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语文老师的自画像
2018-11-29李美莲
□李美莲
11月1日 晴
有人这样描述班主任:班主任们是家长,每个人管理着五六十、六七十个孩子的学习生活;班主任们是警察,维护着学校一片片领地的治安;班主任们是心理医生,疏导着许许多多性格迥异的学生的思想感情……其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也扮演着类似的教育角色。我常常搞不清自己的身份,语文老师到底像什么,又是怎样的一群人?
是母亲还是保姆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贴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的第一个社会化标签。当一个孩子第一次发出“妈”这个音时,他就已经和语文打起了交道。当他能念出第一首儿歌,能认得第一个汉字,他就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语文学习之旅。通过语言文字这扇窗,世界在他眼前渐渐宽广起来、深刻起来。心智的一路成长,也离不开语文老师。他深爱着他的老师,她们就像母亲一样亲切、丰富、慈祥、耐心、细腻……渐渐地,通过语文学习,他认识了天文、地理、数学、外语、历史、艺术……他发现自己的心被无数新奇的东西牢牢攫住了,而那个像妈妈一样的语文老师还在念叨着“把字写好”“开卷有益”“做人重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旧话,他厌烦了,又加不了几分,唠叨个没完。这哪里像个母亲,分明是个婆婆妈妈、蠢笨无能的老妈子嘛。这个感受不独孩子有,就是那些所有受益于母语恩惠的各科老师都有。
是营养师还是饲养员
尽管很多人指斥她没用,可是她依旧古道热肠,因为,她认为自己很重要,认为人们对母语的忠、爱就应做到不离不弃。她觉得认识并会使用很多字词很重要,能把汉字写得端直方正很重要;懂得语法很重要,学会修辞很重要;理清思路很重要,概括主旨很重要;文化常识很重要,积累名句很重要;古代诗文很重要,现代散文很重要;分析写法很重要,学会借鉴很重要……这样的营养师不好当,当着当着就当成了饲养员,至于学生是否肯张嘴吃,是否肯往下咽,是否能消化了,就不好说了。
是牧师、大师还是低能技师
语文是工具课,语文更是人文课;它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更是钥匙本身。所以,我希望语文老师能做牧师、大师,播道德之种,培理智之树。兴善布道,引导心灵,点燃学生智慧之灯,营造世间至真至美之境。语文是光是热,是花是草,是水是气,有她的时候,你真不觉得少点什么;一旦缺席了,你会生涩、窒息,不是有人说,“三日不读书就俗不可耐,面目可憎”吗?语文是有灵性的,而不是机械的;语文是丰富的,而不是单调的;语文是厚重的,而不是轻飘的;语文是意蕴丰满的,而不是僵死枯燥的。但在高考模式下,语文老师不得不斤斤计较于考点、重点、难点等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没有兴趣,老师没了激情,发愿做牧师、大师的语文老师终于做了个技能拙劣的技师,你说奇怪不奇怪?
语文老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真说不来。如果有一天你感到有人脸在笑、心在哭,或脸在哭、心在笑,她不是演员,那就可能是语文老师了;如果有一天你听到有人吟咏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句子并且践行“穷时不忘天下,达时独善其身”的原则,他不是诗人、作家,那就应该是语文老师了;如果有一天你见到有人在脚踩大地不时遥望星空,那他不是哲学家、科学家,就一定是语文老师了。