务实高效推进。③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环境,保障区域国际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有序进行。④要设立各种奖励政策,鼓励技术供需双方的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组织单位以及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到区域国际技术转移工作中,激励其在区域国际技术转移中的创新活动。⑤要加强对南亚国家科技合作需求研究,研究国内相关企业和院所技术、产品供给,实现合作的信息对称。

3.3 金融创新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相关工作的开展,推动中国与南亚国家开展科技合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3.3.1 建议设立转移基金

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建议由云南省财政专项安排设立中国—南亚技术转移基金,每年安排3 000万,连续安排5年。“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①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能力建设,包括南亚国家分中心和国内相关省区分中心建设;②帮助国内中小企业开拓南亚国家市场,推动“走出去”战略实施,实现我国技术和产品向南亚国家的转移;③开展面向南亚国家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转移对接活动;④在南亚国家开展农业、新能源等科技合作示范园区的建设。

3.3.2 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

在专项基金的基础上,落实好云南省《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积极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共同支持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在这项工作中,主要做到以下3点:①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外向型科技企业的资金投入,助推国际技术转移,促进云南企业“走出去”;②制订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国际技术转移和科技合作园区建设;③加快推进政府部门间的信用信息共享,推动政府评级结果的运用,优化科技创新信用环境。

3.4 人才支撑

人才支撑为促进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提供支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运行需要,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②结合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重点依托研究型大学,面向国内外吸引、汇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著名学者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人才和团队,使其成为区域性知识传播和二次开发的主力军;③完善国际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建设,发挥好国际科技特派员在区域国际技术转移中的作用,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促使其配合国家周边外交方针,根据外方合作要求,推动云南省先进适用技术转移和新产品输出,同时,引进国外的先进适用技术、科技成果等在云南省转化应用。

3.5 监督评估

按照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强化管理,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考核评价办法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估制度,推进中心规范建设,并将考核情况、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情况作为对有关单位予以相关支持的重要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南亚中心科技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南亚》教学设计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山推成功拓宽南亚销售渠道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