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能力的高职教育3D成型方向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

2018-11-29丰会萍胡亚南王鹏文霍蛟飞赵慧娟

科技与创新 2018年11期
关键词:打印机成型课程体系

丰会萍,胡亚南,王鹏文,霍蛟飞,赵慧娟

(西京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3)

1 3D打印行业国内现状与前景

1.1 国内西北地区3D打印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我们对西安部分相关企业的3D打印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数据表明,企业现有3D打印方面的人才中,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培养提高的约占38%,而直接从学校招收的学生占36.5%,从社会招聘的占25.5%.这说明,学校培养的3D打印方面的人才还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还要从社会招聘和自身培养较多的技能人才,以适应企业对3D打印方面人才的急需,这些人员一般具有企业所需的工艺背景,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是知识面较窄,企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企业非常希望由学校为他们培养技能人才。据此,结合国际先进的经验,今后企业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将会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学校。

1.2 3D岗位群对应职业能力分析

目前3D成型企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有3D打印产品设计、3D打印设备操作与维护、3D打印后期处理、营销服务、模具设计与制造、齿科3D打印等,通过企业调研和专家咨询,得到3D成型方向岗位群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1.2.1 3D 打印产品设计岗位

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具备基本的机械基础知识,能运用3D设计软件进行3D建模,掌握逆向造型和3D扫描技术,能对扫描数据进行修改和再设计,能够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

1.2.2 3D打印设备操作与维护岗位

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具备程序设计能力和调试能力,掌握3D打印设备的操作技能,能够对3D打印设备进行组装和调试,能够排除一般3D打印机的软、硬件故障,掌握3D打印机的维护与保养技能。

1.2.3 3D 打印后期处理相关岗位

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能够对材料进行正确的甄选,掌握3D打印产品(零部件/模具)后期处理技术,掌握基本的产品抛光和打磨技能。

1.2.4 营销服务岗位

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了解3D打印技术的主要市场应用,掌握3D打印产品市场销售的技巧,了解电子商务网店经营的相关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售后服务能力。

1.2.5 模具设计与制造岗位

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具备模具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对产品成形质量进行分析,能够使用3D打印机打印模具模型[1]。

1.2.6 齿科3D 打印岗位

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能使用三维扫描仪进行口腔图像数据采集,能将牙齿外部图像和内部图像进行图像重组,会使用3D打印机实现导航模板、个性化基台和临时冠的打印。

2 3D成型方向课程体系设置

2.1 课程设置情况

以我系2014级、2015级3D方向的教学计划为例,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设置基本都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教学4个部分组成,这4个部分大都有着严密的学科体系或者专业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严密的体系虽然保持了知识的完整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课程改革的障碍,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不能做到与时俱进[2]。

2.2 课程开设情况调研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2014级毕业生进行的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反馈,课程模式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轻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实践环节薄弱,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过于宽泛,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不高,开设的课程中有些内容重复,有些内容与实际脱节;同时还发现存在一些与岗位需求能力关联度不高的课程。在对行业企业的调查中普遍显示,课程的设置缺乏对区域经济的了解和生源素质及其内需的调查,企业的参入度不够深,导致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匹配,不能满足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3 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3D成型方向课程体系

3.1 调整课程设置,与岗位群职业能力对应

3.1.1 3D 打印产品设计岗位

课程设置包括: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力学、SolidWorks三维设计与应用、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产品设计、ZBrush3D雕刻、Pro/E设计基础、创客教育。

3.1.2 3D打印设备操作与维护岗位

课程设置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电工电子技术、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与应用、3D打印机组装与测试。

3.1.3 3D 打印后期处理相关岗位

课程设置包括:3D打印材料及后期处理、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与应用。

3.1.4 营销服务岗位

课程设置包括: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3D打印机组装与测试。

3.1.5 模具设计与制造岗位

课程设置包括: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力学、模具设计与制造、SolidWorks三维设计与应用、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与应用。

3.1.6 齿科 3D 打印岗位

课程设置包括: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与应用、齿科3D打印技术。

基于上述所有职业岗位,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而开设的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视听说、大学英语读写、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体育。

3.2 开发实践环节,开发综合实训课程

综合实训课程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融合的课程,通过综合实训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所以在设置实训课程的时候,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3]。我们对综合实训课程要求很高,主要设置校企共建课程。其课程包括3D打印技术综合实训、逆向造型实训、三维软件认证综合实训、3D打印机组装实训。

通过以上实训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主要体现为:①学生能独立操作打印机及具备后期处理能力;②学生能独立操作3D扫描设备并对产品进行软件修复;③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④使学生具备设备维修能力。

3.3 培养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学生的专业定位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比如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这些都是企业员工职业素养最重要的内容。

[1] 何立胜.基于3D打印技术方向的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3).

[2] 李桂霞,钟建珍.对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6).

[3] 顾晓峰.基于岗位群能力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

猜你喜欢

打印机成型课程体系
成型液压机技术改造
三向接头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另类3D打印机
打印机基板大型注塑模具设计
FDM型混色3D打印机的设计
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微注射成型PP/ABS共混物相形态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