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防个人信息泄露,须关紧“潘多拉”魔盒

2018-11-29蔡恩泽

互联网天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潘多拉个人信息违法

□ 文 蔡恩泽

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趋严峻,政府主管部门多次约谈相关企业,就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出多项要求。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通报了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情况,测评显示多达91款A PP列出的权限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

并非危言耸听,置身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每一个网民在享受信息高度流畅交换的便捷时,都成了透明的公众人物,透明得只剩一套“内衣”,一不留神就暴露了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安全几无保证。

按照国家标准的定义,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其中不乏“个人敏感信息”。

近年来A PP过度开发应用,强制采集用户“位置信息”“通讯录信息”,如果用户拒绝采集,则影响A PP使用效果,甚至吃“闭门羹”,很有点流氓作派。

虽说这么多年来,围绕个人信息安全,从中央到地方,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但侵犯个人信息的案件时有发生,个人信息被严重商业化,网民成了冤大头。究其原因,主要是网络安全环境恶劣造成的,网络安全环境“皮之不存”,个人信息安全“毛之安附”?

正像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互联网在惠及网民的同时,也潜藏着安全风险。互联网作为最新的生产力,新锐中难免夹杂着荒蛮,在狂飙突进中也裸露出软肋和缺口,容易沾染病毒。光缆的尽头是宝藏,数据引来贪婪的窥探者。而黑客的一组代码,就可能导致个人倾家荡产,国家基础设施瘫痪,风险隐于键盘之上。当人们在津津有味地下载免费APP软件时,不经意间,个人信息已被泄露。你在网上信步漫游,好奇地浏览一些刺激感官的网站时,也许病毒已侵入到你的电脑或手机。总之,网络世界善恶共存,既有阿里巴巴藏宝的山洞,也有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的潘多拉魔盒。

有鉴于此,治理网络环境十分重要,必须标本兼治。

首先,依法治网很重要。网络不是藏垢纳污之地,也不是“法外之地”。要发挥《网络安全法》维护网络安全的震慑作用,依靠广大网民形成高压态势,把严格执法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形成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想违法的新局面。期待国家《个人信息保护法》早日正式颁布,以法律的铜墙铁壁抵御网络安全风险。

其次,遏制个人信息过度商业化。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可以看作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但个人信息过度商业化,侵犯了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个人信息上既有人格权又有财产权,个人信息未经允许擅自买卖利用的话应当要求承担财产责任,而不是仅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没有明显实质作用的救济方式。而约谈只是“挠痒痒”,对商家震慑力不太大,必须施以严厉的处罚,才能让商家长记性痛改前非。

再次,提升网民网络素养。网络虽神奇,却鬼影憧憧。遗憾的是,对此,许多网民却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毫无戒备之心,总是心存侥幸。广大网民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绷紧安全红线,一方面洁身自好不违法,遵守“线上”游戏规则,不去触碰网络安全底线,另一方面,要善于维护自身安全,及时构筑网络终端“防火墙”,经常打补丁,定期升级病毒库,主动举报违法现象,不让网络风险蔓延。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发布《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指引(征求意见稿)》,从技术手段上作了可操作性引导。

还有,要普及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很多网民只知网络神奇,却不知网络风险,面对安全隐患又无所措手足。普及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就是要教给网民关键“几招”,保证“一亩三分地”的安全。比如网络诈骗正与网络时尚热点紧密“勾搭”,病毒往往隐藏在引人入胜的网页链接中、包装光鲜的网络礼品中、人们打破头拼抢的微信红包中、让你占点小便宜的二维码中,但只要施以恰当的技术手段,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

此外,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对网络犯罪的姑息迁就,就是对网民的残忍戕害,必须予以严厉打击。打击网络犯罪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网民,网警要入户走访,了解网民的诉求,及时发现网络犯罪新动态。而打击网络谣言更需要广大网民的配合,引导网民控制住跃跃欲试的手指,不乱刷屏,不随意转发八卦新闻。

净化网络环境,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匹夫有责。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使得万年船。当数以亿计的网民真正发动起来、觉醒过来,就能化指成拳,凝聚起维护网络安全的磅礴力量,构筑起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还网络一片清朗的天空,就能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猜你喜欢

潘多拉个人信息违法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这些行为,你以为 没违法其实违法了
“代客操盘”系违法 盲目相信会受骗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拷问 涂改号牌扣12分,重吗? 它可能是违章、违法的前提!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民法典应进一步完善侵害个人信息责任规定
在线支付平台贝宝(PayPal)与潘多拉媒体就字母“P”纠纷达成和解
科技的“潘多拉”
广东省第二批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